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65篇
  免费   1252篇
  国内免费   467篇
耳鼻咽喉   124篇
儿科学   181篇
妇产科学   220篇
基础医学   2674篇
口腔科学   327篇
临床医学   1014篇
内科学   2493篇
皮肤病学   328篇
神经病学   1047篇
特种医学   1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499篇
综合类   1300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预防医学   1048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1520篇
  4篇
中国医学   309篇
肿瘤学   119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261篇
  2022年   393篇
  2021年   684篇
  2020年   552篇
  2019年   581篇
  2018年   540篇
  2017年   509篇
  2016年   528篇
  2015年   671篇
  2014年   986篇
  2013年   1102篇
  2012年   833篇
  2011年   921篇
  2010年   799篇
  2009年   701篇
  2008年   711篇
  2007年   663篇
  2006年   543篇
  2005年   541篇
  2004年   420篇
  2003年   367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24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92篇
  1997年   146篇
  1996年   122篇
  1995年   13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9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 (STAT) 6基因 3′非翻译区G2 96 4A位点多态性和第一外显子GT串联重复序列遗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变应性哮喘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技术检测STAT6基因G2 96 4A位点多态性 ;用聚合酶链反应 短串联重复多态性 (PCR STR)技术对STAT6基因第一外显子微卫星进行分型 ,并将PCR产物克隆及测序鉴定 ;采用病例 对照法研究了 1 35例变应性哮喘患者和 1 0 9例对照。结果  ( 1 )湖北地区汉族人群STAT6基因G2 96 4A位点基因型以GA型最为常见 ;哮喘组与对照组STAT6基因G2 96 4A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GG、GA、AA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STAT6基因第一外显子微卫星多态性共检出GT串联重复次数为 1 3、1 4、1 5、1 6的 4种等位基因 ;第一外显子微卫星的多态性检测出 1 3/1 4基因型在哮喘患者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 0 1 4 )。 ( 3)STAT6基因第一外显子GT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中 1 3 GT重复等位基因与 2 96 4A变异体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 (P =0 .0 0 0 0 2 1 8)。结论 STAT6基因 3′非翻译区G2 96 4A位点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哮喘易感性无明显相关性 ;第一外显子GT二核苷酸串联重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医学网络资源的一般获取技巧,以及医学影像学资源的获取途径。方法应用因特网等关键词,采用医学专业检索引擎Medical Matrix,并在此基础上链接其他医学检索引擎,获得有关医学影像学文献的网址和相关网页。结果网上有一些专门的医学影像学资源网站,在高等医学院校和医学科研机构中经常包含医学影像学的资源。结论本文具体阐述了医学影像学资源的获取途径和技巧。  相似文献   
93.
目的:检测T细胞转录因子-4(Tcf-4)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组织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变化。探讨影响神经干细胞早期增殖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法检测海马神经干细胞BrdU、Tcf-4中的表达。结果:随着脑缺血再灌注第3日齿状回神经元BrdU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第7日达高峰,然后逐渐减少。Tcf-4 mRNA反应产物随脑缺血再灌注时间延长逐渐增多,第21日表达最强,以后表达逐渐减少。结论:Tcf-4时间依赖性表达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进程相吻合,说明其在神经干细胞晚期分化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4.
95.
Summary The activity of 98 Red Nucleus neurons was recorded in 3 cats operantly conditioned to perform a ballistic forelimb flexion movement triggered after a brief sound in a simple Reaction Time condition, or Delayed after the same sound in the presence of a tone cue. Fifty-eight task related neurons presented changes of activity in either one or both conditions. Forty-four of them were studied quantitatively and classified in 3 categories: 1) only 16% of the units presented similar changes of firing preceding the triggered or delayed movement; 2) most units (55%) presented different changes of activity in the two conditions: in the Delayed condition, the activation occurred earlier before the movement, and/or the change in magnitude was reduced or the pattern of activity was modified; 3) moreover, for 29% of the units, the change of activity observed before movement in the Reaction Time condition was severely reduced or even absent in the Delayed condition. For some of these neurons a building-up of activity was observed very early in the Reaction Time condition, during the preparatory period, well 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the conditioned stimulus. 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d Nucleus activity preceding a movement is clearly dependent on its initiation conditions. The distinct patterns of unit firing observed in the Reaction Time condition and in the Delayed condition are tentatively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preparation and initiation constraints determined by the behavior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96.
pitx3和nurr1基因在不同年龄大鼠不同脑区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常不同年龄SD大鼠不同脑区pitx3、nurr1基闪的表达变化.方法:使用RT-PCR、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itx3、nurr1基因在正常不同年龄SD大鼠不同脑区转录与翻译水平的表达.结果:RT-PCR、免疫印迹法检测显示,pitx3、nurr1基因在各年龄组火鼠中脑、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嗅球和下丘脑均有表达,其中在海马和中脑表达较高;在各年龄组中新生组表达最高,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表达呈下凋趋势;免疫荧光检测E16.5 d组和新生组的中脑和海马区观察到有大量Pitx3或Nurr1单标细胞和Pitx3/TH或Nurrl/TH双标细胞.结论:pitx3、nurr1基凶的表达小仅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而且可能与儿茶酚胺类神经元的发育和生存维持有关;老年期pitx3、nurr1基因表达下降可能与脑老化和神经退行性变疾病.如帕金森病和老年性痴呆等有关.  相似文献   
97.
98.
99.
100.
目的 构建HPV 18 L1-E6,L1-E7嵌合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中表达。方法 克隆HPV18 L1-E6和L1-E7基因,插入中介载体pGEMT-Easy中并测序鉴定。采用PCR定点突变法,突变L1-E6,L1-E7基因序列中与转化作用相关的位点,分别与L1基因连接后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L1 E6Mxx,L1E7Mxx。用磷酸钙沉淀法,转染CHO细胞,以抗HPV-18L1,抗E6和抗E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做ELISA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结果 ELISA检测显示,转染各种pVAX1-LIE6Mxx-L1E7Mxx融合蛋白表达质粒的细胞提取物的P-N值均>2.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在胞浆,胞核可见棕黄色颗粒。结论 我建的pVAX1-L1E6Mxx-E7Mxx融合蛋白质表达质粒,可在转当细胞内表达相应的L1-E6Mxx和L1-E7Mxx蛋白,为今后进行DNA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