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8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93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75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13篇
预防医学   12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OBJECTIVE: To evaluate an immunofluorescence antibody test (IFAT) for diagnosis of schistosomiasis in nonimmune travellers and immigrants from endemic areas. METHODS: 65 patients (48 Danes and 17 immigrants) with schistosomiasis were included. The diagnosis of schistosomiasis was based on the presence of schistosome eggs in faeces, urine, sperm, rectal or bladder biopsies and/or the presence of specific antibodies determined by the serological immunofluorescence antibody test (IFAT). Egg excretion was detected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and the IFAT performed on whole S. mansoni schistosomula worms, harvested after 8 weeks from mice. Two patterns of immunofluorescence were observed: Fluorescence in the gut of the schistosome called 'Gut Associated Antigen, GAA', and fluorescence of the surface of the schistosomula called 'Membrane Bound Antigen, MBA'. RESULTS: Eggs were found in 44% of the Danish patients and in 76% of immigrants. The diagnosis was based on a positive IFAT in 48% of the patients. In patients from nonendemic areas, the finding of antibodies against GAA was diagnostic while optimal sensitivity in the immigrants was reached by measuring antibodies against both GAA and MBA. CONCLUSION: In patients from nonendemic areas GAA is a sensitive marker of acute infection with schistosomiasis. In patients from endemic areas the demonstration of both GAA and MBA is necessary to properly identify long-lasting, nonacute infections. Egg-detection and/or measurement of CAA and CCA remain the methods of choice to monitor treatment as the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may remain positive for several years af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调查移民建镇地区血吸虫病流行因素 ,为制订该类地区血吸虫病控制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退人不退耕的单退点和退人又退耕的双退点各 2个 ,采用常规方法调查各试点钉螺分布、人畜感染以及滩地野粪污染情况。 结果 移民建镇试区钉螺分布广 ,单退点感染螺密度较双退点高 ,两个单退点钉螺感染率分别为 0 .69%、1.88% ,两个双退点钉螺感染率分别为 0 .3 9%、0 .2 9% ;滩地野粪污染仍较严重 ,尤其以单退点为甚 ;人、畜血吸虫感染在单退点相当严重 ,居民血吸虫抗体阳性率 (IHA)高达 2 0 %以上 ,耕牛粪检阳性率最高达 3 4.48%。 结论 移民建镇地区依然存在血吸虫病流行因素 ,单退点血吸虫病流行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23.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寄生虫病。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筛查、心电图、影像学与病理学分析等临床医学领域,并有望实现血吸虫病精准防控。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应用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异位血吸虫病临床评估,晚期血吸虫病预后预测,钉螺、虫卵、毛蚴自动检测,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监测和药物发现等方面。本文对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血吸虫病防控领域的应用进展与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脑型血吸虫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1999-2004年安徽省的37例脑型血吸虫病患者,分别与健康者、慢性血吸虫病及急性血吸虫病患者对照,对脑型血吸虫病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脑型血吸虫病病例组与健康组的劳动强度、病前体质、病前经济、病前营养等4个因素;与急性血吸虫病组的癫痫史、过敏史、感染度等7个因素;与慢性血吸虫病组的感染度、感染次数、治疗次数等10个因素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多因素分析至少有两组相同的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分别为感染次数、感染度、癫痫史、过敏史和家庭挫折等5个因素。 结论 血吸虫感染程度、治疗状况是脑型血吸虫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患者的体质和社会心理因素对该病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5.
晚期日本血吸虫病肝组织学与肝纤维化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血吸虫病(晚血)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其肝组织内的表达与肝纤维化检查的肝组织病理活检的相关程度。方法肝组织手术活检标本经10%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病理学检查。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S-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S-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血清MMPS-1、TGF-β1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TIMPS-1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结果共检测晚血脾切除患者45例。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按Scheuer分级S13例(6.0%)、S25例(11.1%)、S319例(42.2%)、S418例(40.0%)。肝组织免疫组化MMPS-1“ ”27例(60.0%),“ ”10例(22.2%),“ ”1例(2.2%);TIMPS-1“ ”8例(17.8%),“ ”18例(40.0%),“ ”13例(28.9%)。TGF-β1“ ”8例(17%),“ ”22例(48.9%),“ ”10例(22.2%)。血清MMPS-1、TIMPS-1、TGF-β1含量除MMPS-1外,均随肝纤维化程度加重和免疫组化阳性表达强度的增强而增高。结论晚血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与肝组织TIMPS-1、TGF-β1免疫组化阳性表达强度及血清含量呈正相关;检测血清TIMPS-1、TGF-β1含量及TIMPS-1/MMPS-1比值是肝纤维化诊断和疗效评价较好的无创伤性指标。  相似文献   
26.
2002~2007年江苏省急性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2002~2007年江苏省急性血吸虫病发生与流行特点,为制订防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2~2007年江苏省急性血吸虫病患者个案资料及突发疫情报表,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07年江苏省共发生急性血吸虫感染277例,发生血吸虫病突发疫情20起.2002年发病率为0.90/10万,2007年为0.2005年以后无突发疫情.发病时间最早为4月,最晚11月,8月为高峰.男女病例数之比为7.94:1.病例年龄分布呈双峰状,高峰出现于10~20岁和30~40岁年龄组.发病以农民为最多(27.44%),其次为民工(24.55%)、学生(18.77%)和渔船民(17.69%).游泳嬉水是最主要的接触疫水方式(39.71%).本县居民在本县辖地感染病例占37.55%,外省或本省居民在本省他县辖地感染病例占62.45%.外省输入性急性血吸虫病病例共报告89例,其中渔船民占33.71%.67.33%的病例分布于尚未达到传播控制县.江滩与通江河滩是急性血吸虫感染的主要环境(88.81%).急性血吸虫病发病率与感染性钉螺面积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江苏省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急性血吸虫病发病率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27.
对确诊慢性血吸虫病合并肝癌34例(其中9例手术证实)进行超声图象分析:血吸虫病肝病变左叶较明显,合并肝癌时肝肿块右叶及左、右叶同时发生多见,肿块数目两个以上占55.9%;肿块周围有低回声声晕和呈光带包绕的光轮征。下列情况提示合并肝癌:1 肝内出现肿块图象呈低回声或强回声,该区网络状光带消失或为杂乱回声所替代;2 肿块周围有声晕或光轮征;3 门静脉内出现异常光团;4 肿块内有动脉频谱。  相似文献   
28.
212例晚期血吸虫病10年随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索晚期血吸虫病消长规律,在昆山市两个乡对1986年建卡的晚血病人进行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B超检查等。结果:212例晚血病人中,巨脾型206例(97.17%)、腹水型5例(2.36%)、结肠增殖型1例(0.47%),无侏儒型。临床治愈161例(75.94%)、病情稳定33例(15.56%)、尚需治疗18例(8.50%)。与1986年比较,临床治愈者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9.
用马洛替酯治疗晚期血吸虫病85例,每例均有临床诊断证据.每日剂量为600mg,分3次口服、连续3个月.结果能使患者症状减轻或消除,血清白蛋白上升至正常水平,MAO下降,改善肝功能;Th/TS比值上升,免疫功能得到调整;B超显示门脉管径缩小到门脉高压指标以下,腹水消退.治毕1年随访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