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炒制对栀子饮片中鞣质含量及吸附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栀子炒焦、炒炭后的鞣质含量及其吸附力的变化规律,为揭示栀子饮片炒制原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比较测定栀子及炒焦、炒炭品的色素吸附力、鞣质含量、pH与电导率的变化。结果:栀子炒制后吸附率与鞣质含量明显上升,以炭药最高。栀子炒炭品的pH普遍高于炒焦品。栀子及其炒制品电导率没有规律性的变化。结论:栀子及其炒制品的吸附率及其鞣质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研究炒焦、炒炭品的指标,pH可以作为栀子焦品与炭品的区别指标。为栀子饮片炮制规范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2.
目的:建立清热解毒口服液中指标性成分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C18柱(5μm,4.6mm×200mm),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8nm。结果:栀子苷的线性范围为0.20~1.81μg,平均回收率为98.60%(n=6),RSD为1.39%。结论:本法简便、灵敏、重现性好,适用于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3.
何风艳  戴忠  何轶  张聿梅  鲁静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2):2378-2382
为了解决色谱分析中西红花苷Ⅰ,Ⅱ对照品稳定性差、价格较高的问题,提出采用对照提取物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以廉价易得的栀子黄色素为原料制备西红花苷对照提取物,采用单体对照品标定其中西红花苷Ⅰ,Ⅱ的含量,并对提取物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考察.采用对照提取物对12批西红花饮片进行分析,结果与采用单体对照品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该方法可用于西红花饮片的质量控制,初步验证了对照提取物替代单体对照品用于中药质量控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4.
栀子,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目前,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凝血、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在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中,以中药栀子地黄汤为主配方,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有肝毒性的栀子治疗小鼠急性肝损伤时会否加重肝损伤和健脾保肝方是否有助于栀子的药效。方法:c57bl雄性小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栀子组、健脾保肝组、栀子合健脾保肝方组。正常组小鼠灌胃饮用水,其余小鼠均以相应药物灌胃,连续5天。第6天,除正常组小鼠,其余各组小鼠给予0.5%CCl4/橄榄油溶液,0.01mL·g-1腹腔注射,17h后处死。标本作病理和生化检测。结果:模型组肝细胞普遍变性,有散在的点状或灶状的坏死及炎细胞浸润;栀子组肝细胞损伤情况较模型组轻;健脾保肝组的变性肝细胞更少;栀子合健脾保肝组肝细胞的变性为4组中最轻者,未见肝细胞坏死。生化检测示栀子组和栀子合健脾保肝组的ALT活性明显较模型组轻[(597.89±364.17)、(466.90±222.26)vs(1008.30±460.73)U·L-1,P〈0.05,P〈0.01],栀子组、健脾保肝组、栀子合健脾保肝方组的AST活性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974.56±146.55)、(1033.13±137.01)和(721.33±127.2)vs(1238.7±260.51)IU·L-1,P〈0.01或P〈0.05]。结论:相当于临床成人剂量18g的栀子能够减轻CCl4所致的小鼠急性肝损伤;健脾保肝方与栀子配伍,增效或减毒,治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36.
栀子环烯醚萜苷治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目的: 探讨近几年来栀子环烯醚萜苷治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为栀子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 环烯醚萜苷类成分是栀子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它不仅有明显的保肝利胆、解热、镇静等作用,而且对缺血性脑损伤亦有保护作用。关于栀子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较多,其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 结论: 栀子环烯醚萜苷治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7.
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对小鼠的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酸枣仁油、栀子油复合物的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及二药的相互作用.方法 利用光电计数法观察灌胃给予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以及长期使用药物对小鼠耐受性的影响;利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实验和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实验,观察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的催眠作用;利用戊四氮诱发小鼠阵挛性、强直性惊厥观察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的抗惊厥作用;本实验用地西泮进行平行对照实验,并进行了组方设计和实验.结果 酸枣仁油、栀子油及其复方可抑制小鼠自主活动;与地西泮相比,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起效较慢,随用药时间延长镇静作用逐渐增强,且无耐受现象;酸枣仁油、栀子油及其复方有协同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可诱导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小鼠产生睡眠;组方研究表明,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产生的镇静催眠作用较单独使用酸枣仁油、栀子油的作用强,出现明显的协同作用;未发现酸枣仁油、栀子油及其复方具有抗惊厥作用.结论 复方酸枣仁油栀子油组方合理,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复方中酸枣仁油、栀子油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长时间摄入中药栀子对正常大鼠血糖水平、胰岛功能及结构的影响.方法 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栀子组、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禁食12 h后,按照65 mg/kg体质量一次腹腔注射1%脲佐菌素溶液制作糖尿病模型.栀子组按10 mL/kg体质量给予栀子水煎剂灌胃,对照组与模型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给药40d.41 d后处死大鼠,腹主静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α-淀粉酶(AMY)及C肽(C-P)水平;取胰腺组织制作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栀子组血糖、HbA1c、INS、C-P均低于对照组,血糖、HbA1c、C-P低于模型组(P均<0.05).与模型组相比,INS及C-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栀子组胰岛组织增生肥大,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中药栀子可降低大鼠血糖水平,但长时间用药对胰岛结构有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9.
栀子提取物黏膜渗透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影响栀子提取物黏膜吸收的有关因素.方法:以离体蛙皮为模型进行体外黏膜渗透实验,研究渗透介质的渗透压和pH对栀子提取物指标成分栀子苷表观渗透系数P_(app)的影响,考察蛙皮对栀子瞢稳定性影响.结果:以生理盐水(pH 6.88)、纯水、1.8%NaCl溶液、生理盐水(pH 4.05)、生理盐水(pH 10.05)作为渗透介质,栀子苷蛙皮渗透Papp值分别为(0.53±0.01), (0.21±0.05), (0.44±0.12), (0.42±0.13), (0.26±0.03)cm·min~(-1),以生理盐水为渗透介质12h的累计渗透率可达(55.69±9.81)%,无明显时滞.在蛙皮作用下,栀子苷8h左右开始降解,降解速率常数K=1.999,半衰期为0.347 h.结论:栀子提取物黏膜渗透性良好,符合零级吸收过程,渗透压及pH对渗透影响显著,符合生理环境的等渗偏中性介质更有利于栀子苷的渗透吸收,蛙皮对栀子苷降解作用不影响黏膜渗透研究,离体蛙皮模型可较好研究栀子提取物的黏膜渗透过程.  相似文献   
40.
水凝胶型小儿退烧微型灌肠剂促渗剂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冰片、薄荷醇和月桂氮芯卓酮对水凝胶型小儿退烧微型灌肠剂的直肠黏膜渗透性的影响。方法:制备含多组促渗剂的水凝胶型小儿退烧微型灌肠,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用猪直肠黏膜进行体外促渗作用研究,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直肠黏膜给药后指标成分栀子苷的累积渗透量及渗透速率。结果:在多组促渗剂中,以含1%薄荷醇-3%月桂氮卓芯酮组合的促渗剂的促渗效果比较明显,其累积渗透量和渗透速率为2.856mg和0.355mg.h-1。结论:以1%的薄荷醇-3%月桂氮芯卓酮组合的混合促渗剂促渗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