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7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枳实薤白桂枝汤HPLC指纹图谱及10种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海建  李卫  祝一飞  张光际  封亮  贾晓斌  王卉  周涛 《中草药》2020,51(9):2448-2459
目的建立枳实薤白桂枝汤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和复方中10种指标成分(辛弗林、槲皮素、桂皮酸、厚朴酚、柚皮苷、腺苷、香豆素、橙皮苷、和厚朴酚、新橙皮苷)含量测定方法,开展相关评价分析。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枳实薤白桂枝汤指纹图谱,开展相似度评价研究;测定复方中10个指标成分,分析复方中药材不同配伍对其量的变化影响;采用聚类分析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获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枳实薤白桂枝汤的质量控制相关指标的影响和价值。结果 10批样品的相似度在0.376~0.990,部分批次相似度大于0.9(5批),说明10批样品相似度差异较大。10批样品中S1~S3、S5、S6、S8、S10为一组,S4、S9为一组,S7单独为一组。共标定了30个特征峰,经主成分分析,主成分1~6是影响药材样品质量评价的主要因子;30个特征峰中对样品分组起关键作用的成分为21(新橙皮苷)、26、29(和厚朴酚)、3、23、17、30(厚朴酚)、5、24(香豆素)、28和7。含量测定结果显示,除槲皮素外,其余9种成分在测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不同配伍会对药材中相关成分产生增加或抑制溶出的作用。结论所建立的HPLC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枳实薤白桂枝汤中10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该方法高效、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枳实薤白桂枝汤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22.
范梦月  刘静  孙蓉 《中草药》2020,51(9):2297-2306
目的筛选藿朴夏苓汤治疗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物质基础,预测其作用机制。方法查阅文献及临床报道分析藿朴夏苓汤与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的方证关系。运用TCMSP数据库筛选藿朴夏苓汤中潜在活性成分,将活性成分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3CL水解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进行分子对接,根据结合能筛选与两者均有较好结合作用的核心成分。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关键成分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出核心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核心靶点的GO分析,Cytoscape软件Clue GO插件进行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方证关系分析藿朴夏苓汤用于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筛选出藿朴夏苓汤中潜在作用成分12个,核心靶点67个。其中通草中的通脱木皂苷元Ⅰ,茯苓、猪苓中的过氧麦角甾醇,半夏中的黄芩苷与SARS-CoV-2 3CL水解酶、ACE2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GO、Pathway、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藿朴夏苓汤中12个潜在作用成分参与调节刺激反应、信号转导、细胞死亡等生物过程以及白介素信号通路、癌症EGFR信号通路、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途径、编程性细胞死亡途径、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藿朴夏苓汤以化湿解毒、宣肺透邪治疗早期COVID-19湿邪郁肺证患者,菲酮、黄芩苷、酸枣仁皂苷、啤酒甾醇、常春藤皂苷元、过氧麦角甾醇、柠檬二烯醇、麦角甾-7,22-二烯-3-酮、通脱木皂苷元Ⅰ、泽泻醇B-23-醋酸酯、泽泻醇B、新橙皮苷可能为其主要的物质基础,通过阻断SARS-CoV-2病毒蛋白合成,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通过调控白介素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基于HPLC指纹图谱技术和统计学分析方法,比较和评价常山柚橙Citrus aurantium ‘Changshan-huyou’未成熟的干燥果实(衢枳壳)与不同栽培变种酸橙间质量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方法 使用Extend XDB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330 nm,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为30℃。通过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35批样品的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果 建立的酸橙枳壳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获得24个共有峰,并指认出12个目标化合物。13批衢枳壳样品的相似度结果范围0.920~0.947,质量一致性好,不同基原枳壳相似度结果为0.127~0.990,质量差异大。CA将衢枳壳均与酸橙枳壳聚为一类,朱栾和部分黄皮酸橙单独聚为一类,结合PCA获得区分不同基原枳壳的差异性标志物,其中9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葡萄内酯水合物、川陈皮素、柚皮苷、桔皮素、木犀草素、新橙皮苷、芸香柚皮苷、橙皮苷、柚皮...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建立加味柴胡疏肝散(Modified Chaihu Shugan Powder,MCSP)基准样品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结合化学模式分析,探究关键质量属性的传递规律。方法 制备40批MCSP样品,利用HPLC法,以乙腈-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2012年版)”计算其相似度,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多产地多批次MCSP基准样品,结合指标性成分含量以及转移率,进行量值传递分析及整体质量研究。结果 建立的40批MCSP基准样品相似度大于0.90,指纹图谱相似度良好,29个共有峰中指认出其中13个色谱峰,所建立的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阿魏酸、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橙皮素、新橙皮苷、去氢木香内酯、柴胡皂苷A的平均转移率分别为29.96%、22.08%、32.98%、22.42%、33.26%、15.50%、34.23%、56.94%、8.66%、8.69%。结论 采用指纹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转移率等评价指标对MCSP基准样品进行了量值传递综合考察,初步构建MCSP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为制剂开发及MCSP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芍药苷、阿魏酸、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甘草酸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研究柴胡疏肝散水提物的肠吸收特性。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和外翻肠囊实验模型,应用UPLC法测定柴胡疏肝散水提物中指标性成分(芍药苷、阿魏酸、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新橙皮苷和甘草酸)在不同时间点、不同部位肠道吸收量,计算吸收动力学参数,考察其肠吸收特征。结果 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结果表明,芍药苷、芸香柚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和甘草酸均为中等程度吸收的化学成分,而阿魏酸为完全吸收;外翻肠囊模型结果表明,芍药苷在空肠部位,阿魏酸、柚皮苷和新橙皮苷在十二指肠部位,芸香柚皮苷在十二指肠和空肠部位的吸收最佳,而甘草酸在各肠段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肠道对柴胡疏肝散中6种指标性成分均有吸收,阿魏酸较其他5种指标性成分更易透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不同肠段对6种指标性成分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26.
姜丽  余兰彬  张启云  尚广彬  余文燕  单思  徐国良 《中草药》2015,46(19):2908-2915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研究大鼠ig大承气汤后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和厚朴酚及厚朴酚10种有效成分的体内药动学过程。方法大鼠ig大承气汤(10.35 g/kg)后,于不同时间点从眼底静脉丛取血,以1,8-二羟基蒽醌为内标,血浆样品前处理后进行UPLC-MS/MS分析。以甲醇-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色谱柱为岛津Shim-pack XR-ODS III(75 mm×2.0mm,1.6μm),体积流量0.35mL/min,采用电喷雾离子化(ESI)源,负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各有效成分;采用Win Nonlin 4.1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和厚朴酚、厚朴酚10种有效成分质量浓度分别在0.52~520.00、2.06~616.00、0.57~568.00、3.1~1 240.0、18.5~1 000.0、1.94~972.00、1.59~796.00、1.63~816.00、0.025~50.000、0.027~53.300 ng/mL线性关系良好。各成分精密度、回收率良好,且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稳定,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给药大鼠血浆中大黄素甲醚大多数点血药浓度低于检测限,未能得到药动学参数;其他成分均得到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和药动学参数。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同时测定大承气汤中多种有效成分的血药浓度,可用于药动学研究,且方法准确。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陈皮-枳壳药对提取物中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AgilentHypersill C18(4.0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24∶76)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83 nm,柱温40℃。结果: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分别在6.05~60.5,4.34~43.4,7.14~71.40 mg.L-1线性关系良好(r均>0.999 5);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5%,98.66%,100.78%,其RSD分别为2.01%,1.52%,2.11%;重复性RSD分别为2.41%,1.56%,2.52%(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陈皮-枳壳药对提取物中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8.
张利恒  陈新  邱智东 《中草药》2023,54(5):1429-1438
目的 建立人参败毒标准汤的物理指纹图谱和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考察不同粉碎粒度对人参败毒散煎出物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过10、24、50目筛的人参败毒散制备标准汤,测定盐度(S)、溶解性总固体(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电导率(G)、电位(V)、pH值、动力黏度(μ)、固含量(SC)、表面张力(γ)、折光率(n)9个物理参数,构建其物理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分析(similarity analysis,SA)、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通过HPLC-DAD对标准汤中蛇床子素、二氢欧山芹醇当归酸酯、甘草苷、柚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利用HCA法形成指标成分含量聚类分析图,对物理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并考察9个物理参数与5个指标成分的相关性。结果 15批人参败毒标准汤未出现异常批次,标准汤S1~S5(过10目筛)、S6~S10(过24目筛)、S11~S15(过50目筛)各聚为一类,不同粉碎粒度批次间的物理指纹图谱相...  相似文献   
29.
目的 阐明三化汤基准样品的关键质量属性,建立其特征图谱并测定紫花前胡苷、柚皮苷、新橙皮苷、5种游离蒽醌、和厚朴酚与厚朴酚等指标成分,探究三化汤饮片-基准样品量值传递规律,为评价三化汤制剂奠定物质基础。方法 通过文献考证,制备15批三化汤基准样品,采用UPLC建立特征图谱,计算其相似度并确定共有峰归属,结合指标成分及干膏转移率对基准样品进行量值传递分析。结果 建立的15批三化汤基准样品相似度均大于0.98,特征图谱相似度良好,共指认26个共有峰,其中5个来自厚朴,6个来自枳实,5个来自羌活,10个来自大黄;指标成分紫花前胡苷、柚皮苷、新橙皮苷、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游离总蒽醌从饮片到基准样品平均转移率分别为(28.08±5.28)%、(45.07±5.35)%、(41.03±4.91)%、(3.32±0.92)%、(16.54±3.57)%,全处方干膏转移率为64.43%~76.39%。结论 采用特征图谱结合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出膏率等评价指标对经典名方三化汤基准样品进行了量值传递综合考察,为三化汤的质量控制和制剂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0.
目的 建立HPLC同时测定枳壳和血府逐瘀胶囊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SunFireTM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0∶80),磷酸调pH至2.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3 nm。结果 柚皮苷在0.166~2.074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7%;新橙皮苷在0.162~2.020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61%。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枳壳及其制剂血府逐瘀胶囊中柚皮苷和新橙皮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