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81篇
  免费   988篇
  国内免费   1487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98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1531篇
口腔科学   85篇
临床医学   1664篇
内科学   733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535篇
特种医学   1203篇
外科学   6930篇
综合类   2555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90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516篇
  11篇
中国医学   965篇
肿瘤学   916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537篇
  2021年   693篇
  2020年   697篇
  2019年   534篇
  2018年   512篇
  2017年   517篇
  2016年   572篇
  2015年   623篇
  2014年   1265篇
  2013年   1137篇
  2012年   972篇
  2011年   1035篇
  2010年   902篇
  2009年   889篇
  2008年   789篇
  2007年   870篇
  2006年   748篇
  2005年   658篇
  2004年   565篇
  2003年   529篇
  2002年   465篇
  2001年   411篇
  2000年   298篇
  1999年   284篇
  1998年   204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50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91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5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4篇
  197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椎弓根钉系统结合椎间融合治疗严重腰椎滑脱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评价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结合椎间融合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2007年应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结合椎间融合器治疗32例重度(Meyerding分级Ⅲ和Ⅳ度)腰椎滑脱患者,椎间隙Cage植骨。随访时采用Suk标准判断融合情况,并根据神经损害体征、腰部活动功能和对职业的影响等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随访6~36个月,平均22.5个月,优良率90.6%,融合率84.4%,平均腰椎滑脱率由术前的57.3%降低到术后的12.2%。术后并发脑脊液漏2例,暂时性单侧根性疼痛2例,足背皮肤麻木伴轻度的踝关节背屈肌力减弱3例,Cage下沉5例,平均下沉1.1mm。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结合Cage椎间植骨融合器是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的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992.
脊柱形态测量仪(Spinalmouse)测评腰痛患者全脊柱运动能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量化测量脊柱各个椎体椎间角度变化,评估腰痛患者全脊柱运动能力。方法使用脊柱动态测量仪(Spimalmouse)测量34例腰痛患者不同姿势下的脊柱形态,得出量化脊柱各个椎体之间椎间角角度,并摄腰段X线片并测量,所得数据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直立位胸腰椎各个节段之间椎间角度基本符合脊柱生理曲线,前屈时T1-7,没有椎间角度变化差异,T8以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伸时T6-8,T12、L1,L2,3这4个节段椎间角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与X线片对比时,T11~L3的各个椎间角度的结果是与影像学资料测量的角度数据基本一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L3~S1,测量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inalmouse可以直接、方便地测量出胸、腰椎各个椎间角变化,并且存在很好的可靠性、重复性和可信性,是脊柱各个节段运动能力评定的良好工具,且避免了X线辐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对比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与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下腰椎单节段病变的临床优缺点。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2例下腰椎单节段病变患者,男16例,女46例;年龄27~72岁,平均51.6岁。其中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原位复发13例,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症12例,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腰椎退行性滑脱(Ⅰ度)10例。L3,4 5例,L4,5 42例,L5S1 15例。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30例(A组),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并椎间融合器植骨治疗32例(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液量。根据影像资料观察内固定有无松动或断裂、椎间融合器有无移位、椎间融合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5 d和末次随访时病变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以及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的Cobb角。对比两组病例术后72 h腰部切口疼痛程度,并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病例术后切口无感染及皮肤坏死。未出现神经根或马尾损伤,以及下肢神经功能恶化现象。两组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切口引流液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组手术时间少于B组(P<0.05).术后72 h腰部切口VAS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7.5个月。在椎间隙高度方面,两组病例术后5 d与术前相比,均获得良好的恢复,且末次随访时与术后5 d相比,均获得良好的维持。两组病例均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或椎板关节突螺钉松动、移位、断裂,亦未出现椎间融合器移位现象。两组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末次随访时均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操作简单、稳定性可、植骨融合率高、恢复快、临床效果好及并发症少等优点。而且,与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方式相比,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方式操作步骤少,不需要特殊器械,因而,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的前提下,可在部分腰椎单节段病变的固定融合治疗中选择性应用。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固定在胸腰椎手术中的优越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伤椎固定胸腰椎骨折患者27例,男19例,女8例;年龄21~57岁,平均36.3岁。按照Magerl等分型:A2型5例,A3型14例,B1型3例,B2型5例。按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D级6例,E级21例。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X线片及CT,对伤椎椎体压缩百分率、Cobb角、椎管占位等情况进行随访;通过Frankel标准对神经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2~28个月,平均19.6个月。椎体压缩百分率由术前的(46.6±10.5)%恢复至术后的(5.2±3.7)%,末次随访时的(6.7±4.6)%,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Cobb角由术前的(18.3±7.2)°矫正至术后(5.3±5.1)°,末次随访时的(7.1±3.1)°,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管占位率由术前的(30.2±7.2)%恢复至术后的(6.3±4.2)%,末次随访时的(7.2±4.5)%,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例神经功能D级患者恢复至E级。结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结合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置钉容易,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同时复位良好,术后稳定可靠,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经Wiltse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椎椎体结核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2009年5月~2012年2月,收治胸椎结核患者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平均46.1岁;病程平均16个月。单节段受累3例,双节段5例,3个节段4例。术前后凸Cobb角20°±15°。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E级5例,D级4例,C级3例。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为5.9±1.1。均接受一期后路经Wiltse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结果刀口均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15.4个月。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E级10例,D级2例。VAS评分为1.9±1.1。末次随访时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脱出、钛网塌陷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一期后路经Wiltse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椎椎体结核组织损伤小、置钉及前路椎体切除操作简便,可作为胸椎椎体结核手术方式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96.
下腰椎椎间孔形态与椎间盘高度丢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描述下腰椎椎间孔的形态及椎间盘高度丢失时椎间孔形态的变化。方法取正常的成年新鲜尸体下腰椎标本8具(L3~S1),观察标本在不同状态(椎间盘完整和椎间盘破坏)及不同加载条件(0、300、500N)下L4,5 和L5S1椎间孔的形态及其和神经根的解剖关系,测量椎间孔的高度、最大宽度、最小宽度,于X线侧位片上测量椎间盘前、后高度。结果在未加载的自然状态下,椎间孔上大下小,呈倒置的泪滴形,神经根位于椎间孔上部。在椎间盘完整的状态下,加载500N时,椎间孔形态及其与神经根关系的变化不明显。摘除髓核,随着加载量逐渐增大,椎间孔逐渐缩小、变形,神经根被推挤向同位椎弓根的下缘;椎间孔高度、最大宽度和椎间盘前高、后高逐渐减小,与未加载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椎间孔高度与椎间盘后高、前高呈线性相关。结论椎间盘高度丢失与椎间孔形态改变关系密切,椎间孔形态改变增加了神经根卡压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97.
经皮穿刺套管导向器的设计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设计一种经皮穿刺套管导向器,以期提高齿状突螺钉及侧块关节螺钉置入的成功率及置入质量。方法对13具尸体模拟经皮前路C1~2侧块关节螺钉手术内固定,进而应用于临床治疗患者7例。术中均使用经皮穿刺套管导向器,记录手术用时、放射线剂量及影像学评价螺钉位置优良率。回顾性分析上颈椎经皮前路内固定手术32病例,统计上述三项指标。结果13具尸体模拟手术,螺钉植入26枚,手术用时为(50.25±9.07)min,螺钉固定优良率92.31%,放射线量仅为(0.395±0.105)Gycm2。临床患者7例螺钉植入14枚,手术用时35~72min,平均(52.71±9.54)min;固定螺钉位置优良率100%,放射线量仅为(0.411±0.081)Gycm2。未用套管导向器的32例临床病例组,手术用时为(116.72±13.22)min,固定螺钉位置优良率70.31%,放射线量仅为(0.690±0.124)Gycm2。统计使用导向器与未用导向器两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经皮穿刺套管导向器可提高侧块螺钉置入的准确性、减少X线对手术人员的辐射量及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强迫性侧卧位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于我科治疗的因无法耐受俯卧位而采用强迫性侧卧位下行PVP的6例腰椎转移性肿瘤病人,收集统计所有病人的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肿瘤复发情况,评价强迫性侧卧位下PVP治疗腰椎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病人手术时间为16~32 min,平均为(24.4±4.3)min.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为(10.0±2.0)个月.术后所有病人至末次随访均未见肿瘤破坏加重,其中2例病人于术后6~7个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所有病人术前、术后影像学资料完整,均无骨水泥外漏,术中无骨水泥反应,术中、术后无脊髓、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无穿刺部位感染.病人术前VAS评分为(6.6±1.3)分,与术后的(1.9±1.1)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转移性肿瘤病人采用强迫性侧卧位,行PVP手术可有效缓解病人疼痛,取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颈椎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1989年至2006年接受手术治疗的8例颈椎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5例,女3例;年龄34-72岁,平均53.8岁。依据肿瘤的WBB分期,实施次全或全椎体切除术3例,矢状切除术2例,次全或全脊椎切除术2例,颈椎管内脊索瘤囊外摘除术1例。脊柱稳定性重建术中,取自体髂骨植骨5例,钛网内骨水泥填塞前路椎体支撑2例。术后行辅助放疗。结果 患者术后神经根性刺激症状较术前明显缓解或消失,颈髓压迫症状多有1-2个级别以上的改善。术后病理检查均可见典型“Physaliphorous细胞”。随访3~120个月,平均43.5个月。内固定物融合良好,植骨融合率100%。肿瘤局部复发4例,1例死于肿瘤复发后的高位截瘫并发症,全脊椎切除者未见复发迹象。7例未见远处转移,1例颈椎管内脊索瘤者既往有骶骨脊索瘤手术史,故考虑为原发骶骨脊索瘤继发硬膜下转移。结论 颈椎脊索瘤临床相对少见,早期症状不典型,诊断应重视CT和MR检查。全脊椎切除术结合术后局部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00.
节段性不稳定在颈椎病性脊髓病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复习100例颈椎病性脊髓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正常成人49例作为对照,在颈椎侧位及伸、屈位X线片上测量椎管中矢径、椎体中矢径、功能Ⅰ径、功能Ⅱ径,颈伸位时椎体后滑距离,椎体后缘骨刺。将颈椎管中矢径比值小于0.75作为发育性椎管狭窄的判断标准,中矢径比值小于0.75为椎管狭窄组(A组),其余为非狭窄组(B组),将正常成人组定为C组。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用JOA法对脊髓病患者(A、B组)的颈脊髓功能做出评估。结果显示:A、B组中节段性不稳定(segmentalinstability,SI)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但不稳定程度(颈椎后滑)无明显差异。脊髓病损程度A组重于B组,在A组中与滑移程度正相关。A组功能Ⅰ径<Ⅱ径,B组功能Ⅰ径>Ⅱ径,提示节段性不稳定合并发育性椎管狭窄时具有致病作用。颈伸位时椎体后滑使功能Ⅰ径小于12mm为脊髓受压的临界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