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0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59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949篇
基础医学   51篇
临床医学   444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59篇
外科学   140篇
综合类   826篇
预防医学   41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48篇
  19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70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21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BACKGROUND: Epidural anesthesia (EA) is popular for cesarean section, but has some drawbacks such as incomplete block, inadequate muscle relaxation and delayed onset.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CSEA) has gained increasing interest as it combines the reliability of a spinal block and the flexibility of an epidural block. We investigated the efficacy of CSEA that combines the main spinal and the supporting epidural anesthesia, comparing with pH-adjusted EA, for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Sixty-four pregnant women at full term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Patients in the CSEA group (n=32) were given 1.5-1.6 ml of 0.5% hyperbaric bupivacaine intrathecally, followed by 10 ml of 0.25% plain bupivacaine through the epidural catheter 10 min later. Patients in the EA group (n=32) received 20-25 ml of 2% lidocaine which was already mixed with 0.1 ml of 0.1% epinephrine, 100 g of fentanyl and 1.5 ml of 8.4% sodium bicarbonate. The quality and side effects of surgical anesthesia, neonatal state, and postoperative cours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EA group, 22% (7 cases) complained of intraoperative pain but none in the CSEA group (P=0.011). Muscle relaxation and motor block were much better in the CSEA group (P<0.001 and P=0.011 each). Significantly more women in the EA group had shivering (P=0.001). They also had more nausea and vomiting but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Not only the time to T4 block (9.7 vs. 18.3 min, mean, P<0.001) but also the stay in the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recovery of sensory and motor block and start of postoperative pain were all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CSEA group. No one in either group had postdural puncture headache (PDPH). CONCLUSION: We can conclude that, when combining the main spinal and the supporting epidural anesthesia, CSEA has greater efficacy and fewer side effects than the pH-adjusted EA in cesarean sections.  相似文献   
22.
早孕建册妇女分娩方式的主观意愿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早孕建册分娩知识、分娩方式的主观意愿和健康需求情况 ,为降低剖宫产率 ,提出相关建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 5 6 5例早孕建册妇女 ,就分娩知识、分娩意愿和健康需求等方面进行直接问卷调查。结果 :认为剖宫产对母婴无危害的占 35 .8% ,对分娩过程基本了解的仅占 2 8.3% ,其分娩知识主要来源于同事和朋友占 34.5 %。在能自然分娩的情况下 ,有2 4 .4 %的早孕妇女仍坚持选择剖宫产 ,30岁以上年龄组选择剖宫产主观意愿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健康需求调查显示对产前咨询门诊和妇女保健热线需求较高 ,分别占 81.2 %和 75 .4 %。结论 :该调查人群分娩知识较为贫乏 ,对剖宫产的认识片面。但只要加强孕期宣教及管理 ,根据孕妇需求增设服务内容 ,改变产时服务模式 ,剖宫产率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3.
臀位分娩方式的变化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彤彤  包菲菲  章惠琴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4):1957-1958,2001
目的:探讨10年中臀位分娩方式变化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正确掌握臀位阴道助产术。方法:对本院1989年1月~1998年12月单胎臀位分娩686例分3个阶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间单胎臀位的剖宫产率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1),第1阶段新生儿窒息率及死亡率较高(P<0.01),第2、3阶段无差异(P>0.05)。臀位早产发生率较同期头位高(P<0.01),早产儿死亡占臀位产儿死亡的3/4。结论:适当放宽单胎臀先露剖宫产指征可以提高围产儿质量,但无限制地提高剖宫产率不能无限度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臀位阴道助产是可行的,关键是掌握适应症及助产技术和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24.
上海市区级医院剖宫产指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剖宫产指征及分析高剖宫产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1年5月~2003年2月到上海市3所区级妇幼保健院做产前检查的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933名基线调查对象中,剖宫产率为37.6%,居于前4位的剖宫产指征分别为胎儿宫内窘迫(36.5%)、社会因素(35.9%)、相对性头盆不称(18.5%)和妊娠合并症(6.3%)。回归分析发现,孕前体重超重、对分娩没有信心及胎儿体重在4000g以上的对象剖宫产的可能性大。结论目前上海市的剖宫产率相当高,胎儿宫内窘迫和社会因素已成为最主要的剖宫产指征,较高的剖宫产率与孕妇的心理因素和某些人口学特征(孕妇及胎儿体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讨论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于1995年1月至2005年1月期间,共1986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1000ml者35例(1.76%),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输血输液的基础上,缝合子宫下段伤口断裂1例,止血有效;双手挤压子宫体和催产素20u子宫体注射34例,6例患者止血有效;Ⅰ号可吸收性肠线“8”字缝合子宫壁28例,23例患者止血有效;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5例,3例患者止血有效;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止血均有效。结论: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首要原因。治疗应在促进子宫收缩、清理胎盘及胎膜、必要时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甚至行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26.
分析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宫腔吸引管治疗剖宫产术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及机制。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吸引管处理,观察组患者口服米索前列醇(0.6 mg)后接受宫腔吸引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和异丙酚用量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宫颈扩张效果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2水平明显升高,且对照组患者的上述白细胞介素水平升高更显著(P<0.05)而雌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ic hormone,LH)、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an,FSH)和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表明口服米索前列醇联合宫腔吸引管治疗剖宫产术后无痛人流临床效果明显,且不引起白细胞介素和雌激素水平的剧烈变化。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CSP)与胎盘植入的关系及CSP期待治疗的风险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并要求期待治疗的3例CSP的自然病程,总结其临床特点、超声表现及其不良妊娠结局。【结果】3例CSP患者既往子宫下段剖宫产次数为1~2次,临床症状包括:反复阴道流血、血尿及剧烈腹痛。3例CSP首次超声诊断CSP的孕周为6+2周、7周及7+4周;超声分型分别为Ⅰ、Ⅱ及Ⅲ型;其首次超声诊断胎盘植入的时间分别为24+4周、12+2周及13+1周,中孕期超声均诊断为穿透性胎盘植入。3例CSP分别因反复大量阴道流血、血尿及膀胱血块填塞及子宫破裂而在中孕期终止妊娠,无活产婴儿;术中均被证实为穿透性胎盘植入,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获得术后病理确诊,出血量均超过2500mL,无孕产妇死亡。【结论】CSP与胎盘植入的关系密切,在期待治疗的过程中应警惕穿透性胎盘植入。CSP的自然病程常合并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不可盲目的选择期待治疗。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针刺对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ASAⅠ级的9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对照组,每组30例。各组均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麻醉药,观察A组给予针刺加常规剂量麻醉药,观察B组给予针刺加70%常规剂量的麻醉药;分别于入室后(T0)、麻醉前(T1)、麻醉后5 min(T2)、取出胎儿时(T3)、术毕(T4)检测平均动脉压(MAP)情况,统计各组麻黄素应用情况、新生儿出生时Apgar评分及术毕产妇疼痛VAS评分。结果①组内比较,观察A组、观察B组各时点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5 min(T2)、取出胎儿时(T3)较入室时(T0)下降(P0.05);组间比较,取出胎儿时(T3)时,观察B组MAP高于观察A组和对照组(P0.05)。②对照组麻黄素使用率最高(33.33%),观察B组麻黄素使用率最低(6.70%);观察B组麻黄素使用率显著低于观察A组(16.67%)及对照组(33.33%)(P0.05),观察A组(16.67%)低于对照组(33.33%)(P0.05)。③组间比较,产妇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对产妇和胎儿均安全;其中正常麻醉药剂量的产妇血压平稳,镇痛效果确切;麻醉药减量30%的产妇血压更平稳,但镇痛效果个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泵镇痛对患者产后24h出血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客观测定法(称重法、容积法)测量2组患者术后24h出血量,同时测术前、术后2h、术后24h血压、心率、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结果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组产后24h平均出血量287.69ml,未干预组术后24h平均出血量288.39ml,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持续硬膜外镇痛并不增加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几率,并可减少患者对疼痛的恐惧心理,促进机体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重庆市人民医院妇产科门诊接受人工流产手术的228例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患者的临床信息和影像学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人流术中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228例病例中,术中大出血59例,占25.8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产次数、剖宫产次数、孕囊最大直径、孕囊距离子宫切口瘢痕距离、胚胎停育以及妊娠时间是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次数、孕囊最大直径、孕囊距离子宫切口瘢痕距离,胚胎停育以及妊娠时间是剖宫产术后非计划宫内妊娠人工流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降低剖宫产率,落实剖宫产后高效避孕,有助于降低该类人群人流术中大出血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