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41.
目的探讨T细胞疫苗(TCV)延长异种移植胎肠存活时间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小鼠游离胎肠移植模型分为供体特异性TCV(WTCV)免疫组、无关异种抗原TCV(LTCV)免疫组和单纯移植组.观察移植物各时相点的存活率,并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移植物内细胞因子mRNA表达,及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WTCV和LTCV免疫组移植物各时相点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单纯移植组,WTCV免疫组又高于LTCV免疫组(P<0.01).WTCV组对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的抑制率高于LTCV组(P<0.01).WTCV免疫后,异种移植物内各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均显著下调,其中以白介素-4(IL-4)mRNA表达下降最为显著(P<0.01).结论(1)供体特异性TCV能延长异种移植物存活时间,其作用具有抗原特异和非特异的双重性;(2)WTCV延长异种移植物存活时间的作用可能与诱导移植物免疫耐受以及移植物内Th2细胞功能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342.
非协调性异种肝移植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豚鼠至大鼠异种肝移植的动物模型 。方法:利用血管套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了23例豚鼠至大鼠肝移植。观察存活时间、谷丙转氨酶(ALT)和移植肝病理变化、荧光染色 。结果:移植大鼠存活时间平均为135.10±46.12分钟,肝细胞发生弥漫性水样变性,IgG和IgM沉积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肝血窦 。结论:豚鼠至大鼠异种移植模型存活时间有限,移植肝发生了超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343.
目的探讨异种(猪)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早期覆盖封闭大面积浅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0年至2005年入院的大面积浅Ⅱ度、深Ⅱ度偏浅烧伤患者60例,其中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实验组在受伤后6h内在静脉全麻下行创面清创+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一次覆盖封闭创面,一次包扎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清创后,聚维酮碘软膏外敷包扎治疗。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一般情况观察、不同烧伤深度的愈合时间比较以及创面愈合质量比较;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30例创面全部顺利愈合,浅Ⅱ度烧伤创面(6.0±1.2)d愈合,深Ⅱ度偏浅创面(12.0±2.7)d愈合,创面愈合后色素沉着,瘢痕少,仅有1例有轻微瘢痕增生。患者病情平稳,疼痛少,生活质量提高,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对照组30例创面浅Ⅱ度(10.0±2.3)d愈合,深Ⅱ度偏浅创面(17.0±3.6)d愈合,其中深Ⅱ度偏浅创面愈合后有1例轻微瘢痕增生,4例严重瘢痕增生。结论脱细胞(猪)真皮基质敷料早期一次包扎治疗大面积浅度烧伤创面,方法可行,创面愈合快,最大限度保留创面再生能力,给创面愈合提供了良好的内环境。同时患者病情平稳,疼痛轻,瘢痕少,提高了生活质量,这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4.
脱蛋白牛松质复合骨在脊柱后外侧融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观察脱蛋折牛松质复合骨和自体髂骨移植融合脊柱后外侧疗效。方法 随机分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9例,治疗组接受脱蛋白牛松质量复合自体红骨髓治疗,对照组接受自体松质治疗。结果 随访20个月,两组脊柱后外侧部的融合率及各种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治疗组(P<0.05),且供骨部有30%左右出现疼痛并有1例感染。结论 应用脱蛋白牛松质骨复合自体红骨髓移植融合脊柱后外侧部,其疗效、安全性和自体骨移植相同,且能减少手术时间和取髂骨后所产生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45.
目的 探讨应用异种猪小肠黏膜下层无细胞基质补片进行尿道缺损修复的可行性方法.方法 小肠黏膜下层无细胞基质(SIS)取自健康处死的猪,经过组织学处理,并经HE及Masson's染色分析后,用于兔尿道缺损的修复治疗.12只成年雄性新西兰白兔建立尿道部分缺损模型;分2组各6只,一组应用SIS进行修复治疗,另一组单纯缝合作对照;术后4和12周各组分别处死3只,对再生的尿道组织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术后12周行逆行尿道造影用于评价尿道的开放功能.结果 治疗组术后4周可见尿路上皮自吻合口两侧迁入并完全覆盖尿道内腔,基质中可见少量新生血管和平滑肌细胞,基质和吻合口部位可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术后12周.再生组织与尿道形态几乎无异,尿道造影显示无明显尿道狭窄.而对照组均出现尿道狭窄.结论 猪小肠黏膜下层对于兔尿道损伤的修复是一种有用的材料,该基质制作简单,在尿道的结构和功能重建方面具有良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346.
目的利用不同种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体外扩增获得表型和功能稳定的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方法免疫磁珠法(MACS)分离Balb/c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利用与调节性T细胞同基因或异基因成熟DC、未成熟DC和调节性DC刺激其扩增,流式细胞术测定其纯度和表型。以CD4+CD25-T细胞作为反应细胞,验证扩增前后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结果MACS分离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纯度达到(95.38±1.82)%,同基因和异基因DC都能有效刺激Treg细胞体外扩增,其中同基因成熟DC扩增效果最为明显。而且同基因成熟DC扩增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纯度达到(94.16±1.88)%,而且高表达Foxp3分子。当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效应T细胞比例为1∶1时,能够有效的抑制效应T细胞的增殖,而且,同基因成熟DC扩增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效果比新分离的Treg效果更好。结论同基因成熟DC能够体外扩增表型和功能稳定的Treg细胞。  相似文献   
347.
348.
卵巢癌是致死率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至今其复发转移机制不明,预后未获改善。构建理想的临床前模型有助于开展肿瘤复发转移相关机制的研究。人源性异体移植模型的出现,提供了一种高保真性的研究用临床前模型,目前已初步应用于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相关研究,取得了良好实验结果。在卵巢癌方面,该模型的研究刚刚起步。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检索发现,该模型可以较好地复制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点,保留原发肿瘤的异质性。但是,在应用中仍存在一定问题亟需解决,如成瘤率不一致、组织来源有限以及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标准等问题。现就其研究及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49.
Bats are known reservoirs of viral zoonoses. We report genet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bat rotavirus (Bat/KE4852/07) detected in the feces of a straw-colored fruit bat (Eidolon helvum). Six bat rotavirus genes (viral protein [VP] 2, VP6, VP7, nonstructural protein [NSP] 2, NSP3, and NSP5) shared ancestry with other mammalian rotaviruses but were distantly related. The VP4 gene was nearly identical to that of human P[6] rotavirus strains, and the NSP4 gene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ose of previously described mammalian rotaviruses, including human strains. Analysis of partial sequence of the VP1 gene indicated that it was distinct from cognate genes of other rotaviruses. No sequences were obtained for the VP3 and NSP1 genes of the bat rotavirus. This rotavirus was designated G25-P[6]-I15-R8(provisional)-C8-Mx-Ax-N8-T11-E2-H10. Results suggest that several reassortment events have occurred between human, animal, and bat rotaviruses. Several additional rotavirus strains were detected in bats.  相似文献   
350.
目的: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异种角膜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角膜组织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变化。方法:取正常兔角膜、腋窝淋巴结组织;鸵鸟-兔异种角膜移植术后1,2wk角膜组织,经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脱蜡复水,胃酶消化法进行抗原修复,用鼠抗兔CD4,CD8单克隆抗体及荧光标记的羊抗鼠IgG进行免疫组化测定,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组织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结果:鸵鸟-兔异种角膜移植后1wk角膜组织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为阴性,2wk时T淋巴细胞CD4呈强阳性表达,CD8呈阴性表达。结论: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动物异种角膜移植术后不同时间点局部角膜组织中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为异种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机制研究及术后药物筛选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