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80篇
  免费   2293篇
  国内免费   776篇
耳鼻咽喉   260篇
儿科学   211篇
妇产科学   126篇
基础医学   2299篇
口腔科学   2335篇
临床医学   3178篇
内科学   1460篇
皮肤病学   42篇
神经病学   1312篇
特种医学   21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4144篇
综合类   6648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180篇
眼科学   1443篇
药学   2113篇
  61篇
中国医学   1401篇
肿瘤学   233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600篇
  2022年   1067篇
  2021年   1712篇
  2020年   1696篇
  2019年   1252篇
  2018年   1187篇
  2017年   1317篇
  2016年   1466篇
  2015年   1371篇
  2014年   2724篇
  2013年   2715篇
  2012年   2471篇
  2011年   2713篇
  2010年   2241篇
  2009年   2081篇
  2008年   1855篇
  2007年   1883篇
  2006年   1591篇
  2005年   1502篇
  2004年   1260篇
  2003年   955篇
  2002年   741篇
  2001年   648篇
  2000年   473篇
  1999年   461篇
  1998年   366篇
  1997年   314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73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70篇
  1984年   77篇
  1983年   86篇
  1982年   79篇
  1981年   60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34篇
  1978年   45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22篇
  1975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的有效性,寻找适合老年下肢骨折病人的最佳麻醉模式。方法该次研究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4年9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86例老年下肢骨折病人,以随机法将其划分成两个小组,即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其中,43例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连续硬膜外麻醉,而43例实验组研究对象则接受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同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麻醉阻滞具体完善时间、麻醉药物整体使用剂量以及麻醉阻滞具体起效时间等基本信息。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在麻醉阻滞具体起效时间及完善时间、麻醉药物整体使用剂量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小剂量轻比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病人中的利用效果较为显著,除了可以有效控制药物使用剂量之外,还可以加快神经阻滞基本完善时间,有助于提升镇痛效率,具有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临床优势,因此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空心钉张力带微创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空心钉张力带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优良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钉张力带微创治疗髌骨骨折效果显著,其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观察两枚双头加压钛螺钉前后交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中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 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骨科进行诊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分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30)。实验组患者 接受2枚加压钛螺钉前后交叉内固定法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3枚加压钛螺钉内固定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 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41.6±6.4) min,短于对照组(50.1±7.2) min;术 后出血量为(20.2±8.1) mL,少于对照组(31.4±9.8)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 率为94.0%,对照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为9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枚双头加压钛螺钉前后交 叉内固定对股骨颈骨折中长期疗效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对比初次和再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保 守治疗的生存质量,了解再次骨折对此类患者生存质量各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观察治疗OVCFs后出现再骨折 的患者30名(再骨折组)和同时期行保守治疗OVCFs后未发生再骨折的基本条件相似的患者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出 院后3个月时SF-36简明健康健康状况调查表的调查结果。结果:再骨折组治疗后的8个维度均不同程度较对照组变差 (均P<0.01)。结论:再骨折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心理预期、情绪和社会活动 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140例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西医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显效46例,有效22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68/7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36例,有效1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1%(54/70)。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后膝关节粘连性僵硬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病人膝关节前侧疼痛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统计分析我院骨外科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28例胫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8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没有发生髌韧带断裂、髓内钉断裂、骨折不愈合等情况。84例患者发生了膝关节前侧疼痛,发生率为65.6%;近端十字锁钉方式、有扩髓情况的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病人膝关节前侧疼痛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平行锁钉方式、无扩髓情况的患者,但不同性别、年龄、骨折类型、髓内钉直径患者膝关节前侧疼痛的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结论 :胫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后病人膝关节前侧疼痛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影响因素为近端锁钉方式、扩髓情况。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分析探讨PFNA和DHS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4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PFNA组合DHS组,每组24例患者,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下床行走时间进行观察,同时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 结果:手术治疗后,PFNA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均优于DH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PFNA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同样优于DHS组,2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FNA 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易操作、出血少、见效快、术后并发症低等优势,此外,老年骨折术后应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提高骨折愈合率,因此该手术是目前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分析"支柱块"置入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方法在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150例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支柱块"置入治疗,对照组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失血量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4 h疼痛目测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柱块"置入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方法均对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影响小,且二者各具优点,依据患者具体状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比较鹰嘴解剖形接骨板与张力带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尺骨鹰嘴骨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2013年8月-2014年8月对术后患者进行完全随访。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法,试验组采用鹰嘴解剖形接骨板固定法。术后通过完全随访,追踪患者的康复情况,包括肘关节功能评定、骨折愈合状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对两组患者尺骨鹰嘴骨折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本次研究6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试验组优25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3.3%;对照组优23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鹰嘴解剖形接骨板与张力带内固定这两种治疗尺骨鹰嘴骨折的方法在疗效上无明显差别,都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对于尺骨鹰嘴骨折的治疗需要针对不同骨折类型和人群需要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螺钉与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疗效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共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和B组(40例),分别在关节镜下行缝线与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随访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主观量表评分、患健侧位移差值及屈曲挛缩发生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患健侧位移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屈曲挛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螺钉与缝线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提高复位稳定性和改善关节活动功能方面效果接近,但关节镜下螺钉固定方案应用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操作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