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672篇
  免费   15148篇
  国内免费   7832篇
耳鼻咽喉   2286篇
儿科学   3805篇
妇产科学   1817篇
基础医学   30723篇
口腔科学   5329篇
临床医学   12884篇
内科学   22707篇
皮肤病学   4431篇
神经病学   9449篇
特种医学   36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8篇
外科学   14545篇
综合类   25659篇
现状与发展   48篇
预防医学   4589篇
眼科学   3498篇
药学   12833篇
  29篇
中国医学   5034篇
肿瘤学   27187篇
  2024年   363篇
  2023年   2435篇
  2022年   4256篇
  2021年   6049篇
  2020年   5352篇
  2019年   5191篇
  2018年   5378篇
  2017年   5683篇
  2016年   5956篇
  2015年   6800篇
  2014年   9830篇
  2013年   10871篇
  2012年   9418篇
  2011年   10581篇
  2010年   8794篇
  2009年   8428篇
  2008年   8882篇
  2007年   9090篇
  2006年   8256篇
  2005年   7588篇
  2004年   6735篇
  2003年   5829篇
  2002年   4797篇
  2001年   4109篇
  2000年   3397篇
  1999年   3064篇
  1998年   2902篇
  1997年   2649篇
  1996年   2376篇
  1995年   2072篇
  1994年   1828篇
  1993年   1523篇
  1992年   1231篇
  1991年   1164篇
  1990年   896篇
  1989年   840篇
  1988年   788篇
  1987年   626篇
  1986年   585篇
  1985年   774篇
  1984年   688篇
  1983年   483篇
  1982年   507篇
  1981年   404篇
  1980年   340篇
  1979年   253篇
  1978年   178篇
  1977年   138篇
  1976年   103篇
  1975年   3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研究其与该肿毒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3例膀胱TCC和12例正常膀胱cyclinD1组织的表达。结果:cyclinD1阳性表达率膀胱TCC组为54.54%,对照组无表达(P=0.001),临床分期T0-T1为76.19%,T2-T1为16.67%,肿瘤分级G1为81.25%,G2为40.00%,G3为14.28%,随着肿瘤分期分级上升,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P=0.001,P=0.001),但与肿瘤的复发性差异无显著性(P=0.183),结论:cyclinD1在膀胱TCC形成的早期起重要的作用。在评估膀胱TCC的生物学行为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92.
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研究血瘀证与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关系,观察不同复方(活血化瘀复方、益气活血复方、理气活血复方)对血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研究对象,给予高胆固醇和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血瘀证动物模型,分为6组,观察组分别给予硝苯地平、活血化瘀复方、益气活血复方、理气活血复方。下腔静脉取血,测血清钙、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Fura-2/Am标记,荧光测定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结果:①造模组与对照比较,血清钙明显升高(P<0.05)。②所有复方均具有钙通道阻断剂样作用,能增加细胞外钙浓度,与造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造模组与对照组比较,胞内游离钙浓度明显升高(P<0.05),益气活血复方能使造模运动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降低,与造模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①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升高,血瘀证的形成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的屏障功能下降有关。②益气活血复方能降低胞内游离钙浓度,具有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普鲁卡因对缺氧心肌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普鲁卡因对心肌细胞缺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原代培养成活48h的大鼠乳鼠心肌细胞分为三组:A组为对照组(氰化钠造成心肌细胞内缺氧模型),B组为Prol组(缺氧+7.4mg/L普鲁卡因),C组为Pro2组(缺氧+14.8mg/L普鲁卡因)。比较三组心肌细胞形态学(倒置相差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的变化及吸光度A值的改变。结果 缺氧12h后,对照组细胞搏动功能变化明显,呈散在细胞搏动,而实验组搏动频率减慢。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学变化逐渐明显,对照组较实验组变化更显著。结论 普鲁卡因对培养心肌细胞缺氧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4.
增殖核抗原和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增殖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和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分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58例大肠癌手术标本PCNA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CNA阳性着色分布于细胞核内,癌组织PNCA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多于正常肠组织,且分化愈差PCNA阳性的癌细胞数量愈多。P53蛋白阳性占51=7%(30/58),但正常大肠组织均呈阴性反应,中,低分化大肠癌P53蛋白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的大肠癌,结论:PCNA阳性细胞数和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CNA阳性标志指数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细胞增殖状态和估计预后的一个可靠参数。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的意义。方法: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免疫组化方法对鼻息肉组织76例和正常鼻腔粘膜组织32例进行定量测定,同时对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定量计数。结果:(1)鼻息肉上皮组织中PCNA阳性细胞表达数明显高于正常鼻腔粘膜(P<0.001),(2)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上皮细胞增殖相关(P<0.05)。结论:上皮细胞增殖活跃在鼻息肉发病机理中占重要地位,而嗜酸性粒细胞的多少与其上皮细胞增殖相关,说明嗜酸性粒细胞与鼻息肉发病过程有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颅脑创伤急性外周血白细胞(PWBC)数及中性粒细胞(PMN)比例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50例颅脑创伤急性期外周血白细胞数及性粒细胞比例,根据病情或预后分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颅脑创伤病情重者较病情轻者PWBC数与PWM比例显著提高(P<0.05,P<0.001);恢复不良组及死亡组与恢复良好组相比,PWBC数显著增高(P<0.05,P<0.01)。结论 临床监测PWBC数及PMN比例可作为颅脑创伤患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估计的一项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97.
1目的 探求多发性骨髓瘤骨髓细胞学特性与预后的关系。 2方法 回顾性调查 ,两个样本均数的 t检验 ,多个样本均数的方差分析 ,二元线性回归分析。 3结果 成浆细胞型 MM与幼浆细胞型 MM比较 ,生存期差异显著 (P<0 .0 5 ) ,而各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间的 MM生存期则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瘤细胞比例的高低与生存期呈直线负相关。 4结论 幼浆细胞型 MM和瘤细胞比例高的 MM预后差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为了研究十全大补汤(SDT)的免疫抑瘤作用.方法以TA2移植性乳腺癌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50%SDT和白开水灌胃,以小鼠的体重、瘤重、及脾内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增殖指数作为观察指标.结果SDT可明显改善荷瘤鼠的一般状况,增强体重,抑制肿瘤的生长,抑瘤率为56.2%,与对照组比较P<0.05,SDT可明显增强脾内T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而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结论SDT可在体内抑制肿瘤的生长,其抑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通过舌癌术前化疗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 )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bcl- 2、Bax表达的研究 ,探讨舌癌的化疗作用机制。 方法 :对舌乳头状瘤、舌癌和舌癌术前化疗标本共 34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酶标链亲和素生物素法 (L SAB)染色并进行光镜下观察。结果:PCNA在舌癌中的表达最强 ,在舌癌术前化疗中的表达明显减弱 (P <0 .0 5 ) ,其与舌乳头状瘤表达相似 (P >0 .0 5 )。 bcl- 2在舌癌术前化疗及舌乳头状瘤中低表达(P >0 .0 5 ) ,舌癌中表达明显增强 (P <0 .0 5 )。Bax在舌癌组和乳头状瘤组中表达有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生长的机制可能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关 ,提示舌癌术前化疗对肿瘤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 (As2 O3 )对人肺癌细胞株 (Spc- A1)诱导凋亡的机制 ,为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和用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 Spc- A1细胞株与不同浓度的 As2 O3 进行作用 ,应用 MTT比色法、流式细胞仪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增殖率、细胞周期率、细胞凋亡率及亚细胞水平变化。结果 :As2 O3 能够抑制 Spc- A1细胞的增殖 ,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Spc- A1细胞凋亡率与药物浓度和时间呈依赖关系。电镜观察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 ,染色质浓缩、核碎裂。结论 :As2 O3 可诱导 Spc- A1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延长 ,线粒体变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