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87篇
  免费   1152篇
  国内免费   654篇
耳鼻咽喉   109篇
儿科学   468篇
妇产科学   881篇
基础医学   835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3260篇
内科学   2563篇
皮肤病学   55篇
神经病学   4434篇
特种医学   100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563篇
综合类   584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1206篇
眼科学   545篇
药学   3014篇
  44篇
中国医学   1107篇
肿瘤学   12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503篇
  2021年   816篇
  2020年   722篇
  2019年   623篇
  2018年   600篇
  2017年   739篇
  2016年   859篇
  2015年   909篇
  2014年   1832篇
  2013年   1805篇
  2012年   1708篇
  2011年   1782篇
  2010年   1573篇
  2009年   1409篇
  2008年   1256篇
  2007年   1305篇
  2006年   1244篇
  2005年   1096篇
  2004年   862篇
  2003年   718篇
  2002年   585篇
  2001年   514篇
  2000年   430篇
  1999年   364篇
  1998年   259篇
  1997年   282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294篇
  1994年   182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35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89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90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91篇
  1985年   95篇
  1984年   83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73篇
  1981年   76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27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脑出血患者血清胃泌素水平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水平与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之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测定脑出血病人发病后24小时内及恢复期血清胃泌素水平,并与正常人作对照.所获数据用t检验.结果脑出血病人发病后24小时血清胃泌素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者升高更显著,恢复期病人血清胃泌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胃泌素在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2.
103.
观察了172例脑卒中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的变化,发现ACTH、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脑出血组高于脑梗塞组;病情轻重与ACTH、皮质醇的变化明显相关。治疗前后ACTH、皮质醇水平明显不同,治疗后明显降低(P<0.01)。说明治疗后可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04.
报告3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施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结合术前病情分级、血肿类型、血肿量、中线结构移位程度等,对手术治疗的适应症选择、手术方式及入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等作了讨论。提出了手术治疗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5.
局部亚低温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冰帽加双侧颈动脉区冰敷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和探讨最佳治疗时机。方法 17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 8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亚低温治疗 ;治疗组中 46例在发病 3小时内治疗 ,41例在发病 3小时后治疗。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以及治疗组中发病 3小时内与发病 3小时后两组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结果亚低温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 ,神经功能改善 (P <0 0 5 ) ,生存率及恢复良好率提高 (P <0 0 5 )。发病 3小时内开始治疗者优于 3小时后开始者 (P <0 0 5 )。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有效减轻急性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缺损 ,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最佳治疗时机在发病 3小时以内。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寻防治药流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有效、低毒新药,为进一步推广此法扫清障碍。方法:将符合诊断和入选标准的药流后阴道不规则出血、并自愿参予本课题临床试验的178例受试者分为3组,即:清宫止血颗粒治疗组(66例)、益母草对照组(59例)和空白对照组(53例),在严密观察和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试验。前2组在接受药流后分别服用清宫止血颗粒、益母草冲剂治疗,空白对照组则不服用任何药物,观察其自然恢复过程。结果:清宫颗粒组受试者其出血时间短于其余2组(P<0.0l或P<0.05);其出血量少于其余2组(P<0.0l或P<0.05);其完全流产率高于其余2组(P<0.0l或P<0.05);其月经恢复时间短于其余2组(P<0.0l或P<0.05)。结论:清宫止血颗粒对药流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其疗效优于益母草冲剂。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大鼠创伤性脑内出血(TICH)中红细胞对脑含水量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表达的影响,并分析二者的关系,以探讨红细胞在TICH后脑水肿形成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创伤性脑损伤组(TBI组),TBI加注全血组(WB组),TBI加注溶解红细胞组(LRBC组)和TBI加注压积红细胞组(PRBC组),每组30只。4组均采用自由落体打击法造成大鼠脑外伤。后3组借助立体定向仪分别向伤区脑皮质内注射全血、溶解红细胞或压积红细胞,造成TICH模型。每组于伤后1、3、5d分别处死10只大鼠,5只测伤区脑组织含水量,5只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O-1的表达。结果4组组内比较:TBI、WB和PRBC3组第3d的脑含水量最高(分别为82.85%±0.60%,85.00%±1.12%,84.93%±1.21%),LRBC组第1d的含水量最高(84.44%±0.85%;4组间比较,1d时LRBC组含水量最高,3d时WB和PRBC组含水量最高。在WB、PRBC和LRBC组,HO-1阳性表达的强弱与脑含水量的高低变化相一致。结论红细胞在TICH后迟发性脑水肿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其机制涉及红细胞的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方法;对1998年5月至2003年5月因难产、窒息、早产的新生儿进行头颅CT检查。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SAH)62例;脑实质出血(ICH)5例;硬膜下出血(SDH)15例;脑室内出血5例;混合型出血12例。结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颅内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9.
侧脑室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分析治疗脑室出血侧脑室引流术后感染发生率,探讨预防感染的方法及措施。方法 根据留管时间将患者分为甲、乙两组,按单侧引流及双侧引流分为A、B组,术后观察插管部位的感染发生情况,同时定期做血培养监测。结果 甲、乙组之间,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A、B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留管1~2周时间是安全的,超过2周,感染率上升,双侧引流术后感染率高于单侧引流者,此外,患者的全身状况及免疫力也与感染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治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 (perimenopausaluterinebleeding ,PMUB)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PMUB 138例用宫腔镜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 :138例中子宫内膜息肉 5 5例 ,子宫颈息肉 2 9例 ,粘膜下子宫肌瘤 4 0例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6例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3例 ,子宫内膜癌 1例 ,正常子宫内膜 4例。总体检查阳性率为 97 10 %。术中 1例发生子宫穿孔并发症。术后随访 2 ~12个月 ,随访率为82 6 1%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 10 6例 ,满意率为 92 98%。结论 :用宫腔镜诊断PMUB有相当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可同时治疗良性病变 ,减少不必要的开腹手术 ,是治疗PMUB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