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0篇
  免费   499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41篇
基础医学   213篇
口腔科学   155篇
临床医学   368篇
内科学   659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57篇
外科学   91篇
综合类   419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877篇
眼科学   63篇
药学   985篇
中国医学   197篇
肿瘤学   2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28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146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318篇
  2013年   295篇
  2012年   248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应用纸片扩散法对合肥地区4家较大的综合性医院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254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进行ESBL的确诊试验。结果:254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检出69株产ESBL菌株(27.2%),其中,血液感染ESBL检出率为54.5%(6/11)、烧伤科ESBL的检出率为48.6%(18/37)。亚胺硫霉素对产ESBL的大砀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分别为94.5%和80%。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对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敏感率在40%-70%之间,阿米卡星对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的敏感率为69.2%。结论:ESBL在血液感染的烧伤科标本中的检出率较高。治疗产ESBL菌株引起的感染可首选亚胺硫霉素,其次,选含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和头霉素类。对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也可选阿米卡星。  相似文献   
32.
目的 通过对猪单纯门静脉血流阻断,全面评估猪耐受门静脉血流阻断的安全时限。方法 将18只健康荣昌种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单纯门静脉阻断45min(PVC-45′)、60min(PVC-60′)组,通过对门静脉血流阻断,了解其存活情况、血流动力学改变、肝脏及肠道病理改变等。结果 ①SO、PVC-45′、PVC-60′组长期存活率分别为100%、100%、66.7%;②PVC组阻断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波动较大;③PVC-45′、60′组均有肝脏缺血灌注损伤,但PVC-60′组病理损害比45′组重;④PVC组肠粘膜的病理损伤是随门静脉阻断时间延长而加重;⑤PVC组肠粘膜通透性明显升高,肠系膜淋巴结肠道菌属培养阳性率及门静脉血内毒素随阻断时间延长而上升。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正常猪耐受单纯门静脉阻断的安全时限为45min。  相似文献   
33.
采用琼脂筛选法、纸片扩散法和仪器法平行进行葡萄球菌苯唑西林敏感性的测定 ,同时进行微生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 :MRS的分离率为 5 4.4% ,琼脂筛选法和仪器法两法对MRS检测的符合率为 96 .7%。MRS对万古霉素最敏感 ,敏感率 10 0 % ;呋喃妥因次之 (耐药率 0 .0 2 4% )。VITEK32型细菌分析系统可准确检测MRS。认为MRS以万古霉素治疗效果最佳 ,其次为呋喃妥因  相似文献   
34.
采用Etest药敏试验方法检测 30株临床分离白色念珠菌对 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 ,并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 (RAPD)分型方法对这些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发现有两株对氟康唑耐药 ,且它们的RAPD带型有着高度相似性 ,提示RAPD带型可能与耐氟康唑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35.
76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76株临床标本中分离的CNS,使用VITIK AMS系统进行菌种鉴定,药敏实验采用K-B法。结果:76株CNS分为10个菌种,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61.8%,其次为溶血葡萄球菌、模仿葡萄球菌和木糖葡萄球菌,分别占9.2%、9.2%和7.9%。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占76.3%,药敏显示CNS对青霉素、红霉素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得疾杆菌的耐药性。方法:采用K-B法测定痢疾杆菌的耐药谱,对耐药菌株进行R闰的检测及接合传递人工诱导痢疾杆功秋稳定L型,观察R质粒丢失情况。结果:45株痢疾杆菌44经,耐药率97.8%,其中三重耐药菌株占93.2%,四重以上耐药菌株占73.3%。88.9%(40/45)的菌株检测出R质粒,质粒的接合传递率为61.4%。痢疾杆菌L型未见质粒丢失。结论:痢疾杆菌的耐药性十分严重,自由质粒控制  相似文献   
37.
常见病原菌的感染分布特点与抗生素敏感性变化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了解临床常见菌感染的分布特点和掌握抗生素的敏感性变化,为临床提高感染性疾病的治愈率提供依据。方法:细胞的分离采用常规方法;细菌的鉴定和药敏采用进口仪器法。结果:5794份标本共检出1935株细菌,检出率为33%。大肠艾希氏菌,铜绿色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是近年来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阴性杆菌中磺胺类(复方新诺明)为33%,青霉素类平均为42%;头孢菌素类平均为46%,氨基糖苷类平均为53%,喹诺酮类平均为61%,其它内酰胺类为69%,葡萄球菌中大环内酯类为28%,头孢菌素类平均为42%,其它内酰胺类为48%,喹诺酮类平均为50%,青霉素类平均为51%;氨基糖苷类平均为53%,其它类为57%,结论:细菌分布广,检出种类多(104种),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38.
九头狮子草的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采用平板打孔法,分别用九头狮子草全草的乙提取和水浓缩得到的药液药,在营养琼脂培养和基和LB培养基上筛出敏感细菌。结果表明九头狮子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9.
广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其药敏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及药敏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妇科门诊543 例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本院妇科门诊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60.8% ;其中,解脲脲原体感染占68.9% ;新一代大环内酯类药及喹诺酮类药对解脲脲原体的敏感性较高;支原体混合感染可使其耐药性提高6~12 倍。结论:宫颈分泌物支原体阳性标本的药敏试验有助于本地区妇科门诊合理用药,减少盲目性。  相似文献   
40.
Summary When adequate human observations are not or scarcely available, permissible levels for occupational exposure have to be extrapolated from animal experiments. Taking into accou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e. g., duration of exposure ( 3 months), animal species, knowledge of no- (adverse-) effect level or minim al-(adverse-) level, presence of data on human observations, the authors worked out a procedure for extrapolation. This procedure should only be applied for systemic non-carcinogenic effects. The proposed procedure is to be regarded as tentative and as suggestion for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The evaluation starts with a safety factor = 10 for extrapolation from dose/kg b. w. in long-term animal experiments to exposure of adult workers (40 h/wk); this factor corresponds to a safety factor = 3–10 for extrapolation from doses presented as concentrations in air. If long-term experimental exposure is 24 h daily, the safety factor can be lowered to the minimum value of 1. If only short-term exposure studies are available, the safety factor may have to be increased to a maximum of 4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