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10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通过分析多抗霉素、井冈霉素、甲基托布津、百菌清和多菌灵5种杀菌剂对甘草生长及菌根效应的影响,旨在选出对菌根效应影响最小的杀菌剂,为甘草菌根化栽培提供指导。实验以盆栽甘草为材料,以田间常用浓度灌施不同杀菌剂,处理60 d后测定各处理组的侵染率、侵染密度、生物量指标、光合指标以及有效成分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多菌灵对甘草菌根效应抑制最强,能够显著抑制菌根侵染率,显著抑制甘草的实际光合效率,显著抑制甘草的株高、叶片数、地上鲜重和地下鲜重等生物量指标,对有效成分的含量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多抗霉素对菌根效应的抑制作用最弱,对菌根侵染率、多个甘草生物量指标以及实际光合效率均无显著影响;其他杀菌剂对菌根效应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介于多菌灵和多抗霉素之间。作者认为杀菌剂对菌根效应的抑制程度可能与杀菌剂的种类有关,建议田间在防治病害时尽量选择多抗霉素等生物杀菌剂。  相似文献   
242.
张立军  戴海蓉  杨志军  李芸  张艳霞  马骏 《中草药》2017,48(12):2442-2447
目的建立高乌头炮制前后镇痛抗炎活性部位指纹图谱,从物质基础上揭示高乌头炮制后镇痛抗炎活性增强的原因。方法通过HPLC梯度洗脱分别建立10批不同地区高乌头药材炮制前后三氯甲烷萃取部分的指纹图谱,并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生、制高乌头三氯甲烷活性部位HPLC指纹图谱;在生、制品三氯甲烷活性部位图谱中分别标出3个共有峰、15个共有峰,制品新增12个峰,其中1、2、7号峰增加特别明显,占新增峰面积的72.3%~84.5%;同时对生、制品三氯甲烷部分2个共有成分(高乌甲素、冉乌头碱)进行定量测定,炮制后其量均降低,冉乌头碱量降低至原来的1/3。结论该方法重现性好、特征性强,可用于高乌头生、制品镇痛抗炎活性部位的质量评价,为阐明高乌头炮制前后物质基础变化及炮制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43.
目的 通过整合分析甘草抗炎活性与性状特征数据,研究感官评价的科学性。方法 基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细胞模型,建立甘草的抗炎生物效价测定方法,根据测定生物效价将采集的甘草样品分级。通过电子鼻、色彩色差仪等采集不同等级甘草样品的性状信息,通过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分析不同等级甘草的差异性,并进一步考察性状特征与甘草抗炎活性的关联性。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甘草提取物对尼日利亚菌素诱导的小鼠原代骨髓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的激活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根据甘草的抗炎生物效价,可将10批次甘草分为两个等级,一等甘草的生物效价为5.949~11.418 U·mg–1,二等甘草的生物效价为1.575~1.887 U·mg–1;PCA结果显示,两等级甘草可以聚成两类;OPLS-DA结果显示,R2X=0.534,R2Y=0.863,Q2=0.75,模型的拟合能力较好,预测能力较强,并且发现色度值b*和断面直径(2R)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ariable important inprojection,VIP)分别为1.542 94、1.260 11,均大于1,两者可能是导致两等级甘草药效差异的关键参数,经过实测值比较,两等级甘草在b*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研究表明,甘草的b*与甘草抗炎活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是其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也佐证了甘草传统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44.
245.
目的:制备甘草总皂苷,同时探讨甘草总皂苷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和DL-乙硫氨酸致急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大孔树脂法,富集甘草总皂苷部位。以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和DL-乙硫氨酸致急性脂肪肝模型,考察甘草总皂苷部位对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的影响,同时考察其对DL-乙硫氨酸致急性脂肪肝模型肝组织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结果:采用HPD400型大孔树脂,30%乙醇除杂,50%乙醇洗脱可得到总皂苷含量50%以上的甘草总皂苷部位。对四氯化碳致急性肝损伤模型,甘草总皂苷可显著降低CCl4导致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升高;对DL-乙硫氨酸致急性脂肪肝模型,模型组与各治疗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模型组小鼠肝组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治疗后又明显降低。结论:甘草总皂苷对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和DL-乙硫氨酸致小鼠急性脂肪肝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6.
止泻灵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向阳 《安徽医药》2007,11(7):614-615
目的 制定止泻灵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采用薄层色谱法能够检出甘草;含量测定橙皮苷的线性范围为0.35~7.0μg,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2%;RSD=0.95(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47.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补气益中,有清热解毒,去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为临床最常用药物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甘草及其功效使其更合理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48.
Licorice is known as “Gan-Cao”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belonging to the genus Glycyrrhiza (Family: Fabaceae/Leguminosae). It has a long medicinal history and wide applications in China. Polysaccharides of licorice (LPs) are one of the key bioactive components. As herbal polysaccharides attracted increasing interest in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their extraction, isolation, 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medicinal application have been explored extensively. It is worth heeding that the method of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effects LPs, apart from specie and origin specificity. This review evaluates the method of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and demonstrates its performance in gaining specific composition and its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which might lead the readers to a fresh horizon for developing advanced treatment strategies. It is recently reported that the conformation of LPs plays a vital role as biopolymers, such as selenized modification, microencapsulation, nanocomposite, liposome formulation, drug/hydrogel combinations, biosensor device, and synergistic effect with a vaccine. In addition, LPs showed a good thermodynamics profile, as these properties enable them to interact with additional supramolecular interaction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s or copolymerization. Functional polymers that are responsive to various external stimuli, such as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ignals, are a promising study topic. Thus, LPs are emerging as a new biomaterial that can enhance intended formulation along exerting its inherent medicinal effects. It is hoped that this review will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utilization and further developments of licorice polysaccharides in the vast medium.  相似文献   
249.
[目的]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uality by design,QbD)理念,采用设计空间法优化甘草多糖醇沉工艺。[方法] 将甘草多糖得率、甘草酸包裹率、甘草苷包裹率3个指标作为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s),利用多因素显著实验(Plackett-Burman Design,PBD)对醇料比、静置时间、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加醇方式、加醇速度6个工艺参数进行设计,运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建立了关键质量属性与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s,CPPs)的数学模型。最后运用Design Expert12.0构建甘草多糖醇沉工艺的设计空间,并通过蒙特卡罗法(Monte Carlo,MC)验证设计空间的准确度。[结果] 通过PBD筛选出醇料比、搅拌时间、加醇速度3个CPPs,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模型P值均小于0.05,失拟值均大于0.05,可以较好地描述 CQAs 和 CPPs 之间的关系,设计空间的准确度为99%~100%。[结论] 研究基于 QbD 理念及设计空间法确定了醇沉工艺的最佳条件,有利于保证甘草多糖产品质量可控,为甘草多糖醇沉工艺优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50.
以建立高品质甘草林下规范化生态种植技术体系为指导,探索甘草林下生态种植的技术体系核心问题与关键技术,并进一步探讨了甘草产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实地调研对甘草生态种植的问题与现状进行归纳整理,对不同产地甘草种子种苗进行质量评价,对甘草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在传统大田种植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与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国甘1号”“蒙种2代”和新疆北屯的甘草可作为科尔沁地区的优质种源。推进甘草种植过程机械化可缓解甘草规模化产业生产劳动力缺乏,提升产地加工水平。在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处理下,甘草适宜种植密度为20~25 cm,适宜底肥为有机肥,可追施一定量的钾肥和磷肥。甘草林下规范化生态种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甘草种植侵占农田、与退耕还林政策冲突等问题,是甘草增产增效的有效手段。同时,推动甘草产地初加工的发展,对打造甘草产业生态化、信息化和品牌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