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9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6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30篇
内科学   273篇
皮肤病学   59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50篇
外科学   198篇
综合类   386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77篇
  6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2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180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0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对超声检查结果为乳腺实质性结节的声像图与其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以提高乳腺超声检查对结节病理定性的准确率。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乳腺超声检查发现结节并进行手术或穿刺活检的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乳腺超声检查结果与乳腺结节术后或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分析超声检查准确率及误诊率情况。结果在226例患者共256个乳腺结节,超声提示乳腺BI-RADS2~4a类的良性结节206个,分别为乳腺增生结节98个、纤维腺瘤71个、肉芽肿性乳腺炎18个、导管内乳头状瘤12个、叶状肿瘤7个;BI-RADS分类在4b以上(高度怀疑恶性)的结节50个。经手术后病理或穿刺活检病理诊断证实,在超声提示的256个结节中,确诊良性结节有199个(其中乳腺增生结节9个、纤维腺瘤79个、肉芽肿性乳腺炎14个、导管内乳头状瘤10个、良性叶状肿瘤6个);恶性结节57个(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4个、硬癌16个、黏液腺癌6个、髓样癌6个、大汗腺癌3个、恶性叶状肿瘤1个)。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结节定性的符合率分别为96.6%、87.7%。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结节定性的符合率较高,可重复性强且价廉,在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高分辨率CT(HRCT)图像中磨玻璃密度影(GGOs)对评估急性百草枯中毒(acute paraquat poisoning,App)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汉中市3201医院App患者173例,于入院后1d、3d和7d时进行HRCT检查,随访患者28 d内死亡率并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n=126)和死亡组(n=47),比较两组HRCT图像特征及GGOs变化,采用ROC曲线分析GGOs出现时间和累及面积在评估App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结果:173例App患者随访28d结果显示,死亡患者47例,占比27.17%,HRCT检查显示随着中毒时间延长,App患者肺组织无异常者比例明显降低(P<0.05),肺纹理增粗、炎性渗出、GGOs、肺纤维化、胸腔积液/积气、心包积液/积气及胸膜肥厚比例明显升高(P <0.05),各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存活组GGOs发生率及累及面积低于死亡组,GGOs出现时间晚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GOs出现时间和累及面积用于App预后评估AUC分别为0.812和0.966,且GGOs出现时间AUC及Youden指数小于GGOs累及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组织损伤是App患者特征性表现,采用HRCT检测GGOs出现时间和累及面积对判断病情变化和评估患者预后均具有良好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4):136-138
目的 探讨数据系统分类标准(BI-RADS)联合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在乳腺实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 年7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94 例乳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和SMI 检查,根据二维超声结果予以BI-RADS 分类,并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活检。评估BI-RADS 分类、SMI 技术单独及联合诊断乳腺实性结节的诊断结果,计算诊断效能(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绘制ROC曲线比较不同诊断方法效能。结果 ①SMI 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BI-RADS 分类,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低于BI-RADS 分类,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BI-RADS 分类及SMI 单独诊断;②联合检查诊断曲线下面积(AUC)高于BI-RADS 分类和SMI,SMI 诊断AUC 高于BI-RADS 分类(P<0.05)。结论BI-RADS 分类联合SMI 技术在乳腺实性结节鉴别诊断中效能较高,临床应用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究CT血管征对肺微小结节定性诊断运用,为肺微小结节的定性诊断提供理论指导,以便选取更为合适的扫描参数.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微小结节患者127例,按照病变类型分为恶性病变组(n=82)和良性病变组(n=45),进行分组分析.结果 CT扫描可有效显示SPN情况,并可将血管征及其分型有效显示;CT血管征对恶性病变肺微小结节敏感性显著高于良性病变,其在恶性病变中构成比及分型均高于后者.结论 CT血管征对肺微小结节的定性诊断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能够有效指导恶性病变的判断.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甲状腺小结节(结节长径≤10 mm)的径线特征及其与结节良、恶性的关系,提高高频超声对甲状腺小结节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病理诊断的353例患者的665个甲状腺小结节(结节长径≤10 mm)的前后径与横径进行分析比较,观察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恶性结节对于前后径≥横径的敏感性及特异性都很高(93.6%、97.4%),良、恶性结节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不规则边界、不完整晕环、微钙化、穿入血流,恶性结节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都很低;恶性结节对于低回声的敏感性高(89.2%),特异性低(19.1%)。结论根据小结节的径线特征利于甲状腺微小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6.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结合粗针活检诊断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超声造影结合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core-needle biopsy, CNB)诊断甲状腺结节81例患者共89个结节的超声检查资料和粗针活检病理资料,最后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为86.7%、特异性为95.8%、准确性为91.0%。超声引导下粗针活检取材成功率100%,与手术病理结果符合率98.9%。结论 超声造影技术诊断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结合应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可全面准确、安全、简便的诊断甲状腺疾病,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美国放射学会(ACR)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患者的甲状腺结节(共243个)的ACRTI-RADS分类和SWE图像特征,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出SWE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最佳阈值。分析ACRTI-RADS分类、SWE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结果,绘制ROC曲线,将三种方法的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243个甲状腺结节中,病理诊断恶性结节183个,良性结节60个。当选择最佳阈值SWE_max=38.6kPa,SWE_mean=27.5kPa时,两种方法联合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为96.72%、88.33%,曲线下面积(0.925)明显大于ACRTI-RADS分类(0.793)或SWE(0.843)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CRTI-RADS分类联合SWE应用可进一步提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8.
79.
9岁男孩,左下肢外伤后疼痛5d,发热、全身疼痛2d入院。当地医院行左下肢X片未见异常,肺部CT示双肺多发结节,肾上腺CT示左肾上腺明显增粗,并出现全身小疱疹及间断胡言乱语,血压升高达155/93mmHg,疑诊嗜络细胞瘤转入我院。入院时血压86/44mmHg,全身皮肤散在斑丘疹及疱疹,全身触痛并浅表静脉显露,舌右侧白色脓苔覆盖,腹肌紧张,左下肢未见皮肤破损,强迫伸直位,膝关节以下肿胀明显,实验室检查发现血小板降低,低蛋白血症并肌酶大幅升高。CRP348mg/L,PCT100ng/m L,胸腹盆腔CT:两肺多发斑片及结节,脾大。左膝关节、左胫骨骨膜下穿刺液、血培养及骨髓培养均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给予抗休克,万古霉素抗感染,左胫骨骨髓炎病灶清除及持续冲洗引流等治疗,仍反复寒颤高热,皮下及肺部结节增多,于入院后第8天加用利奈唑胺治疗后体温于入院后第24天恢复正常,皮下结节和肺部结节逐日减少并消失,疗程共两个月、痊愈停药。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多期动态CT增强扫描平台型强化方案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80例肺内SPN病例作为实验组,行CT平扫及平台型强化方案多期动态CT增强扫描,绘制时间-密度曲线(TDC),观察曲线形态及对比剂到达峰值时间(TTP)。随机选取同期SPN病例80例作为对照组,行常规增强扫描。对两组的CT影像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中肺癌52例,炎性结节12例,肺结核16例,三者间平扫、增强后各时间点CT值及最大净增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癌52例、炎性结节10例及1例肺结核TDC曲线呈台阶型,2例炎性结节呈双峰型,15例肺结核为平坦型,三者TDC类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026,P0.001)。以增强扫描CT最大净增值20HU且60 HU为恶性SPN诊断阈值,实验组CT诊断敏感度为94.23%(49/52),特异度为89.29%(25/28),符合率为92.50%(74/80)。实验组64s的CT诊断符合率为92.50%(74/80),分别与对照组30s(70/80,87.50%)、120s(71/80,88.7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多期动态CT增强扫描平台型强化方案对SPN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