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1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146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7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749篇
内科学   198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101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155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5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59篇
  13篇
中国医学   103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22篇
  2021年   204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457篇
  2013年   378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46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90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14篇
  2001年   212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25篇
  1997年   98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2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23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 探讨振源胶囊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0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5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口服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振源胶囊,0....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盐酸地尔硫(艹卓)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0年9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治疗96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住院序号的奇偶性分成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地尔硫(艹卓)片,3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饭后口服芪参益气滴丸,0.5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经4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血清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活性氧自由基(ROS)、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人白三烯B4(LTB4)和心肌营养素1(CT-1)水平,及SAQ、Gensini和GQOLI-74评分。结果 经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97.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减少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VCAM-1、ROS、sCD40L、LTB4、CT-1水平均明显降低,而TGF-β1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这些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AQ和GQOLI-74评分显著升高,而Gensini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盐酸地尔硫(艹卓)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胸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改善冠状动脉受损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目的 探讨胸痛特征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方法 连续入组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经过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的住院患者240例,根据临床病史的描述将患者分成无胸痛组(55例),不典型胸痛组(79例),典型劳力心绞痛组(64例)和支架植入组(42例).将不同胸痛性质与CAG和FFR进行...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13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稳心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和心肌酶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分别为81.82%、83.33%,均分别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45%、93.9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学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CK-MB)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肌酶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丹七软胶囊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海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三餐时口服盐酸曲美他嗪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丹七软胶囊,4粒/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30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65%、95.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心电图有效率分别为77.42%、95.1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比黏度(PSV)、血细胞比容(HCT)、纤维蛋白原(FIB)和全血黏度(WBV)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七软胶囊联合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目的研究益心酮软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分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益心酮软胶囊,3粒/次,3次/d。7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左室收缩功能。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2.00%、9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8.00%、9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每搏射血量(SV)、心脏指数(CI)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左室收缩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心酮软胶囊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心电图情况和左室收缩功能,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收治的14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口服尼可地尔片,5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充分稀释后给药,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聚集指数(EAI)、肌钙蛋白T(c Tn T)、白细胞介素(IL)1β、IL-18、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19%、93.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硝酸甘油用量、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LDL-C、HCT、EAI、cTnT、IL-1β、IL-18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但HDL-C、NO、SOD、SAQ评分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DL-C、HCT、EAI、cTnT、IL-1β、IL-1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NO、SOD、SAQ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胸闷、胸部绞痛、心电图等症状体征,调节血脂代谢和血液流变学状态,抑制炎症反应,调控氧化应激,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银杏叶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2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片,10 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胶囊,1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的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疗效,比较两组的心绞痛发作和缓解情况、心绞痛积分情况、炎性因子和氧化应激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8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缓解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积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积分明显抵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水平显著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胶囊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麝香通心滴丸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月上海市浦东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缓释片,5 mg/次,2次/d,依据患者耐受程度和病情逐渐加量到10~25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麝香通心滴丸,2丸/次,3次/d。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ST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和心电图疗效分别为77.7%和75.6%,均分别低于治疗组的93.3%和95.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发作次数及ST段均显著降低,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后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通心滴丸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有助于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银杏叶滴丸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46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对照组(73例)和治疗组(7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1片/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滴丸,5丸/次,3次/d。所有患者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运动耐力、血清P选择素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心脏指标和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峰值速度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93%,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发作频率和平均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血清P选择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和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峰值速度显著升高(P0.05),LVEDD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这些指标治疗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7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滴丸联合非洛地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