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2篇 |
免费 | 67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38篇 |
临床医学 | 151篇 |
内科学 | 34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11篇 |
特种医学 | 93篇 |
外科学 | 100篇 |
综合类 | 142篇 |
预防医学 | 29篇 |
药学 | 32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45篇 |
肿瘤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21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20篇 |
2016年 | 14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8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58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30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8年1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利伐沙班片,1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银杏达莫注射液,10~25 mL加入5%~10%的葡萄糖注射液500 mL,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细胞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9.55%,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5.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利伐沙班治疗下肢静脉血栓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降低患者细胞炎性因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60岁)下肢周围动脉病变(PAD)与心率变异率(HRV)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4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区内分泌科住院的12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PAD(ABI<0.9定义为PAD)分为两组。测定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脂、周围神经病变、尿微量白蛋白(UAER)、双下肢踝肱指数(ABI)和动态心电图,由仪器自动分析计算出HRV各项时域及频域指标。对两组间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128例患者,其中90例无PAD、38例合并PAD。2型糖尿病合并PAD组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UAER及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无PAD组(P<0.05)。PAD组患者HRV指标下降,包括大部分时域指标SDNN、SDNN-index、SDANN及频域指标低频功率、高频功率。校正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TG、UAER、高血压后,HRV指标与PAD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PAD者具有更低的HRV,表明心脏自主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儿童下肢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儿童下肢血管畸形的介入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8例儿童下肢血管畸形进行经导管栓塞术及结合局部注射硬化剂治疗:蔓状血管瘤3例,海绵状血管瘤5例。结果栓塞后临床症状、体征迅速改善,术后0.5~1.5年随访,有效率100%,治愈率68%,并发症:病变部位疼痛加重,局部皮色皮温改变,软组织肿胀等。结论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下肢血管畸形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显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15.
下肢缺血性疾病导致的截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下肢缺血性坏疽导致截肢的病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总结我院1995至2000年共32例下肢缺血性疾病致截肢病例。结果:动脉硬化性闭塞症13例,糖尿病性肢端坏疽11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5例,下肢动脉栓塞3例。结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糖尿病性血管病变是下肢缺血性坏疽致截肢的主要原因,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早期有效的治疗是降低下肢缺血性疾病截肢率的重要措施,旁路转流术和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下肢动脉阻塞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自由扫查超声成像技术在软组织大范围病变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自由扫查超声成像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使用二维、CDFI、CDE及Doppler对25例四肢软组织病变患者进行扫查基础上,使用自由扫查超声成像技术对病变区进行全景成像,并对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自由扫查超声成像技术不仅能完整记录并反映病变的大小和特征,而且能准确反映病变的位置,及与周边组织的关系。结论 自由扫查超声成像技术与实时二维超声技术和血流检测技术结合能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有助于诊断,是二维超声技术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80kVp联合像素闪烁(pixelshine,PS)算法在直接法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的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方法:采用直接法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将41例临床诊断为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0kV)和对照组(100kV),对照组采用滤波反投影(filteredbackprojection,FBP)算法重建,实验组采用PS算法重建。比较2种成像技术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面积乘积(DLP)。分别选取腰5锥体层面图像、股骨头层面图像和腘窝层面图像,由2名放射科医师对以上图像的图像质量和噪声做主观评分,并测量、计算静脉血管CT值、图像噪声、信噪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和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ratio,CNR)。结果:实验组的CTDIvol和DLP明显低于对照组(t=-89.95,P<0.01;t=-35.83,P<0.01);2名医师的主观图像质量评价的一致性较好(?资=0.78,P<0.01),2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在下腔静脉、股静脉和腘静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7,P=0.92,P=0.75);2组患者在图像噪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但在血管CT值、SNR和CNR上,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80kVp联合像素闪烁算法可以常规在直接法下肢静脉CT血管成像中使用,降低辐射剂量,提高血管增强CT值、SNR和CNR。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2型糖尿病(DM)患者四肢动脉血管及血流的改变情况,我们应用Acuson 128 XP/10 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50 例DM 患者进行测定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显示:①2 型DM 患者动脉血管壁较正常人回声明显增加,内膜增厚,管壁不光滑、僵硬,部分患者四肢血管内可探及粥样斑块回声(14/50),以胫前动脉斑块病变为多(9/50)。其中1 例为临床无四肢症状者;②2 型DM 患者四肢动脉血管内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有四肢症状存在者较无症状者(除左侧胫前动脉外)血管内径有进一步变细;③正常人四肢动脉频谱形态主要呈三峰,少数出现单峰,而2型DM 患者频谱形态主要呈单峰且频谱增宽,出现舒张期持续灌注,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 0.01 和< 0.05);④2 型DM 患者四肢血流峰值流速(PV)较正常对照有加快,但差异无显著性,有四肢症状存在者较无症状者峰值流速有进一步加快的趋势。本试验结果提示: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上、下肢动脉血管均受累,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患者四肢动脉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定位改变,对DM 患者周围血管病变的诊断,尤对无症状患者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肢体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 总被引:47,自引:4,他引:43
目的:评价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肢体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保肢诉临床应用。方法:应用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肢体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190例,从手术技术、肿瘤学、关节功能并发症等方面全面综合评价此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恶性骨肿瘤134例,术后平均随访47mo,因远隔脏器转移死亡者32例,另有3例虽有肺部转移,但经转移病灶切除后现仍无瘤存活;存活率为74.2%;102例存 相似文献
20.
Lana Z. Popović Maneski Nebojša M. Malešević MSc Andrej M. Savić PhD Thierry Keller Dejan B. Popović 《Muscle & nerve》2013,48(6):930-937
Introduction: One important reason why 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ES) has not gained widespread clinical use is the limitation imposed by rapid muscle fatigue due to non‐physiological activation of the stimulated muscles. We aimed to show that asynchronous low‐pulse‐rate (LP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pplied by multipad surface electrodes greatly postpones the occurrence of muscle fatigu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stimulation (high pulse rate, HPR). Methods: We compared the produced force vs. time of the forearm muscles responsible for finger flexion in 2 stimulation protocols, LPR (fL = 10 Hz ) and HPR (fH = 40 Hz ). Results: Surface‐distributed low‐frequency asynchronous stimulation (sDLFAS) doubles the time interval before the onset of fatigue (104 ± 80%)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synchronous stimulation. Conclusions: Combining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pad electrodes (increased selectivity and facilitated positioning) with sDLFAS (decreased fatigue) can improve many FES applications in both the lower and upper extremities. Muscle Nerve 48 : 930–937, 201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