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87篇
  免费   842篇
  国内免费   484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64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30篇
口腔科学   38篇
临床医学   499篇
内科学   575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480篇
特种医学   56篇
外科学   411篇
综合类   1778篇
预防医学   162篇
眼科学   66篇
药学   2144篇
  3篇
中国医学   1928篇
肿瘤学   295篇
  2024年   151篇
  2023年   333篇
  2022年   658篇
  2021年   670篇
  2020年   567篇
  2019年   306篇
  2018年   216篇
  2017年   196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182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370篇
  2012年   298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309篇
  2006年   310篇
  2005年   322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374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69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67篇
  1984年   73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69篇
  1981年   50篇
  1980年   39篇
  1979年   20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10篇
  197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对肠道菌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16S r DNA测序法、平板计数法和气相色谱法考察大黄牡丹汤对肠道菌群及其分泌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功能的影响。【结果】16S r DNA测序结果表明拟杆菌属、埃希菌属细菌明显减少,乳杆菌属、乳球菌属、变形菌属细菌增多。平板计数结果表明大黄牡丹汤能显著抑制脆弱拟杆菌体外增殖(P0.001)。气相色谱法检测结果表明大黄牡丹汤可显著抑制SCFAs的分泌(P0.05或P0.01或P0.001)。【结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可能是大黄牡丹汤发挥药效的靶点。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汤对CT26结肠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如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Janus激酶1(JAK1)、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1(STAT1)磷酸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化疗组,清燥救肺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经小鼠右腋下注射CT26细胞以建立结肠癌模型。清燥救肺汤治疗组于造模前2周即开始以15.2、7.6、3.8 g·kg~(-1)·d~(-1)剂量的清燥救肺汤灌胃给药,化疗组在造模完成后以5-氟尿嘧啶(5-FU)25 mg·kg~(-1)剂量腹腔注射给药(隔日1次),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给药。2周后,处死各组小鼠,取瘤组织,称瘤体质量并计算抑瘤率,Western blot法检测p-ERK、PCNA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JAK1、p-STAT1蛋白表达。【结果】清燥救肺汤高、中剂量组瘤体质量,p-ERK、p-JAK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STAT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清燥救肺汤高、中、低剂量组PCN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燥救肺汤能显著抑制荷CT26小鼠结肠癌细胞增殖,其机理可能与降低p-ERK、PCNA、p-JAK1及升高p-STAT1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3.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中药复方制剂抗601合剂抗病毒抗炎的潜在作用机制。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检索抗601合剂中的黄芪、黄柏、大黄、板蓝根、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查询靶点对应的基因,进而运用Cytoscape 3.7.2建立药材-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再通过Webgestalt行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预测其抗病毒、抗炎作用机制。药材-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包含药材5个、化合物100个、靶点207个。功能富集分析得到基因本体(GO)条目717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240个,细胞组成(CC)条目240个,分子功能(MF)条目237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209条信号通路(P≤0.05)。分子对接技术显示抗601合剂的活性成分豆甾醇、槲皮素、木犀草素、刺槐黄素、β-谷甾醇、山柰酚等与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靶点的亲和力较强,可能通过PTGS2靶点调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八珍益智方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通过TCMSP、BATMAN-TCM、TCMID、中国知网(CNKI)和Pubmed数据库检索八珍益智方8味组方药材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查询AD的相关靶点;利用R语言3.6.3得到药物和疾病的交集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AutoDock tools 1.5.6、AutoDock vina 1.1.2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八珍益智方共收集到200个化学成分和226个靶点,Cytoscape 3.7.2软件筛选出包括AKT1、MAPK3、IL-6、VEGFA、CASP3等37个核心靶点,槲皮素、山柰酚、柚皮苷、豆甾醇、7-甲氧基-2-甲基异黄酮等15个核心化合物。GO富集分析得到1 331个条目(P<0.05),KEGG通路富集得到相关通路65条(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15个核心化合物和AKT1、MAPK3、IL-6、VEGFA、CASP3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 八珍益智方治疗AD的通路主要涉及癌症的途径、MAPK信号通路、前列腺癌、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等,研究结果为八珍益智方治疗AD作用机制的进一步阐明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75.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丹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借助中药系统药理学平台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丹蛭降糖胶囊的化学成分、对应作用靶标及靶标基因。通过GeneCards获取糖尿病相关靶点,将复方活性成分靶点和糖尿病靶点构建韦恩图,以寻找交集靶点,获得丹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的预测靶标。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材-化合物-靶点(基因)网络,筛选关键化合物。利用STRING网站建立交集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选出关键靶点基因。借助R软件对共同靶点进行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丹蛭降糖胶囊作用于糖尿病的活性成分有25个,相关靶基因76个。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丹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的机制共涉及1 702条生物学过程和149条信号通路。结论 丹蛭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成分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等可能通过对AGE-RAGE、IL-17、TNF、HIF-1等信号通路的调控,最终达到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炎,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参与细胞的凋亡与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中国知网中药方剂知识库》《中国方剂数据库》《方剂现代应用数据库》中治疗失眠的中药配伍用药规律,并探讨所得高频药组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统计中药频次,SPSS Modeler 18.0软件中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分析,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运用中药分子作用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CM, BATMAN-TCM)构建“高频中药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对其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筛选有效方剂共853首,含469味中药,核心药物有人参、茯苓、酸枣仁、当归、甘草,常用中药类型为补虚药、安神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6个药对、13个药组,聚类分析得到8个药对、7个药组,发掘得到远志、酸枣仁、当归等高频药组,其主要通过影响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调控多巴胺能突触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突触,并通过调节氨基酸等基础代谢以及免疫功能起到抗失眠作用。[结论]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以及网络分析结果表明,中药治疗失眠以安神益智、交通心肾、补脾益气等为主要治则,远志、酸枣仁、当归可能通过调控多巴胺能突触和GABA能突触,调节机体基础代谢和神经活动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β(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等多条信号通路发挥治疗失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摘要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中药通过健脾作用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用药规律、药效物质基础及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和PubMed数据库中检索健脾中药复方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文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在线分析软件和SPSS Modeler 18 统计分析软件寻求核心药物组;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GeneCards数据库、OMIM数据库检索、Cytoscape3.7.2软件、STRING数据库获取关键基因和主要有效成分,利用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采用qPCR法检测关键基因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表达。结果 共筛选得到90篇有效文献,共计91首中药复方,党参-当归-黄芪为核心药物组合。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JUN为核心靶点,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芒柄花素、豆甾醇为主要有效成分,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通过癌症的途径、TNF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来实现。健脾中药黄芪、党参、当归提取物和有效成分芒柄花素、槲皮素对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具有促进增殖作用,芒柄花素对化疗诱导的THP-1细胞生长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芒柄花素能够抑制炎症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和刺激抗炎因子IL-10、原癌基因JUN的分泌。结论 初步揭示黄芪等多种中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发挥健脾作用,参与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等相关信号通路,治疗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78.
<正>在我国脊髓损伤发病率高达50.484人次/百万人,且具有较高的致残性[1]。目前主要通过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但因为严重不良反应,已不推荐[2]。补阳还五汤记载于清代医学家王清任著作的《医林改错》中,共由7味中药(黄芪、赤芍、归尾、川芎、地龙、桃仁和红花)组成,是益气活血的代表药方[3]。有学者将其应用到脊髓损伤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4]。然而,由于补阳还五汤成分多、机制复杂,其治疗脊髓损伤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文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等现代研究技术,揭示补阳还五汤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成分和机制。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短疗程口服小檗碱对糖尿病大鼠模型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其中造模成功50只,按照每天灌喂不同药物将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模型对照组,西格列汀组(磷酸西格列汀10 mg/kg)和小檗碱小剂量组(小檗碱30 mg/kg)、中剂量组(小檗碱60 mg/kg)、大剂量组(小檗碱120 mg/kg)。第三天早晨空腹采血,喂药后半小时予灌喂50%葡萄糖水(2 g/kg),灌喂葡萄糖2 h时采集血液和肠道标本,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采用ELISA法检测餐后2 h血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二肽基肽酶-Ⅳ(DPP-Ⅳ)及局部肠道组织GLP-1、DPP-Ⅳ含量。结果干预后小檗碱各剂量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DPP-Ⅳ水平与模型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小檗碱中、大剂量组的餐后2 h血GLP-1水平、血胰岛素水平比模型对照组升高,餐后2 h血糖水平比模型对照组降低(均 P < 0.05);小檗碱各剂量组的肠道组织餐后2 h GLP-1含量比模型对照组增加,餐后2 h肠道组织DPP-Ⅳ含量比模型对照组减少(均 P < 0.05)。 结论短疗程口服中、大剂量小檗碱能降低糖尿病大鼠模型的餐后血糖,抑制肠道局部的DPP-Ⅳ可能是口服小檗碱的降糖机制之一,DPP-Ⅳ抑制剂的疗效可能与该药的肠道药代动力学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黄芪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活性成分筛选与靶点预测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黄芪抗心力衰竭的潜在作用靶点,并进行信号通路分析,从而探讨其治疗心力衰竭的分子机制。结果 在TCMSP数据中搜索筛选得到20个相应黄芪化学成分,同时利用靶点预测技术共筛选出相关靶点121个。同时在疾病基因数据库检索得到10 962个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有关的已知靶点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中的网络拓扑分析共筛选获取关键靶点8个。GO富集分析显示,黄芪可通过参与细胞能量代谢、血管内环境变化、神经活性配受体作用、激素活性等10个生物功能的PI3K/AKT、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MAPK/NF-κB等10条关键信号通路发挥抗心力衰竭的作用。结论 中药黄芪抗心力衰竭的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