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88篇
  免费   811篇
  国内免费   378篇
耳鼻咽喉   72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1476篇
口腔科学   492篇
临床医学   1310篇
内科学   243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290篇
特种医学   1143篇
外科学   9859篇
综合类   4038篇
预防医学   577篇
眼科学   302篇
药学   1329篇
  26篇
中国医学   463篇
肿瘤学   116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584篇
  2020年   671篇
  2019年   437篇
  2018年   361篇
  2017年   590篇
  2016年   696篇
  2015年   629篇
  2014年   1456篇
  2013年   1448篇
  2012年   1516篇
  2011年   1691篇
  2010年   1399篇
  2009年   1362篇
  2008年   1216篇
  2007年   1261篇
  2006年   1109篇
  2005年   1017篇
  2004年   879篇
  2003年   613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392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227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39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12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徐永金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38-39,42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9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依据Harris评分对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骨折恢复情况进行判定。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8.6±3.3)d,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5.4±4.5)d,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髓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良好,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手术风险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15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79例和对照组78例,观察组给予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0%,对照组为80.7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效果确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患者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肩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刘焯敏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7):159-160,163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Ⅲ、Ⅳ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Ⅲ、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采用Mazur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Ⅲ度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Ⅳ度踝关节骨折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Ⅲ度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好,对Ⅳ度踝关节骨折无明显优势,建议Ⅳ度骨折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比较空心螺钉内固定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移位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4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21例患者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治为空心螺钉组,22例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为钢板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螺钉内固定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移位肱骨大结节骨折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在临床工作中应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8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配合中药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骨折愈合,且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比较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的64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32例。A组选择髓内钉内固定治疗,B组选择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手术时间为(93±24)min,B组的手术时间(84±12)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0,P=0.067)。 A组的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4.38%,B组的术后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0.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字2=0.57,P=0.45)。A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8.6±4.2)周,B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为(20.6±4.6)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2,P=0.079)。 A组的畸形愈合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延迟愈合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钉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效果相当,术式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6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钢板固定,实验组采用微创下内固定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恢复情况、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以及平均可负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Harris评分优秀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下内固定术治疗上肢骨折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愈合,利于患者术后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外联合固定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诊治的46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外联合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肘关节屈曲度、前臂旋转度显著大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肘关节屈曲度、前臂旋转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优良率及Mayo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外联合固定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有效方法,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57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PFNA组28例和DHS组29例。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优良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FNA组的手术时间、负重时间均短于DHS组,术中出血量少于DHS组(P<0.05)。对于稳定型骨折,两组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稳定型骨折,PFNA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DHS均为治疗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可行方法,但PFNA较DHS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的优势,尤其是对于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上外科医生应根据骨折类型和患者的特点来谨慎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比较髓内固定系统与钉板固定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10月本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7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PFN组和DHS组,每组37例,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程度和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与DHS组患者相比,PFN组的优良率明显提高,可达97.30%,手术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固定系统对于股骨粗隆的治疗效果优于钉板固定系统,但两者远期效果的比较则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