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目的 评价核蛋白转录因子GATA-3和T-bet与吗啡抑制成人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 健康志愿者10名,年龄20 ~ 50岁,体重50 ~ 70 kg,清晨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样20 ml,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采用随机配伍设计,将每份血样分离出的PBMCs随机分为5组(n=10):常规培养组(C组)、刺激剂刺激分化组(P组)、吗啡50 μg/ml组(M组)、吗啡50μg/ml+纳洛酮50 μg/ml组(MN组)、纳洛酮50μg/ml组(N组).刺激剂孵育4h后分别收集细胞和上清液.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细胞亚群比例,计算二者比值(Th1/Th2);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上清液中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IL)-4的浓度;使用凝胶电迁移技术检测淋巴细胞核蛋白转录因子GATA-3和T-bet的活性.结果 与P组比较,M组Th1、Th2细胞亚群比例、Th1/Th2、上清液IFN-γ和IL-4的浓度、GATA-3和T-bet活性降低,MN组Th1细胞亚群比例、Th1/Th2、上清液IFN-γ浓度降低(P <0.05或0.01);与M组比较,MN组Th1、Th2细胞亚群比例、Th1/Th2、上清液IFN-γ和IL-4的浓度、GATA-3和T-bet活性升高(P<0.05或0.01);N组与C组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吗啡通过激活阿片受体抑制Th细胞分化,而这种抑制作用与抑制核蛋白转录因子GATA-3和T-bet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观察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Th17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并研究甲强龙冲击治疗对其影响.方法 应用四色流式细胞仪检测66例MG患者及35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h17细胞和CD4+CD25highT细胞百分率;分析其中18例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与美国MG协会(MGFA)评分相关性;观察8例MG患者甲强龙冲击治疗2周后上述细胞的变化.结果 MG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61%±0.28%与0.94%±0.12%(Z=4.059,P=0.0001);甲强龙治疗前后8例MG患者Th17细胞百分率分别为4.72%±1.21%与1.81%±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5,P=0.0460);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与MGFA评分呈正相关(r=0.5359,P=0.0219).结论 MG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升高,甲强龙冲击治疗可降低其水平,这可能是改善MG患者病情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3.
赵广跃  胡蕴玉  刘建  吕荣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5):518-520,528
目的:通过观察rhBMP2在去势大鼠中的异位诱导成骨效应,探讨rhBMP2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对双侧卵巢切除和单纯行开腹术大鼠双侧股部肌袋植入1.5mg和3mgrhBMP2,于植入后1周、2周和3周取材,行组织学检查,成骨量分析,碱性磷酸酶和钙含量测定。结果:组织学检查发现rhBMP2剂量越大,成骨多,成骨早。实验组较对照组诱导成骨活性增强,表现为成骨量,碱性磷酸酶和钙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在卵巢切除大鼠早期rhBMP2表现较高诱导成骨活性,可能与机体代偿有关。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IL-12 mRNA的表达水平,了解其对乙型肝炎病毒和宿主作用的影响。方法临床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3例正常对照者,采用RT-PCR法扩增IL-12mRNA,以β肌动蛋白(β-actin)的表达作为内参照,比较IL-1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活动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12 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F=11.7,P<0.0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12 mRNA的表达水平与其肝组织病理的炎症程度有关,中、重度炎症者IL-12 P40表达高于轻度炎症者。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病程发展过程中诱导了一个病毒特异性的TH细胞活动,而IL-12是建立宿主免疫反应、控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95.
目的 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直肠癌患者的辅助性T细胞17(T helper cell,Th17)和IL-17的影响,并分析其生存率.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直肠癌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法分为2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8 d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采用ELISA法检测IL-17,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Th17细胞[(11.28±2.42)%比(13.12±3.15)%,t=2.376]和IL-17[(16.58±3.26)ng/ml比(21.84±4.12)ng/ml,t=2.391]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60.9%(39/64)、对照组为43.8%(28/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84,P=0.041);观察组控制率为92.2%(59/64)、对照组为81.3%(52/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71,P=0.047).观察组白细胞减少[37.5%(24/64)比60.9%(39/64),χ2=2.417)]、贫血[35.9%(23/64)比59.3%(38/64),χ2=2.421]、血小板减少[34.4%(22/64)比62.5%(40/64),χ2=2.432]、神经系统毒性[15.6%(10/64)比37.5%(24/64),χ2=2.458]、胃肠道反应[21.9%(14/64)比43.8%(28/64),χ2=2.453]、口腔黏膜炎[28.1%(18/64)比57.8%(37/64),χ2=2.451]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79.7%(51/64)、对照组为60.9%(39/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4,P<0.05).结论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可降低直肠癌患者Th17细胞比例和IL-17表达,提高患者生存率,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检测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T helper cells , Tfh cells)的比例及其表面标志,分析与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 RA)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4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的外周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及血清,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CD4+CXCR5+Tfh细胞(CXCR5, 趋化因子受体, 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的比例及其表面程序性细胞死亡1(programmed death-1, PD-1)、可诱导的协同刺激性因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 ICOS)、CD40配体(CD40 ligand, CD40L)及白介素21受体(interleukin-21 receptor, IL-21R)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B 细胞淋巴瘤-6(B-cell lymphoma 6, Bcl-6)、白介素-21(interleukin-21, IL-21)及IL-21R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ELISA)检测血清中IL-21和B 细胞趋化因子CXC配体13 (B cell-attracting chemokine CXC ligand 13, CXCL13)水平。结果: (1)流式细胞术结果提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A患者组外周血CXCR5+ CD4+Tfh细胞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16.75±3.92 vs. 7.49±1.84,P<0.001);低疾病活动度或缓解组RA外周血CXCR5+ CD4+Tfh细胞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16.62±3.43 vs. 7.49±1.84,P<0.001);中疾病活动度组RA外周血CXCR5+ CD4+Tfh细胞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16.82±3.07 vs. 7.49±1.84, P<0.001);高疾病活动度组RA外周血CXCR5+ CD4+Tfh细胞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16.87±5.50 vs. 7.49±1.84, P<0.001);RA患者外周血ICOS、PD-1、IL-21R在CD4+CXCR5+细胞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 (ICOS+ CXCR5+CD4+细胞, 8.37±4.28 vs. 3.72±1.81, P<0.001; PD-1+ CXCR5+CD4+细胞, 1.57±1.10 vs. 0.24±0.30, P=0.035; IL-21R+ CXCR5+CD4+细胞, 4.60±4.05 vs. 0.20±0.19, P=0.006),而CD40L在CD4+CXCR5+细胞的表达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8±3.71 vs. 0.54±0.34, P=0.135)。(2)RA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IL-21R mRNA升高(5.00±4.94 vs. 0.74±0.55, P<0.001),而转录因子Bcl-6 mRNA [4.54(3.33, 7.23) vs. 5.31(2.81, 7.44), P=0.329]以及IL-21 mRNA [0.72(0.26, 3.45) vs. 0.56(0.27, 3.71) P=0.195]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l-6、IL-21和IL-21R mRNA的表达在不同组RA患者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3)RA患者血清中IL-21、CXCL1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L-21, (200.49±154.56) ng/L vs. (8.21±5.95) ng/L, P<0.001; CXCL13, (43.09±1.28)ng/L vs. (93.72±49.72) ng/L,P<0.001];相关分析显示IL-21、CXCL13浓度与RA疾病活动度正相关(r>0.4),而血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 RF)和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y, anti-CCP)与RA疾病活动度无相关性(r<0.2)。结论: 外周血Tfh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在RA患者中显著升高,说明Tfh细胞可能参与RA的发病机制,阻断Tfh细胞的产生,有望成为治疗RA患者的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单纯疱疹病毒侵入介质配体信号通路LIGHT-HVEM阻断剂LTβR-Fc 融合蛋白对卵清蛋白诱发的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的影响。 方法 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以100 μl生理氯化钠溶液进行刺激)、模型组(将100 μg卵清蛋白溶于100 μl生理氯化钠溶液中进行刺激)以及阻断剂组(在卵清蛋白致敏前24 h将100 μg LTβR-Fc溶于100 μl生理氯化钠溶液作为阻断剂进行刺激),在开始致敏后第0、4、8、12、15、20、23、27、31、34天分别对各组实验小鼠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同时测量记录皮损面积大小,最后于造模结束时行眼眶取血并提取血清,处死各组小鼠,首先分别采用RT-PCR法和ELISA法检测小鼠皮损和脾细胞上清液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4和IL-5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随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内卵清蛋白特异性以及总IgE和IgG1 的表达水平。 结果 LTβR-Fc显著抑制了卵清蛋白诱发的皮炎小鼠模型的炎症反应。与模型组相比,阻断剂组小鼠皮损面积显著减少(P < 0.05),湿疹面积与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降低(P < 0.05)。皮炎小鼠模型组与阻断剂组小鼠皮损处IL-4 mRNA(1.81 ± 0.25比0.88 ± 0.25,P < 0.05)、IL-5 mRNA(1.24 ± 0.26比0.75 ± 0.15,P < 0.05)、IFN-γ mRNA(1.11 ± 0.19 比0.62 ± 0.09,P < 0.05)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细胞上清液中IL-4蛋白(20.12 ± 5.39比9.58 ± 1.44,P < 0.05)、IL-5蛋白[(22.77 ± 4.07) ng/L比(11.37 ± 2.02) ng/L,P < 0.05)]、IFN-γ蛋白[(23 930 ± 44.20) ng/L比(16167 ± 950.40) ng/L,P < 0.05)]水平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经LTβR-Fc处理后,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血清内总IgE和卵清蛋白特异性IgE水平较模型组显著下降,IgG1的表达均显著下调。 结论 融合蛋白LTβR-Fc可通过阻断LIGHT-HVEM信号通路显著缓解卵清蛋白诱发的皮炎小鼠的临床症状,提示LIGHT-HVEM信号通路可作为治疗皮炎(特应性皮炎)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rip n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患者外周血及病灶微环境辅助性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方法选择2012年1—4月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女性TNBC 34例(TNBC组)、非三阴性乳腺癌(NTNBC)39例(NTNBC组)及同期确诊为乳腺良性疾病女性患者27例(对照组),均检测外周血及病灶微环境辅助性T细胞(CD3+、CD4+、CD8+、CD4+/CD8+)和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和CD4+CD25+Foxp3+Treg),并进行比较。结果 TNBC组外周血及病灶微环境CD3+、CD4+水平、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NTNBC及对照组,而CD8+水平则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TNBC组外周血及病灶微环境CD4CD25+Treg及CD4+CD25+Foxp3+Treg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NTNBC组及对照组(P0.05)。结论 TNBC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及病灶微环境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异常表达,其可作为本病免疫学病因诊断及评估疗效的特征性标识,并为今后寻找TNBC免疫治疗途径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99.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黏膜和外周血Th细胞亚型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Th细胞各亚群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中的变化,揭示IBS患者黏膜免疫激活的具体免疫学机制.方法 按照罗马Ⅲ标准收集腹泻型IBS患者27例,部分肠黏膜病理学表现为非特异性炎症,归为IBS-A组共13例,无明显病理学改变者归为IBS组共14例.另将痔疮患者设为对照组16例.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和四色荧光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肠黏膜和外周血中Th1/Th2/Th17比例,Western印迹检测肠黏膜白细胞介素(IL)-4、IL-12、IL-17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外周血IL-4、IL-12、IL-17水平.结果 (1)IBS-A组患者肠黏膜Th17比例[M(Q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0(4.05)比1.25(3.70),P=0.045],而Th1、Th2比例无明显改变;IBS-A组患者肠黏膜和外周血中IL-4、IL-12、IL-17表达以及外周血中Th1、Th2、Th17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IBS组患者肠黏膜和外周血中Th1、Th2和Th17的比例以及IL-4、IL-12和IL-17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腹泻型IBS患者部分存在肠黏膜非特性炎症,提示肠黏膜存在免疫激活,该免疫状态表现为Th细胞向Th17偏移.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Notch通路在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发生、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Notch通路调控肺组织的发生发育,可以决定细胞的分化方向、调控肺泡和肺血管的发育;Notch通路参与T细胞调节,通过改变Th1/Th2平衡,影响Th17、Treg、树突状细胞表达等途径,导致哮喘的发生、发展;Notch通路也通过改变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