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84篇
  免费   3603篇
  国内免费   718篇
耳鼻咽喉   228篇
儿科学   630篇
妇产科学   358篇
基础医学   3385篇
口腔科学   314篇
临床医学   4649篇
内科学   2438篇
皮肤病学   5845篇
神经病学   885篇
特种医学   9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3742篇
综合类   3102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3894篇
眼科学   269篇
药学   5252篇
  52篇
中国医学   1150篇
肿瘤学   1336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931篇
  2022年   984篇
  2021年   1653篇
  2020年   1861篇
  2019年   1683篇
  2018年   1585篇
  2017年   1550篇
  2016年   1556篇
  2015年   1457篇
  2014年   2223篇
  2013年   3225篇
  2012年   1974篇
  2011年   1952篇
  2010年   1589篇
  2009年   1481篇
  2008年   1406篇
  2007年   1452篇
  2006年   1274篇
  2005年   1091篇
  2004年   885篇
  2003年   797篇
  2002年   711篇
  2001年   620篇
  2000年   397篇
  1999年   442篇
  1998年   386篇
  1997年   369篇
  1996年   357篇
  1995年   289篇
  1994年   217篇
  1993年   184篇
  1992年   214篇
  1991年   168篇
  1990年   155篇
  1989年   145篇
  1988年   136篇
  1987年   137篇
  1986年   125篇
  1985年   112篇
  1984年   103篇
  1983年   73篇
  1982年   78篇
  1981年   71篇
  1980年   66篇
  1979年   61篇
  1978年   25篇
  1977年   29篇
  1976年   33篇
  1975年   2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BACKGROUND/PURPOSE: Laser-induced auto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provides excellent possibilities for medical diagnostics of different tissue pathologies including cancer. However, to create the whole picture of pathological changes, investigators collect spectral information from patients in vivo or they study different tumor models to obtain objective information for fluorescent properties of every kind of healthy and diseased tissue.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find the most appropriate, and close to the human skin, animal samples from the fluorescence point of view, which will allow the extrapolation of the animal data to human spectroscopic diagnostics. METHODS: In the present work, we examined the autofluorescence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animal skin tissues, which are considered as the most common skin models. A nitrogen laser was used as an excitation source. Samples of healthy mouse, chicken and pig skin in vivo and/or ex vivo were studied and were compared with results obtained from investigations of healthy human skin in vivo. RESULTS AND CONCLUSION: Specific features of the recorded spectra are discussed and the possible origin of the obtained fluorescence signals is propose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data extrapolation for each skin type is also depicted.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与颞浅动脉蒂反流轴型耳后岛状皮瓣在修复瘢痕性睑外翻中的应用,提高睑外翻矫正后所致皮肤缺损的美学修复效果。方法自1998年2月以来,对18例瘢痕性睑外翻,采用眼轮匝肌蒂颞部岛状皮瓣旋转180°移位修复13例,皮瓣最大面积2.7cm×3.6cm;采用颞浅动脉蒂反流轴型耳后岛状皮瓣经面部皮下隧道转移修复5例,皮瓣最大面积3.1cm×5.4cm。结果1例反流轴型耳后岛状皮瓣术后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对症处理后仅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Ⅱ期植皮后治愈,其余17例皮瓣完全成活。随访6个月,睑外翻矫正,皮瓣颜色、质地与眼周皮肤相近,供区瘢痕不明显。结论根据睑外翻程度,可制备颞部岛状皮瓣或耳后岛状皮瓣转移。前者适用于修复较小面积的皮肤缺损,后者适用于修复较大面积的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应用刃厚皮片联合微型真皮下血管网全厚皮片修复截瘫褥疮。方法:对6例截瘫褥疮,增强全身支持治疗,彻底清除褥疮的炎性肉芽组织及坏死组织后,采用刃厚皮片联合微型真皮下血管网全厚皮片修复.结果:5例Ⅰ期愈合,1例Ⅱ期愈合。结论:本法操作简单,愈合较快,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为进一步皮瓣修复奠定了基础,是修复难治性截瘫褥疮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胶原蛋白海绵在皮肤扩张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40例(个)皮肤扩张器埋置和50例(个)皮肤扩张器取出及15例自身对照的病例组,应用胶原蛋白海绵术中贴敷于渗血创面,术后观察其吸收、止血效果。结果:术中渗血于2~10min内停止,病例组中无血肿发生,术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伤口愈合时间缩短。结论:在皮肤扩张术中胶原蛋白海绵是一种良好的生物止血材料。  相似文献   
105.
强脉冲光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浅表(皮肤)血管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535nm、580nm强脉冲光治疗皮损,每三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波长为532nm的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每两周治疗一次,三次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皮损的治愈率、并发症等情况,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皮损三次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患处瘢痕形成及炎症性色素沉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强脉冲光(IPLTM)治疗浅表(皮肤)血管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6.
邻近节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报道应用手指缺损创面的邻近节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2004年10月~2006年8月,根据受区皮肤缺损的面积及形状,在供区设计斜形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共27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术后3~20个月随访,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感觉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手指缺损创面的邻近节指背筋膜(蒂)皮瓣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术后治疗、护理容易,外形与功能恢复良好,是手外科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评价制备的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在组织学方面的特性,为其修复皮肤缺损创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高碘酸-希夫(PAS)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观察组织工程皮肤的组织学特征,包括表皮、真皮及两者的连接结构基底膜。结果制备的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表皮细胞增殖活跃,分层分化良好,厚约150μm,真皮层细胞生长正常,排列有序。PAS染色示真表皮间有均匀红染的条带出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Ⅳ型胶原、Ⅶ型胶原、层黏蛋白反应阳性,在电镜下可见角质形成细胞间大量桥粒,基底层内侧较多半桥粒,与机体皮肤结构相似。结论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组织结构良好,符合新型皮肤替代物在治疗皮肤缺损时的组织学要求。  相似文献   
108.
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云克 (99Tc- MDP)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疗效。 方法:对 80例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应用云克进行静脉治疗 2 1d,并对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 ,患者晨僵持续时间、握力、ESR、CRP、RF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患者关节压痛数及关节肿胀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结论: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能改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 ,远期疗效好 ,而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09.
阴囊皮瓣转移修复阴茎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操作简便而有效地修复阴茎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自1995年1月以来,应用阴囊皮瓣转移修复阴茎皮肤感染坏死所致皮肤缺损8例.其中6例为阴茎全周皮肤缺损,2例为2/3周皮肤缺损.手术切除创面肉芽组织,显露正常的阴茎海绵体或尿道海绵体筋膜,使阴茎充分伸展,设计、解剖、形成阴囊皮瓣,旋转转移至阴茎皮肤缺损区,边缘缝合固定.对阴囊皮肤缺损较大者,同期应用股内侧局部皮瓣转移修复阴囊皮肤缺损.结果本组8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3~12个月随访,阴茎外形良好,生理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阴囊皮瓣转移是一种较好的修复阴茎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手术Ⅰ期完成、术后阴茎外形和生理功能恢复均佳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并探讨pcD2/hVEGF对缺血皮瓣血循环重建和皮瓣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4只,分2组,每组12只.在鼠背部制作蒂位于尾侧的缺血皮瓣(7cm×1cm).实验组皮下注射pcD2/hVEGF,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术后7天观察皮瓣存活面积比、单位面积微血管计数和及VEGF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2组中pcD2VEGF组皮瓣存活面积比、单位面积微血管密度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pcD2VEGF能促进缺血皮瓣存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