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01篇
综合类   99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通过显微注射法产生用于异种移植研究的表达人CD5 9蛋白的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 实验中利用OMT作为目的基因hCD5 9cDNA的启动子 ,CMV作为报告基因GFP的启动子 ,构建重组质粒 pGOC。通过显微注射法 ,把CMV GFP OMT CD5 9基因片断注射入昆明白小鼠受精卵。结果 产生出 86只F0 代转基因小鼠。鼠尾基因组DNA经PCR法检测 ,12只阳性 ,进一步用Southernblot法检测 1只阳性。结论 通过显微注射法 ,外源基因hCD5 9cDNA在小鼠基因组中得到整合 ,产生出了阳性转人CD5 9蛋白基因小鼠 ,可用于进一步异种移植研究  相似文献   
32.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明确微囊化胰岛是否具有免疫隔离作用。方法 SD大鼠胰腺原位消化 ,Ficoll间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分离胰岛 ,气流吹喷制作海藻酸钠 /聚赖氨酸 /海藻酸钠(APA)微囊化大鼠胰岛 ,比较微囊化与未微囊化胰岛的胰岛素释放试验 ;将微囊化 (实验组 )与未微囊化 (对照组 )大鼠胰岛植入链脲佐菌素 (STZ)诱导的I型糖尿病小鼠中 ,作两组间血糖正常持续时间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胰岛素释放试验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实验组血糖正常持续时间为 2 3~ 6 5d(平均 48d) ,对照组为 3~ 6d(平均 5d) ,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已排斥的实验组小鼠腹腔灌洗发现部分微囊化胰岛存活 ,部分已坏死 ,但微囊膜皆完整 ,囊壁无纤维化。结论 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 ,可使胰岛移植物存活时间明显延长。同时推测微囊内移植物死亡与细胞因子、自由基作用或营养不足等有关。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揭示人单核细胞共刺激分子在异种免疫反应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从猪的主动脉分离血管内皮细胞(PEC)并培养扩增;从人单个核细胞(PBMC)中纯化CD4+T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建立PEC和人PBMC混合培养体系,培养后收集细胞,然后加入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14+单核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情况.为了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阻断共刺激分子对PEC免疫反应的作用,在PEC和人PBMC混合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抗CD154、CD80和CD86单克隆抗体.在培养的最后24 h加入同位素,于培养结束后收集细胞并经同位素计数仪进行检测.纯化的单核细胞经PEC刺激后与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来研究这些单核细胞诱导CD4+T淋巴细胞的增殖以及阻断共刺激分子的作用.结果 PEC和人PBMC混合培养后可检测到PBMC对异种PEC的高度免疫增殖反应;流式细胞术检测到PBMC中的CD14+单核细胞表面无CD40和CD80的表达,但表达CD86,经PEC刺激后,CD14+单核细胞膜表面显著上调CD40和CD80蛋白分子的表达,CD86表达上调.与未经刺激的单核细胞相比较,经PEC刺激后的单核细胞和CD4+T淋巴细胞共培养后可诱导CD4+T淋巴细胞明显增殖,抗人CD154、CD80、CD86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断CD4+T淋巴细胞对PEC的增殖反应.结论 人CD14+单核细胞在异种免疫反应过程的间接抗原提呈和共刺激信号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上调其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与CD4+T淋巴细胞共刺激分子CD154和CD28相互作用形成第二信号,并诱导CD4+T淋巴细胞对PEC的增殖反应;阻断共刺激分子可抑制异种细胞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猪到猕猴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时的免疫学及病理学变化。方法采用猪到猕猴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检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者的血液中补体、天然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并对移植心脏进行免疫组化(测定C3、C4、C5b9、IgG及IgM的沉积)及病理学分析。结果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清补体C3、C4的含量、总补体活性及抗猪内皮细胞天然抗体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CD4 /CD8 T淋巴细胞的比率也有所下降;移植心脏中均有补体C3、C4、C5b9的沉积,IgG及IgM也均有沉积,但IgG和IgM沉积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改变主要为心肌间质弥漫性出血、水肿,毛细血管内普遍淤血。结论补体通过经典途径激活参与猪到猕猴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超急性排斥反应时受者血中天然抗体水平明显下降;CD4 T淋巴细胞可能参与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过程并有所消耗;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的移植物突出病理表现为间质出血。  相似文献   
35.
There is very limited knowledge about the antibody response against tumor-expressed antigens in lung cancer. To arrive at a more complete picture of lung cancer antigens, we generated 2 cDNA libraries from squamous cell lung carcinoma and isolated 15 immunogenic antigens using autologous sera. Among the antigens most frequently identified were the lymphoid blast crisis oncogene (LBC), an unknown hypothetical protein and the p53-binding protein (TP53 BP), which have already been associated with tumor development. Of the immunogenic antigens, 6 map to chromosomes that are frequently altered in squamous cell lung carcinoma. SEREX database analysis showed that 7 of the identified immunogenic antigens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the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in other human tumors. Screening with heterologous sera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rcinoma identified 4 antigens, including human protein kinase C and TP53 BP, which have also been found by autologous screening. Only 1 of the 15 identified antigens reacted with any of the 36 control sera, which were taken from individuals without known disease. Sera from adenocarcinoma and large cell carcinoma of the lung were not reactive for the antigens. In summary, using 2 newly established cDNA libraries, we isolated 15 novel antigens, which were subsequently evaluated for the frequency of their corresponding antibodies in autologous, normal and heterologous sera; their chromosomal localization; and their correlation with survival after surgery.  相似文献   
36.
成人睾丸组织在裸鼠体内的存活情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成人睾丸组织为供体,免疫缺陷小鼠为受体,研究成人睾丸组织中生精细胞异种移植后的存活及变化情况。方法将成人正常睾丸组织植入去势裸鼠背部,于移植后110d取出移植物,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在一例移植前显示非正常生精上皮结构标本的移植物中,大多数生精小管中只含有Sertoli细胞,而另一例移植前显示出正常生精上皮结构的标本,在移植到裸鼠背部110d后,仍然观察到圆形和长形精子细胞存在。结论将成人睾丸组织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110d后仍观察到有生精细胞的存活。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建立可移植于裸鼠的、潜伏期短、高致瘤性的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MOL T- 4细胞株。 方法 初代移植后 ,通过单纯体内传代法进行皮下埋块和体内、体外交叉传代法进行体外传代培养后移植 ,并对移植瘤的生长、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细胞表面抗原表达、染色体核型等进行观察和检测。 结果 体内、体外交叉传代法进行体外传代培养 2 0代后的 MOL T- 4细胞裸鼠移植瘤平均潜伏期为 (2 1 .2 0± 1 .1 0 ) d,致瘤率 1 0 0 %。移植瘤的生长曲线呈“S”型 ;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和表面抗原表达特点符合 MOL T- 4细胞特点 ,染色体核型属人类染色体。 结论 通过体内、体外交叉传代法进行体外传代培养 2 0代后的 MOL T- 4细胞能成为潜伏期短、高致瘤性的细胞株 ,此法较单纯体内传代法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38.
同种异体与异种骨移植免疫反应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分析同种异体与异种骨移植后的免疫反应,观察IL-4和IL-10对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取C57BL/6小鼠和新西兰兔作为同种异体和异种骨供体,分别制成新鲜骨和冻干骨。于股后肌袋内分别植入新鲜同种异体、新鲜异种、新鲜异种(给予IL-4和IL-10治疗)、冻干同种异体及冻干异种骨。结果在植入新鲜骨的各组中,新鲜异种组早期细胞刺激反应较新鲜同种组强(P< 0.05)。1周时新鲜异种组CD4 T细胞亚群和CD4/CD8比值与新鲜同种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2周时明显低于新鲜同种组。细胞因子检测显示,新鲜异种组的IL-2分泌较新鲜同种组多(P< 0.05),而且IFN-γ分泌少,IL-4分泌多(P<0.05)。组织学检查发现,新鲜异种组细胞浸润多,且以单核、巨噬细胞为主。与新鲜异种组相比,用IL-4和IL-10治疗后明显抑制了骨抗原二次刺激引起的细胞增殖(P<0.01);早期IFN-γ分泌增加,2周时IFN-γ和IL-4分泌均明显减少(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注射IL-4和IL-10后植骨处局部炎细胞浸润减少,诱导成骨增多。而在植入冻干骨的各组中,冻干异种组的细胞刺激反应始终比冻干同种组强(P<0.05),而且其CD4 和CD8 T细胞亚群及IL-2分泌均高于同种异体组(P<0.05)。结论新鲜异种骨移植早期排斥反应强、后期弱,早期以Th2反应为主,而同种异体骨移植免疫排斥以Th1反  相似文献   
39.
Song N  Ni QX  Zhang QH  Shi CQ  Rui XH  Shi LB  Shi W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4):1674-1678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化酶1(HO1)在异种肝移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豚鼠对大鼠肝移植模型,实验动物分为3组,每组10对鼠。A组供体鼠术前24h腹腔注射5ml/kg生理盐水作为对照;B组供体术前24h腹腔注射HO1诱导剂钴原卟啉(CoPP),C组供体注射CoPP的同时给予HO1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每组受体均接受眼镜蛇毒因子(CVF)。分别以RTPCR和western印迹法观察HO1mRNA及蛋白表达。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法(EMSA)检测移植肝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免疫组化观察E选择素表达,来评价HO1对内皮细胞活化的抑制作用。并比较各组受体鼠存活时间。结果各组均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CoPP预处理可以诱导HO1mRNA和蛋白过度表达,进而显著抑制移植肝内NFκB的活化和内皮细胞E选择素表达;B组与(0.112±0.039)A组(0.211±0.030)、C组(0.283±0.07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1过度表达组与其它组相比,移植肝内皮细胞肿胀减轻,浸润细胞数减少,肝脏功能改善,而且受体鼠存活时间显著延长;B组(15.5h±3.8h)比A组(7.3h±2.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种保护效应可被同时给予HO1抑制剂ZnPP所取消;B组比C组(6.7h±2.9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O1通过抑制内皮细胞活化,延缓异种移植肝排斥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人α半乳糖苷酶和人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在NIH3T3细胞上协同性地抑制Gal抗原表位的表达和相关异种反应性。方法:流式细胞术比较G抗原、H抗原和人天然抗体(IgG和IgM)的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检测G抗原糖蛋白的表达,四唑盐(MTT)比色试验检测NIH3T3细胞在人血清介导的裂解作用下的活力。结果:转染人α半乳糖苷酶和人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的NIH3T3细胞中G抗原的表达及其与人天然抗体(IgG和IgM)的结合能力都显著下降,其抗人血清介导的细胞裂解反应能力有效提高。结论:人α半乳糖苷酶和α1,2岩藻糖基转移酶能够相互协同抑制Gal抗原表位表达和相关异种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