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26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3篇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桥小脑角区神经内镜下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神经内镜下桥小脑区的解剖,为内镜辅助下该区域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解剖学支持,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8具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和4具新鲜成人尸头标本上,交替使用神经内镜和手术用显微镜,在模拟手术的条件下进行桥小脑角区的窥镜下解剖学研究,并实际应用于临床。结果内镜经小脑外侧间隙可顺利到达桥小脑角区和脑干前方,可清晰显示V~XI颅神经及其附近走行的血管,手术中可明显改善深部术野的照明效果和显微解剖结构的识别,减少对小脑和脑干的牵拉,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神经内镜在颅内实质性肿瘤的切除术中的应用可弥补手术显微镜的不足,对显微外科手术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显微神经外科切除颅内海绵状血管畸形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择10例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采用术中超声确定海绵状血管畸形的部位、边界、周围毗邻重要结构关系,选择合适皮层或脑沟入路,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病变,利用术中超声判断病变切除的程度和范围。结果 10例颅内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均在术中超声引导下精确定位病灶并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全切病灶;术后1例患者轻度运动性失语,1例患者出现肢体轻瘫,经康复治疗后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术中超声引导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深部海绵状血管畸形能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减少手术副损伤、提高全切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髓内肿瘤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分析11例经显微手术切除的髓内肿瘤病例,其中室管膜瘤4例,星形细胞瘤3例,神经鞘瘤1例,上皮样囊肿2例,脂肪瘤1例。均在moiler-300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结果:4例室管瘤,全切除3例,近全切除1例;星形细胞瘤近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1例神经鞘瘤全切除;2例上皮样囊肿近全切除;1例脂肪瘤大部分切除。术后随访病人3个月~21个月,疼痛加重1例,3例无明显变化,余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好转。结论:脊髓髓内肿瘤显微手术切除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脊髓髓内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经小翼点入路(MPT)夹闭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MbifA)的效果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2010至2015年经MPT夹闭Mbif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经MPT夹闭MbifA后,瘤颈残余1例,术后并发症5例,血管痉挛1例;无颞肌、面神经功能障碍。GOS评分:出院时恢复良好(GOS 4~5分)32例,恢复不良(GOS2~3分)9例,死亡(GOS 1分)0例。远期随访:恢复良好35/41例(85%),恢复不良6/41例(15%),脑积水6例;无复发及再出血病例。结论经MPT夹闭MbifA安全、有效,损伤小、操作快,适合作为常见MbifA夹闭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65.
谢轩贵  游潮  蔡博文 《四川医学》2004,25(8):850-851
目的 探讨侧脑室脑膜瘤的诊断及其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5年间 2 4例侧脑室脑膜瘤的临床手术资料 ,肿瘤大小 2cm× 1 5cm× 1 5cm~ 9cm× 7 5cm× 7cm。全部病例均行CT和 /或MRI检查 ,6例行脑血管造影。手术采用顶枕入路 15例、颞上中回入路 9例。结果  2 4例均获肿瘤全切 ,其中 3例完整切除 ,2 1例分块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术区血肿 2例 ,行二次手术清除血肿 ;脑室炎 4例 ,失语 2例 ,对侧肢体轻瘫 3例 ,均经积极处理好转出院。术后随访半年~ 5年 ,未见复发。结论 CT、MRI对侧脑室脑膜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侧脑室脑膜瘤均应手术治疗 ;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手术入路与暴露、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保护肿瘤周围组织结构、牢靠止血、管理好术后引流是全切肿瘤、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索下斜坡和枕骨大孔腹侧肿瘤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效果.方法:对12例尸体(24侧)远外侧经髁入路进行解剖,并对21例下斜坡和枕骨大孔腹侧肿瘤进行切除.脑膜瘤10例,神经鞘瘤8例,脊索瘤3例.肿瘤大小:2.0~3.0 cm 6例,3.1~4.0 cm 10例,4.1~5.0 cm 4例,>5.0 cm 1例.手术入路包括:远外侧经髁后入路16例,部分经髁入路5例.结果:21例肿瘤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远外侧经髁入路包括3种情况:经髁后入路,部分经髁入路和完全经髁入路.经髁后和部分经髁入路足够暴露和切除下斜坡和枕骨大孔区肿瘤.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颅底岩骨斜坡区表皮样囊肿显微外科治疗的手术入路、切除技巧及神经保护方法等。方法:21例岩斜区表皮样囊肿患者中,11例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7例采用颞枕经小脑幕入路,4例采用颞枕枕下乙状窦后幕上下联合入路手术。结果:肿瘤全切8例.肿瘤次全切13例。术后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者8例,较术前明显好转者4例,基本同术前者8例,死亡1例。结论:手术入路的选择应取决于肿瘤的起源和累及部位;保护神经功能的关键是应用显微技术囊内切除肿瘤后锐性分离包膜,在与神经血管粘连紧密处留部分包膜,不强行剥离。  相似文献   
68.
眶上"锁孔"入路在治疗鞍上区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总结眶上锁孔入路在治疗鞍上区病变中的应用结果与经验。方法分析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由眶上锁孔入路治疗的28例胺上区病变患的病变情况。手术经过及术后处理等过程。结果 本组18例肿瘤患中,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5例;10例动脉瘤均成功施行夹闭术;随访4-30个月,术前9例有视力,视野改变,6例明显改善,2例好转,1例无变化。内分泌改变的8例中,有5例恢复正常,3例改善,术后3例发生尿崩,经药物治疗2周后痊愈。结论 眶上锁孔入路切口小,但足以显露鞍区病变及其邻近结构。且减少了脑组织暴露和手术创伤,是处理鞍上区病灶的理想手术入路之一。病灶主体位于鞍上区与周围组织粘连不太紧密的肿瘤或前循环动脉瘤可作为该入路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69.
目的:系统评价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在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学术等,查找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和单纯显微手术在听神经瘤术中面神经功能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研究或非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2014年1月至2019年2月。运用STATA 12.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4篇文献,研究对象共计124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显微手术治疗相比,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在听神经瘤术中的肿瘤全切率更高[OR=1.952, 95%CI(1.364, 2.793), P0.05];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率更优[OR=3.711, 95%CI(2.418, 5.696), P0.05];术后随访面神经功能保护率更佳[OR=4.022, 95%CI(2.597, 6.228), P0.05];术后面瘫症状明显改善[OR=8.785, 95%CI(4.685, 16.747), P0.05]。结论:与单纯显微手术相比,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在听神经瘤术中肿瘤全切率更高、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率更高、术后面神经功能保护率更高,且术后面瘫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0.
An unusual case of pain and weakness in the hand and forearm due to a ganglion cyst of the ulnar nerve at the elbow is presented. The patient was managed initially as a case of cervical disc disease and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later as a case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at an another institution. Cervical radiography and cervic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ans were inconclusive. Neurosurgical referral revealed tenderness at the right cubital tunnel, weakness of the right hand and forearm muscles, and sensory deficit along the medial border of the forearm and the hand. The diagnosis of ulnar nerve compression at the elbow was made. Nerve conduction studies of the ulnar nerve at the elbow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A ganglion cyst of the ulnar nerve was excised microsurgically with a complete postoperative sensory motor recov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