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58篇
  免费   1145篇
  国内免费   385篇
耳鼻咽喉   100篇
儿科学   106篇
妇产科学   105篇
基础医学   1039篇
口腔科学   260篇
临床医学   1814篇
内科学   1540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1464篇
特种医学   658篇
外科学   1663篇
综合类   1179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828篇
眼科学   118篇
药学   982篇
  27篇
中国医学   508篇
肿瘤学   238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336篇
  2022年   536篇
  2021年   875篇
  2020年   779篇
  2019年   586篇
  2018年   576篇
  2017年   552篇
  2016年   467篇
  2015年   455篇
  2014年   727篇
  2013年   967篇
  2012年   618篇
  2011年   639篇
  2010年   490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306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227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40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7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19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6篇
  197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为观察散瘀接骨精在四肢骨关节损伤康复中应用的疗效,将208例由于四肢骨关节损伤所致的组织粘连和瘢痕形成引起的陈旧性伤痛患者分两组治疗。对照组99例,在医师指导下行功能训练、物理治疗等常规处理;治疗组109例,加用散瘀接骨精以手法在损伤部位反复按揉20分钟,每天2次,7~10天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病人用药前后疼痛、肿胀、压痛、功能障碍等症状体征。均于治疗2个疗程后第4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愈率80.7%,总有效率99.1%,对照组显愈率31.3%,总有效率82.8%,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表明散瘀接骨精在四肢骨关节损伤康复治疗中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02.
目的:探讨新型中枢性兴奋剂莫达非尼对不同程度快速动眼(REM)睡眠剥夺与睡眠恢复后大鼠认知功能和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莫达非尼组与对照组,每组分5个不同的REM睡眠剥夺和恢复时间点(SD1d,SD3d,SD5d,SD5d/RS6h,SD5d/RS12h),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REM睡眠剥夺法进行REM睡眠剥夺,利用Y迷宫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记(Western Blot)技术对大鼠海马突触素(SynapsinⅠ)蛋白作选择性半定量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观察的方法分析大鼠海马CA3区SynapsinⅠ的表达,观察突触可塑性变化。结果:莫达非尼组的错误反应次数(EN)在REM睡眠剥夺后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恢复后两组E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反应时间(TRT)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D1d,SD3d,SD5d/RS6h和SD5d/RS12h时莫达非尼组Syn- apsinⅠ表达比对照组增多(P〈0.05),SD5d时两组SynapsinⅠ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组化结果与其一致;电镜下观察SD1d时莫达非尼组的突触联系、突触前膜囊泡数量均较对照组增加。结论:REM睡眠剥夺会引起大鼠认知功能下降,大鼠海马CA3区SynapsinⅠ表达降低,而莫达非尼可以抑制睡眠剥夺后SynapsinⅠ的表达减少,诱导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变化,可改善REM睡眠剥夺后的认知行为。  相似文献   
903.
保健食品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确认对保健食品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时,昕采用的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和控制菌检查方法是否适合于该保健食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按2005年版中国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及方法学验证实验要求,对21种保健食品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10个品种(血尔口服液、金舒通胶囊、事轻松胶囊、梦玉胶囊等)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阳性对照菌回收率均低于70%。结论:保健食品采用 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查法进行检查时,其检验结果可能不够科学,建议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要求,通过方法验证实验建立合理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904.
目的:建立一套基于DNA遗传标记技术的红曲菌株快速鉴定方法。方法:采用RAPD方法对分离收集的10个红曲菌株进行多态性分析,从菌株F中获得1个421 bp的特异RAPD标记片段F421。Blast分析未发现F421序列(GenBank登录号EF063107)与GenBank中相关序列有较高同源性。根据该序列设计特意引物,对10个红曲菌株进行PCR检测。结果:利用所获得的特征性片段扩增区域(SCAR)标记能能在1 d内准确地鉴别出红曲F菌株。结论:利用SCAR分子标记技术对红曲菌株进行分类鉴别是红曲研究领域的新尝试,为推广应用SCAR分子标记技术对药用真菌进行菌株快速准确鉴定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05.
结核分枝杆菌新型改良罗氏快速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快速培养方法,提高阳性率,以协助临床早期诊断。方法在新型改良罗氏快速培养基和改良罗氏培养基上接种结核菌后置5.0%的CO2环境中培养,观察结核菌生长情况。结果10株结核菌生长平均所需时间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上为(17.25±5.88)d,而在新型改良罗氏快速培养基上仅为(9.75±1.64)d,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在后者,结核菌生长更快速,菌落形成茂盛。结论新型改良罗氏快速培养基比改良罗氏培养基培养结核菌所需时间明显缩短,且生长结果更易观察。  相似文献   
906.
目的探讨预处理前输注血制品对恶性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造血功能恢复和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其中8例于预处理前3个月内有输注血制品史,15例未输。移植过程中常规行aGVHD防治,观察预处理前输注血制品对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造血恢复及aGVHD发生情况的影响。结果预处理前输血组中性粒细胞恢复的中位时间为11.5d(11-16d),血小板恢复的中位时间为12.5d(11-16d);预处理前未输血组中性粒细胞恢复的中位时间为13d(11-17d),血小板恢复的中位时间为13d(9-35d);两组的造血功能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处理前输血组有75%(6/8)的患者发生aGVHD,其中Ⅰ度3例,Ⅲ度1例,超急性(hGVHD)2例;未输血组有60%(9/15)患者发生aGVHD,其中Ⅰ度3例,Ⅱ度3例,Ⅲ度2例,Ⅳ度1例;两组aGVH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发生aGVHD的患者经治疗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恶性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前短期内输血对造血干细胞的植人及造血功能恢复未产生明显影响,但会增加aGVHD发生的可能性,对这部分患者应加强aGVHD的防治。  相似文献   
90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注意事项。方法:ABCDE复苏程序。结果:新生儿窒息的复苏过程是积极、迅速、分秒必争的过程。结论:凡出生时无呼吸、心率〈100次,分、皮肤青紫、反射能力差的新生儿均需要进行复苏。  相似文献   
908.
本文介绍了几种保护医疗设备计算机硬盘数据的方法,以及恢复硬盘数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籍此为安全和快速地恢复医疗设备计算机硬盘中的数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09.
Journey towards recovery following physical trauma Convalescence and recovery following illness are of central importance to nursing. These themes have been explored increasingly in the literature. The focus, however, has been primarily o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chronic illness into one’s life. Recovery from physical injury is rarely addressed. A body of work focusing on physical trauma demonstrates that recovery is often not complete after injuries that have not been viewed as disabling. To illuminate understanding of recovery following physical trauma, the purpose of our 1997 study was to describe more thoroughly the nature of recovery. A total of 63 adults, in a convenience sample, who survived serious physical trauma, were interviewed 2·5 years after injury using an open‐end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 guide. Three themes were identified: event, fallout, and moving‐on. These themes provided the organizing structure for exploring the journey to recovery. This journey, as disclosed by the seriously injured, does not necessarily correspond with the views of most trauma clinicians. Traumatic events create a line of demarcation, separating lives into before and after. The event becomes the starting point of a journey to resume one’s life. The event itself is more than the trauma; it is the perceptual and contextual experience that needs to be incorporated into a person’s essence. Fallout from the injury is multifaceted and includes physical, 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spiritual dimensions. Moving‐on in this journey is nonlinear as survivors recognize their lives are forever different. The survivors’ accounts suggest that nurses should carefully consider the question, ‘What is successful recovery?’  相似文献   
910.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同时用ELISA、胶体金试验、RPR试剂和TPPA对1136例住院及门诊病人血清进行检测,TPPA试验作为确认试验,从而得出其他3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ELISA法的阳性率97.61%(82/84),假阳性率0.28%(3/1052);金标法阳性率82.14%(69/84),假阳性率5.32%(56/1052);RPR法阳性率73.8%(62/84),假阳性率0.38%(4/1052);3种方法即ELISA、金标法、RPR法均阳性为60例,检出率为71.43%(60/84),假阳性率为0.09(1/1052)。在用TPPA方法确认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中,金标法和RPR法在弱阳性标本(S/CO值为1~5)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S/CO值〉5的阳性标本。结论:TP-ELISA法是一种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检测方法,TP-ELISA与TPPA相关性良好,可作为确证试验。后两种试验假阴性和假阳性较多,只能作为辅助试验,如果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使假阳性率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