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721篇
  免费   20889篇
  国内免费   5054篇
耳鼻咽喉   3368篇
儿科学   4378篇
妇产科学   3868篇
基础医学   18250篇
口腔科学   7413篇
临床医学   23418篇
内科学   21935篇
皮肤病学   2652篇
神经病学   10744篇
特种医学   63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21528篇
综合类   43213篇
现状与发展   11篇
一般理论   59篇
预防医学   41316篇
眼科学   2184篇
药学   21724篇
  554篇
中国医学   27344篇
肿瘤学   9371篇
  2024年   828篇
  2023年   4504篇
  2022年   8200篇
  2021年   11569篇
  2020年   11491篇
  2019年   12302篇
  2018年   10961篇
  2017年   9569篇
  2016年   8656篇
  2015年   8120篇
  2014年   16724篇
  2013年   17189篇
  2012年   15239篇
  2011年   16396篇
  2010年   13274篇
  2009年   11393篇
  2008年   11002篇
  2007年   10886篇
  2006年   9296篇
  2005年   7784篇
  2004年   6404篇
  2003年   5570篇
  2002年   4274篇
  2001年   3564篇
  2000年   3139篇
  1999年   2524篇
  1998年   2050篇
  1997年   1841篇
  1996年   1507篇
  1995年   1432篇
  1994年   1251篇
  1993年   1049篇
  1992年   964篇
  1991年   943篇
  1990年   821篇
  1989年   784篇
  1988年   735篇
  1987年   647篇
  1986年   625篇
  1985年   1863篇
  1984年   2139篇
  1983年   1360篇
  1982年   1785篇
  1981年   1236篇
  1980年   1073篇
  1979年   932篇
  1978年   788篇
  1977年   607篇
  1976年   738篇
  1975年   50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周敏  许震娟 《临床肺科杂志》2022,27(2):222-225,236
目的研究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延迟就医与家庭动力学的相关性,希望能够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拟定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240例诊断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就医的时间进行分组,时间≥24h的延迟就医的患者为观察组,时间<24h的及时就医患者为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在文化水平、家庭年收入、在职状态、医疗保险和婚姻状况和APACHEⅡ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观念、个性化、系统逻辑和家庭氛围得分比对照组高(P<0.05)。Pearman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延迟就医时间与各个层面分数以及家庭动力总分呈现负相关性(P<0.05)。应变量为延迟就医为应变量,患者的一般资料为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为文化水平、家庭动力评分、职业状态、家庭收入、婚姻状况和APACHEⅡ评分。结论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家庭动力总分与疾病观念、个性化、系统逻辑和家庭氛围得分与延迟就医时间呈现负相关性,患者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是家庭动力学评分。  相似文献   
33.
34.
35.
36.
目的:探讨血化瘀方联合针灸治疗对脑梗后遗症患者脑血管血液流变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沈阳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脑梗后遗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61例患者接受针灸治疗;观察组59例患者接受活血化瘀方联合针灸治疗。2组连续治疗30 d。比较2组患者脑血流流变学指标、神经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脑部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血流量、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基底动脉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脑部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血流量、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基底动脉血流量大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NIHSS评分、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2组患者头晕目眩、语言謇涩、半身不遂、患侧麻木、舌苔白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患者头晕目眩、语言謇涩、半身不遂、患侧麻木、舌苔白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 626,P=0. 000)。结论:活血化瘀方联合针灸能改善脑梗后遗症患者脑血管血液流变动力学指标,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37.
陈红亮 《中医学报》2016,(6):910-912
目的:观察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成3组,理筋通督组、传统手法组及安慰剂组。理筋通督组采用理筋通督手法;传统手法组采用传统手法;安慰剂组口服维生素C。结果:理筋通督手法可显著减缓患者基底动脉舒张期最低血流速度(P0.05)。理筋通督组有效率为93.67%,传统手法组有效率为67.5%,安慰剂组有效率为17.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筋通督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理筋通督手法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8.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