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藤黄健骨胶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活性成分及主要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CMSP、Uniport、DrugBank数据库检索藤黄健骨胶囊的主要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基于DisGeNET、DrugBank、OMIM及Genecards数据库获取骨性关节炎的相关靶点;将藤黄健骨胶囊与骨性关节炎的靶点取交集,获取藤黄健骨胶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直接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得到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PPI网络、"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和"活性成分–重要靶点–关键通路"网络,并进行相关网络分析。结果初步筛选藤黄健骨胶囊69个成分和257个靶点;骨性关节炎2655个靶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143个;经过PPI、GO和KEGG富集及相关网络分析,最终得到药物的主要药效成分有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β-谷甾醇、芒柄花黄素、甘草查尔酮A、淫羊藿苷元等;关键靶点为PTGS2、TNF、PTGS1、PIK3CG、VEGFA、AKT1、ADRB2、MAPK1、ESR1、MMP2、IL-6、TGFB1等;映射的靶标通路为PI3K-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破骨细胞分化、FoxO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等;涉及的生物过程主要有凋亡过程的负调控、炎症反应、对缺氧的反应、对雌二醇的反应、细胞对缺氧的反应、ERK1和ERK2级联的正调控、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等。结论藤黄健骨胶囊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软骨细胞凋亡、调节骨代谢、保护软骨机制及调节软骨下骨代谢平衡途径发挥治疗骨关节炎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系统研究藤黄健骨胶囊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探讨其发挥药效的主要作用机制,为其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对藤黄健骨胶囊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化合物的一级、二级质谱信息,并与对照品或参考文献进行比对,以实现对药物的化学信息进行快速识别。在此基础上,采用BAT-MAN-TCM数据库对鉴定得到的化学成分进行靶点预测,进一步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KEGG通路注释分析和GO富集分析,初步筛选出药物的主要药效物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从藤黄健骨胶囊中共鉴定出34种化学成分,“成分-靶点”网络分析表明药物中的重要成分山柰酚、大豆苷元、熊果酸、刺芒柄花素和豆甾醇等可作用于Bcl-2、BAX、AKt、PPARG、PTGS1、PTGS2、TNF、IL6、F7及IL1B等关键靶点,结果分析表明破骨细胞分化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肾细胞信号通路以及血小板激活等可能是其发挥壮骨健骨、补肾活血和解痉止痛治疗作用的主要途径。结论 采用UHPLC-Q-Orbitrap HRMS高分辨质谱分析结合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初步明确了藤黄健骨胶囊的化学组成及潜在作用机制,为筛选其药效成分及深入阐明作用机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建立葛根中8种主要黄酮类成分UPLC同时测定法,研究超微粉碎技术对葛根黄酮类成分含量的影响,确定葛根超微粉的生产工艺。方法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对葛根粉碎技术中的粉碎时间、投药量和初始粒度3个因素进行考察,以粒径分布(D90、D50)和UPLC法测定的不同粒径葛根粉(10~40、40~65、300目)中8个黄酮类活性成分(3′-羟基葛根素、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大豆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和芒柄花素)的含量数据,共10个指标作为响应因子进行葛根超微粉碎技术评价研究。结果葛根中8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在75.8~242.7、205.6~658.0、147.3~417.3、10.2~163.3、11.3~182.0、1.2~18.8、0.25~4.00、0.35~5.37μg/mL与色谱峰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86%、99.25%、99.90%、100.17%、100.21%、101.40%、100.73%、101.42%,RSD均小于3.0%,UPLC同时测定结果显示,相较其他粒径葛根粉,葛根超微粉(300目)黄酮类含量更高。响应面法优选结果显示超微粉的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为在粒径为80目[(180.0±7.6)μm],通过5号筛时,投药量为247 g,粉碎时间为26 min。结论响应面法优选的葛根超微粉碎工艺简便,准确度较高,得到的超微粉黄酮含量更高。该工艺可以为葛根超微粉碎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参芪麝蓉丸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燕  李秋芬  张忠亮  李强  吕春明  侯婷  张宁 《中草药》2014,45(7):942-948
目的 建立参芪麝蓉丸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4个类别10种指标成分的量;采用桨法测定溶出度,并计算累积溶出率。结果 原儿茶醛、松果菊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花糖苷、迷迭香酸、丹酚酸B、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分别在4.14~62.1、303.8~455.8、10.0~150.0、28.2~422.4、19.0~570.0、253.2~7 596.0、6.86~205.8、46.4~1 392.0、54.0~1 620.0、10.6~318.0 μg呈良好线性关系。f2相似因子法表明3个不同批次参芪麝蓉丸中10种指标成分的溶出规律具有相似性。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参芪麝蓉丸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常春油麻藤中刺芒柄花素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对刺芒柄花素的提取条件进行相关研究。结果甲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40(g:mL),85℃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常春油麻藤中刺芒柄花素含量为0.03812%。结论本研究优化确定了常春油麻藤中刺芒柄花素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建立UPLC-MS/MS法同时测定康艾注射液中11种成分(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芒柄花素、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b1)的方法。方法采用正负离子切换多反应监测模式(MRM),ESI离子源;Phenomenex C18色谱柱(100 mm×3.0 mm,2.6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甲醇(A)、乙腈(B)、5 mmol/L乙酸铵-0.05 mmol/L乙酸钠水溶液(C),梯度洗脱,分析时间为7.0 min。结果所测11种主要有效成分在测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2%~104.4%,RSD≤4.64%。4个批次康艾注射液中毛蕊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芒柄花素、黄芪甲苷、人参皂苷Rf、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b1测得量分别为0.004~0.006μg/m L、0.002~0.003μg/m L、125.75~148.00μg/m L、51.75~77.00μg/m L、0.010~0.013μg/m L、51.50~87.75μg/m L、27.83~30.73μg/m L、4.23~5.15μg/m L、8.40~13.35μg/m L、17.33~27.68μg/m L和9.03~11.00μg/m L。结论首次建立可同时测定康艾注射液的11种主要成分的UPLC-MS/MS方法,该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分析速度快,可用于康艾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7.
目的:建立芒柄花素、芍药苷血液和脑局部在体微透析方法。方法:采用增量法考察流速对芒柄花素和芍药苷回收率的影响,结合实际操作,确定流速和取样间隔;利用浓度差法(增量法和减量法)研究流速、浓度、温度对微透析探针体外回收率和损失率的影响,探讨反透析法用于探针体内回收率测定的可行性;将血液探针和脑探针分别植入大鼠颈静脉和脑纹状体,考察探针在10h内体内回收率的稳定性。结果:芒柄花素,芍药苷血液和脑探针体外回收率随着流速的增高而降低,综合考虑取样时间和取样体积,确定流速为1.5μL·min-1,取样时间间隔为20min;在相同流速和温度下,探针增量法回收率RR与减量法损失率RL近似相等,且探针回收率与药物浓度无关,说明可用反透析法进行体内回收率的测定;在大鼠体内微透析回收率考察中,血液和脑探针10h回收率保持相对稳定,但不同探针相对回收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结论:所建立的芒柄花素、芍药苷血液和脑微透析方法可用于大鼠体内和脑局部药动学研究,反透析法可作为同时研究芒柄花素,芍药苷探针体内回收率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38.
39.
Context: Formononetin, an isoflavone, can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cancer cells, including those of the prostate. However, its antitumor mechanism remains unclear.

Aim: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IGF-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 (IGF-1?R) signaling pathway mediates the formononetin antitumor effect on prostate cancer cells.

Materials and methods: The viability of PC-3 cells was measured by MTT assay 48?h after formononetin treatment (25, 50 and 100?μM). Formononetin-induced cell apoptosis was measured by Hoechst 33258 staining and flow cytometry. Expression of Bax mRNA was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 an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Bax and IGF-1?R proteins were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s.

Results: At concentrations >12.5?μM, formononeti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proliferation of human prostate cancer cells. Formononetin increased Bax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and decreas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pIGF-1?R protei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Conclusion: High concentrations of formononetin-induced apoptosis in 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 cells through inhibition of the IGF-1/IGF-1?R pathway.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