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785篇 |
免费 | 1339篇 |
国内免费 | 54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0篇 |
儿科学 | 43篇 |
妇产科学 | 55篇 |
基础医学 | 401篇 |
口腔科学 | 291篇 |
临床医学 | 2170篇 |
内科学 | 240篇 |
皮肤病学 | 45篇 |
神经病学 | 106篇 |
特种医学 | 79篇 |
外科学 | 559篇 |
综合类 | 8669篇 |
一般理论 | 7篇 |
预防医学 | 1919篇 |
眼科学 | 92篇 |
药学 | 966篇 |
699篇 | |
中国医学 | 1248篇 |
肿瘤学 | 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1篇 |
2023年 | 268篇 |
2022年 | 683篇 |
2021年 | 775篇 |
2020年 | 871篇 |
2019年 | 292篇 |
2018年 | 228篇 |
2017年 | 326篇 |
2016年 | 320篇 |
2015年 | 390篇 |
2014年 | 1363篇 |
2013年 | 970篇 |
2012年 | 1362篇 |
2011年 | 1587篇 |
2010年 | 1332篇 |
2009年 | 1098篇 |
2008年 | 1259篇 |
2007年 | 1164篇 |
2006年 | 1016篇 |
2005年 | 675篇 |
2004年 | 402篇 |
2003年 | 272篇 |
2002年 | 151篇 |
2001年 | 116篇 |
2000年 | 104篇 |
1999年 | 72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64篇 |
1996年 | 53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51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42篇 |
1991年 | 31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76年 | 3篇 |
1974年 | 3篇 |
196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51.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教学中伴随的问题及术后喉痛及声音嘶哑的发生情况,以期提高气管插管教学的质量。方法:10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教学组和医师组,每组50例。记录2组的插管时间、脱氧合发生率和尝试插管次数,并在患者离开麻醉后恢复室时和术后24 h评估患者喉痛和声音嘶哑情况。结果:插管时间、脱氧合发生率和插管次数在教学组均显著高于医师组(P<0.01)。医师组的喉痛视觉模拟评分显著低于教学组(P<0.01),而2组声音嘶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教学会延长插管时间并增加插管次数,同时增加气道损伤的概率。 相似文献
52.
初万江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1(4):304-306
文章在总结医学视听教材制作现状的基础上,从医学视听教材设计制作的设备、人员专业素质、环境的变化所显示的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娱教性和片段医学视听教材越来越得到关注以及制作队伍出现的泛化现象等方面论述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3.
Tang Chenghe 《卫生职业教育》1994,(3)
本文针对中等医学教育的特点,对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概念、意义、要求和特征以及它对教学信息传递所起的作用、效果作了论述,说明教师要创造教学语言艺术,用之于优化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4.
为了探索研究性教学方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病理学系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基地科研成果,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复制动物疾病模型,并围绕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使学生比较主动地、全面地掌握疾病的病理变化,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55.
针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分析了医学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河北医科大学的教学改革经验体会,探讨了新时期医学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理论依据和教改内容。 相似文献
56.
57.
结合医学教育标准,为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校对病理方向学生构建了模块化实践教学新体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与提高。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58.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初学者入门难是历来的问题。当在世界进行中医药教育之时这一问题尤其突出。为此,阐述了关于中国大陆中医药大学所用教材与经典着作的关系。提倡及时准确地引用最新研究成果,并更新教材内容和对关于中药药用量与不良反应问题应予充分地关注。同时强调中西医学互参拟定治疗方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倡长远规划突出中医的特点,并有组织地收集有效病历的报道。以期中医药教育更趋至臻完善并走向辉煌。 相似文献
59.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广泛应用,对开展腹腔镜技术的医师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及规范的操作培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在泌尿外科腔镜临床带教实践中的探索,对立体化培训形式进行总结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0.
Je-Young Park Jeng-Feng Chen Hosung Choi Wilson W.S. Ho Ni Nyoman Indra Lesthari Joyce Teng Ee Lim Ting Song Lim Stephen Lowe Beverly Ong-Amoranto Vasanop Vachiramon Rungsima Wanitphakdeedecha Martina Kerscher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aesthetic dermatology》2022,15(6):10
ObjectiveWe sought to examine the current skin quality trends and gaps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and develop a practical guide to improve skin quality.MethodsMedical practitioners from 11 countries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completed an online survey on current trends in skin quality treatment. A panel of 12 leading experts convened for a virtual meeting to develop a practical guide for skin quality improvement.ResultsA total of 153 practitioners completed the survey. The four most common skin quality issues were uneven skin tone, skin surface unevenness, skin laxity, and sebaceous gland hyperactivity and enlarged pores. Most practitioners reported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eatment modalities for each skin quality issue.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each treatment modality could be used to treat several skin quality issues. A multimodal approach targeting different interrelated issues across the tissue planes was recommended for balanced results. The panel developed a practical guide for the appropriate combinations and sequence of treatments, and created treatment protocols for specific skin quality outcome goals. The guide employed an “inside-out” approach, treating the deeper tissue planes prior to the superficial layers to achieve harmonious results.LimitationsFuture studies are needed to support the recommended treatment protocols for skin quality improvement.ConclusionThese finding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on current skin quality trends and gaps in clinical practice. The practical guide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practitioners to customize their treatment plan according to each patient’s need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