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73篇
  免费   4599篇
  国内免费   1859篇
耳鼻咽喉   443篇
儿科学   2028篇
妇产科学   2037篇
基础医学   8670篇
口腔科学   1336篇
临床医学   8047篇
内科学   7590篇
皮肤病学   822篇
神经病学   3131篇
特种医学   239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3934篇
综合类   11533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一般理论   9篇
预防医学   3937篇
眼科学   1180篇
药学   2856篇
  80篇
中国医学   1610篇
肿瘤学   4560篇
  2024年   115篇
  2023年   846篇
  2022年   1300篇
  2021年   2266篇
  2020年   2462篇
  2019年   1934篇
  2018年   1798篇
  2017年   1861篇
  2016年   2262篇
  2015年   2070篇
  2014年   3609篇
  2013年   3989篇
  2012年   3291篇
  2011年   3641篇
  2010年   2957篇
  2009年   2990篇
  2008年   2888篇
  2007年   3109篇
  2006年   2977篇
  2005年   2546篇
  2004年   2275篇
  2003年   2021篇
  2002年   1681篇
  2001年   1519篇
  2000年   1128篇
  1999年   971篇
  1998年   829篇
  1997年   842篇
  1996年   755篇
  1995年   676篇
  1994年   565篇
  1993年   520篇
  1992年   444篇
  1991年   401篇
  1990年   355篇
  1989年   303篇
  1988年   323篇
  1987年   271篇
  1986年   237篇
  1985年   246篇
  1984年   165篇
  1983年   117篇
  1982年   128篇
  1981年   125篇
  1980年   122篇
  1979年   96篇
  1978年   59篇
  1977年   27篇
  1976年   45篇
  1975年   3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为制定甲状腺癌术前、术中诊断的严格程序, 减少其误诊误治。选择27 项观察指标, 采用Stata统计学软件, 对所有指标进行Logistic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19 项指标在甲状腺良恶疾病的表现中,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5); 多因素分析表明, 6 项指标在判断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作用中, 有显著意义(分析水平: α= 0.1)。最后据分析结果建立甲状腺癌的诊断程序。结果表明: ①术中明确诊断是非常重要的阶段。若发现肿块质地硬、与周围组织粘连、肿瘤数目多于一个, 以及肿块是混合性或实质性, 应考虑恶性可能; ②术前仔细体检及综合分析有关辅助检查结果, 将有助于明确诊断。尤其当肿块质地较硬且位于右侧甲状腺时, 须格外注意  相似文献   
962.
用免疫酶法分析了糖尿病患者及甲状腺疾病患者血清中胰岛细胞抗体(ICA)的水平。结果为经胰岛素吸收后,IDDM组阳性率为46.7%(最高),NIDDM组阳性率为13.3%,甲状腺疾病组(其中1例Graves’病伴糖尿病ICA阳性)阳性率为4%,健康组0。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表明ICA是Ⅰ型糖尿病的特异性免疫标志物,ICA检测作为对IDDM与NIDDM的鉴别诊断,特别是对LADA  相似文献   
963.
D二聚体与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imer,DD)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分别采取观察对象空腹静脉血2ml,脑血管病患者为发病后1周内采血,定量检测急性脑血管病及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患者血浆DD含量。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塞及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及脑出血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SAH血浆DD含量与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SAH血浆DD含量与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组两两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测定DD对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有价值,对其鉴别诊断无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64.
影像检查在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胃肠造影、B超、CT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83例恶性黄疸包括胰腺癌、肝外胆管癌和壶腹癌分别进行胃肠造影、B超、CT和ERCP检查,分析四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和正确率,不同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检查方法。结果:B超为安全、简便的检查方法,可作为诊断的首选检查,诊断阳性率为9767%,诊断正确率为6069%,特别对壶腹癌诊断正确率达8182%,接近于CT和ERCP。ERCP对恶性黄疸检查阳性率为9848%,总的诊断正确率为8872%,且假阳性和假阴性均较低,特别对胆总管下段病变如壶腹癌、胰头癌等的定性明显优于CT和B超。CT的诊断阳性率为9259%,正确率为8616%,同时能显示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情况。胃肠造影有较高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对恶性黄疸检查敏感性较低。结论:B超和CT均为无创伤性检查,可作为恶性黄疸常规检查方法,并可了解肿瘤及其周围组织情况。ERCP可作为B超和CT的进一步检查方法。胃肠造影不能作为恶性黄疸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必需检查。  相似文献   
965.
目的:评价B超对女性盆腔包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经手术、病理等方法证实的女性盆腔包块的超声诊断进行分析,并分析误诊原因。结果:超声诊断正确率分别为子宫肌瘤组9143%;卵巢肿瘤组8421%;异位妊娠组80%;滋养层细胞肿瘤组8889%;盆腔炎性包块组8333%。结论:B超对女性盆腔包块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966.
声阻抗检查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声阻抗检查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5例30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行纯音测听结合声阻抗检查,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5例30耳中有25耳呈B型曲线(占835%);4耳呈C型曲线(占133%);1耳呈As型曲线(占33%);22例患耳同侧及对侧声反射缺如;3例双耳同侧及对侧声反射可引出。结论:声阻抗检查是早期诊断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967.
目的:分析早期梅毒的临床特点,评价梅毒实验室诊断技术。方法:总结51例早期梅毒的临床表现,对RPR、FTA-ABS、蛋白印迹法以及PCR等多种诊断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一期梅毒较少,多表现为不典型下疳,女性患者易于漏诊;二期梅毒较多,临床表现多我样但皮疹常以阴剖为主,掌跖暗红色斑疹、肛周扁平湿疣较为常见。在实验诊断方面,RPR对本组病例的敏感性为73.2%,FTA-ABS为94.1%,蛋白印迹法为1  相似文献   
968.
目的:提高对食管异物主动脉食管瘘的早期诊断率;方法:报告一例食管异物致主动脉食管瘘并复习文献,对其发现机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分析;结果:由于临床对本病缺乏足够认识,虽经积极治疗,但本例患者死亡;结论:主动脉食管瘘预后极差,对食管异物患者,出现呕血时,应考虑本病。早期手术治疗或可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969.
目的: 评价腹腔镜技术对卵巢肿瘤诊治的价值,探讨在腹腔镜下治疗卵巢肿瘤的病例选择及对交界性卵巢肿瘤、卵巢癌早期治疗的争议问题,并提出对腹腔镜下手术的一些体会。方法:通过收集中山一院1994 年9 月至1999 年3 月临床拟诊为良性卵巢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24 例病例,来分析腹腔镜技术对卵巢肿瘤诊治的价值。结果:拟诊的124 例卵巢肿瘤中,6 个为正常盆腔,2 个子宫肌瘤,1 例多囊卵巢。115 例卵巢肿瘤的病人有110 例行腹腔镜下手术。腹腔镜下手术的平均时间为67.39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08 d。仅有3 例出现术后并发症,1 例腹膜后血肿;1 例全身皮下气肿;1 例伤口感染。结论: 腹腔镜下诊断及治疗卵巢肿瘤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而且与剖腹手术相比,较为方便,病人痛苦少;合并较严重的盆腔粘连一般不选择腹腔镜下手术;交界性卵巢肿瘤及卵巢癌的早期采用腹腔镜下治疗仍有争议。目前我们均选取无恶性可疑的卵巢肿瘤行镜下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70.
肾上腺区巨大肿瘤的影像学定位诊断和介入治疗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肾上腺区巨大肿瘤的定位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价值。②方法 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肿瘤直径> 10cm 的肾上腺区巨大肿瘤病人17 例,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总结分析。③结果17例中CT定位诊断正确11 例,占64.7% ;B超诊断正确7 例,占41.2% .5 例行DSA 检查,定位诊断正确率达100% ,均行肾上腺动脉栓塞治疗后手术切除。④结论 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肾上腺区巨大肿瘤的定位诊断正确率由高到低依次为DSA,CT和B超。介入治疗既可作为手术前栓塞治疗,也可作为不能手术切除肿瘤的姑息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