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3篇
  免费   464篇
  国内免费   102篇
耳鼻咽喉   46篇
儿科学   145篇
妇产科学   1235篇
基础医学   480篇
口腔科学   46篇
临床医学   904篇
内科学   217篇
皮肤病学   105篇
神经病学   110篇
特种医学   150篇
外科学   907篇
综合类   2316篇
预防医学   1166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1110篇
  29篇
中国医学   185篇
肿瘤学   21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290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311篇
  2016年   357篇
  2015年   347篇
  2014年   720篇
  2013年   781篇
  2012年   739篇
  2011年   718篇
  2010年   588篇
  2009年   526篇
  2008年   365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235篇
  2003年   198篇
  2002年   156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考察了柴油对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与柴油正构烷烃含量、正构烷烃分布等因素的关系。流动改进剂的作用与正构烷烃含量有最佳匹配点。柴油中正构烷烃的平均碳数减少,冷滤点越低。柴油中正构烷烃的分布与流动改进剂的熔点匹配时,改进剂的效果最好。由此进一步分析了柴油流动改进剂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2.
行腹膜外剖宫产术时,在侧脐韧带与中脐韧带之间进行操作,不切断腹壁任何韧带,用撕拉、钝性剥离的方法分离膀胱与腹膜,子宫切口连续缝合两层,并将宫颈前筋膜与子宫切口浅层一并连续缝合.该方法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避免了新生儿Apgar's低评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而且维持了腹壁结构的完整性,可进一步降低术后各种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3.
轻比重与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作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元  徐成娣 《北京医学》2001,23(2):80-82
目的 对 0 .12 5 %轻比重布比卡因与 0 .5 %重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腰麻 -硬膜外联合麻醉( CSEA)应用中的麻醉效果及并发症进行比较。方法 随机选择 6 0例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 ,平均分为两组 ,均采用 CSEA麻醉方法。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射 0 .5 %重比重布比卡因 1ml(重组 )与 0 .12 5 %轻比重布比卡因 4m l(轻组 )。结果 重组起效时间明显比轻组短 ,腰麻后 15分钟麻醉平面高于轻组 ( P均 <0 .0 1)。轻组 2 %利多卡因用量显著多于重组 ( P<0 .0 5 )。低血压发生率 :重组 43.3% ,轻组 16 % ;恶心呕吐发生率 :重组 2 6 .7% ,轻组 6 .7% ,具有显著性差异。轻组的腰麻平面消退较重组快 ( 33.4分钟对 6 1.7分钟 )。结论 轻比重药液与重比重药液相比更具有对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轻、对循环影响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64.
上海市剖宫产出血计量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研究剖宫产手术至术后24h出血总量.方法上海市6所医院用吸引器抽吸及纱布称重法分阶段测量剖宫产手术,术后2h,术后4h及术后24h以及两者的出血总量.结果539例剖宫产手术至术后24h失血总量为(494.34±211.16)ml,失血总量大于500ml、600ml及700ml者各为43.79%,23.94%及12.44%.6所医院剖宫产至术后24h失血量在(387.94±161.32)ml至(797.7±205.52)ml,手术中的失血量约占总失血量的三分之二,失血量与前置胎盘及巨大儿有明显关系,并可能与促子宫收缩剂的剂量有关.结论本研究的剖宫产手术至术后24h平均失血总量约为500ml,建议剖宫产的产后出血定义应修改为≥600ml.  相似文献   
65.
IntroductionRecommendations on vasopressor management during caesarean section under spinal anaesthesia suggest maintaining systolic arterial pressure ≥90% of an accurately measured baseline value. The baseline is often taken as the first read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We hypothesise that this reading may not reflect an accurate baseline value.MethodsA retrospective case note review of 300 non-hypertensive women undergoing caesarean section with neuraxial anaesthesia, including spinal anaesthesia for elective delivery (n=100), and spinal (n=100) and epidural top-up anaesthesia (n=100) for emergency delivery. Systolic arterial pressure values recorded at various time points between the last antenatal visit and the first blood pressure value recorded in the operating room were compared.ResultsThere was a stepwise an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ystolic arterial pressure over three time points (last antenatal clinic, morning of surgery, operating room) before elective caesarean section (all P <0.001). In women having emergency caesarean under spinal anaesthesia, a stepwise increase over four time points (last antenatal clinic, first reading in labour, final reading in labour, operating room) was observed. A similar trend was seen over these time points for women having emergency caesarean under epidural top-up, although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did not rise during labour.ConclusionsUsing the initial blood pressure read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as the baseline value may lead to unnecessary vasopressor use and hypertension. Prospective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clarify which reading represents the most accurate baseline to maintain homeostasis and reduce the hypotensive sequelae of neuraxial anaesthesia for both the mother and fetus.  相似文献   
66.
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与围产儿死亡率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变迁对围产儿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对10年间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993至1997年剖宫产率为30.34%,显著低于1998至2002年的45.30%r,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剖宫产指征中,妊娠并发(合并)症始终处于第1位,社会因素上升为第2位,头盆不称为第3位,胎儿窘迫为第4位。围产儿死亡率1993至1997年为16.85%。,1998至2002年为17.79%,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剖宫产率升高在一定范围内降低了围产儿死亡率,但随着剖宫产率的进一步升高,围产儿死亡率并未随之下降。因此,应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咪达唑仑对剖宫产手术产妇情绪和记忆的影响.方法 72例择期剖宫产术产妇随机分成4组,Ⅰ、Ⅱ和Ⅲ组麻醉前30 min分别肌注咪达唑仑0.05、0.06和0.07 mg/kg,Ⅳ组肌注生理盐水1.5 ml,同时肌肉注射阿托品0.01 mg/kg.于注药前和注药后30 min进行焦虑视觉类比试验(AVAT)、状态焦虑问卷(SAI)测试及Ramsay镇静水平评估.将麻醉准备到手术结束过程分为5阶段,每项告知产妇,记录剖宫产术后4 h产妇能准确回忆的项目.结果 注药后30 min时,Ⅰ~Ⅲ组AVAT分别下降36.4%、43.2%和43.1%;SAI分别下降20.9%、24.8%和26.9%,均获得Ramsay 2~4级镇静水平.Ⅰ~Ⅲ组和Ⅳ组比较记忆保留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Ⅰ~Ⅲ组以遗忘静脉穿刺过程的居多,4组产妇对椎管内麻醉穿刺和新生儿娩出后性别识别两过程全部记忆完觋整.结论 剖宫产手术前给予咪达唑仑0.05~0.07 mg/kg,对产妇有良好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用,对外显记忆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对信息量小和关注程度低的信息能产生顺行性遗忘作用,能保留信息量大和关注程度高的信息的完整记忆.  相似文献   
68.
69.
大剂量苯甲酸雌二醇治疗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苯甲酸雌二醇治疗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诊断 ,有治疗指征患者 9例 ,在严密观察下给予苯甲酸雌二醇 12mg/d ,肌注 ,血止后每 3d递减 1/3量 ,维持量 2mg/d2 2d停药 ,同时给予抗生素 ,缩宫素及支持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 1~ 4d阴道流血不止 ,平均 2 5d ,撤退性出血量多于经量 ,5~ 10d止 ,2~ 3个月经周期后恢复正常 ,除回乳外未见明显其他副作用。结论 :大剂量苯甲酸雌二醇治疗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所至的晚期产后出血有一定疗效 ,增加了保守治疗成功的希望 ,B超在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新式剖宫产可减少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  相似文献   
70.
剖宫产后病率与术后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的术后病率、术后感染及感染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剖宫产病历391例,按时间顺序分为二组.结果:第一组术后病率及术后感染率为30.45%和12.73%,第二组为26.32%和10.51%(P>0.05).剖宫产的术后病率及术后感染染率为阻道分娩的7~l0倍.第一组病历与感染相关因素主要是头盆不称、活跃期停滞引起的产程延长,第二组病历主要见于胎儿宫内窘迫及脐带缠绕.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是产妇自身因素和高龄、贫血、水肿、肥胖、营养不良多种高危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二组病历中胎膜早破分别占26.9%和31.1%.是引起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降低剖宫产率和剖宫产并发症是当今产科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