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7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9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8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95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85篇
内科学   466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71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458篇
预防医学   152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240篇
  2篇
中国医学   118篇
肿瘤学   4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80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43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0篇
  1977年   17篇
  1976年   11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Nutrition reviews》1987,45(10):246-248
Increasing dietary 18:2 n-6/18:3 n-3 causes similar relative changes in fatty acid profiles of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and phosphatidylcholine from rat neural and erythrocyte membran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低氧运动对血液流变性和红细胞形态的影响以及补充电解质饮料的干预效果。方法:受试者为8名健康成年男性,均进行两次实验。第1次为急性低氧运动加补充电解质饮料(运动前和运动中)实验,第2次为急性低氧运动不补充任何液体实验,两次实验间隔1周。受试者以70%最大摄氧量(VO2max)强度在低氧环境(O2浓度为15.5%,环境温度为20℃,湿度为55%)下进行1小时的功率自行车运动。分别测定受试者运动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观察其红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不补液情况下,受试者运动后的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增加(P<0.01)。红细胞形态由双凹圆盘形变为一面凸、一面凹的草帽形。运动前和运动中补充电解质饮料,受试者运动后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运动前相比变化均不显著(P>0.05),且运动后红细胞形态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运动前和运动中补充电解质饮料可缓解急性低氧运动对机体血液流变性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发铅、血浆和红细胞中铅对评价职业性铅接触水平的作用。[方法]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接触铅组与不接触铅对照组工人的血浆、红细胞及发中铅、铁、铜、镁、钙含量,测量数据用SAS软件处理。[结果]用0.25mol/L的HCl处理发样,能有效去除发表面的铅污染。接触组与对照组血浆铅无显著差异,而红细胞铅、发铅差异显著,血中其他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去除表面污染的发铅和红细胞铅可作为铅接触指标。血浆铅则无意义。  相似文献   
14.
胆汁酸对人红细胞膜脂质组分的影响及某些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ce of previously uncharacterized antigens (new antigens) on the surface of intact erythrocytes infected with three strains of Babesia bigemina from Kenya and one each from Puerto Rico, Mexico, St. Croix, and Texcoco-Mexico was demonstrated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ntibody (IFA) reactions. These antigens were not strain specific because antibodies in bovine immune serum to either the Mexico or Kenya isolates reacted with all seven strains tested. Homologous and heterologous immune serum antibodies bound a maximum of 83% and 55%, respectively, of intact erythrocytes infected with the Kenya-Ngong strain but not uninfected erythrocytes. Both sera caused agglutination of only infected erythrocytes. Antibodies eluted from the surface of glutaraldehyde (0.25%) fixed infected erythrocytes had IFA reaction patterns among strains similar to those of immune sera before elation. Eluted antibodi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if these antigens were protein and encoded by B. bigemina. Eluted antibodies bound seven parasite-encoded proteins of 240, 220, 66, 62, 58, 52 and 38 kDa in an erythrocyte surfacespecific immunoprecipitation reaction of 35-methionine labelled protein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surface of B. bigemina infected erythrocytes had parasite-encoded proteins and that these proteins had surface exposed epitopes that were conserved among the seven strains examined which were from two continents.  相似文献   
16.
艾灸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血象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艾灸减轻放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液系统损伤的作用。方法 61例宫颈癌患者分为艾灸治疗组、对照组,观察艾灸对宫颈癌放疗患者血象的影响。结果 艾灸能提高宫颈癌放疗患者的红细胞(P<0.05)、血色素(P<0.01)及血小板数,减轻放疗对白细胞的损害(P<0.01)。结论 艾灸具有抗放疗对宫颈癌(肿瘤)患者血液系统损害的作用,起到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有利机体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硫代乙酰胆碱-联硫代双硝基苯甲酸(ASCh-DTNB)比色测定法,测定了40名健康者及5名贫血者血样的全血胆碱酯酶(bl-ChE)活力值、红细胞胆碱酯酶(e-ChE)活力值及血浆胆碱酯酶(p-ChE)活力值,探讨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并用红细胞计数值(RBC)校正酶活力。结果表明:e-ChE与b1-ChE之间关系密切(r=0.948,P<0.001),e-ChE稳定地占bl-ChE的84.97%,在质和量两方面验证了以bl-ChE值表示e-ChE值的可靠性和可信程度,血液胆碱酯酶(b1ChE)活力主要取决于e-ChE活力,RBC值的离散对e-ChE值有极大影响,故用RBC值校正e-ChE活力,这样可缩小人群测定值的变异度,得到较难确的群体均值;消除男女之间测定值的差异,建立更合理和通用的临界参比值,极大地方便了使用,使血液胆碱酯酶(CHE)活力测定法在防治有机磷农药中毒中的应用,更为敏感和特异。  相似文献   
18.
健康小鼠腹腔注射硫酸镍10.0,5.0,2.5mg/kg,导致外周血中红细胞增高,血红蛋白不变或降低,红细胞中点彩红细胞和碱粒红细胞占有比值明显增高,网织红细胞含量升高、提示镍对外周血红细胞有毒性损害。  相似文献   
19.
肿瘤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①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病人红细胞免疫功能与自然杀伤 (NK)细胞活性的关系。②方法 选择原发性肺癌、卵巢癌及白血病病人各 2 0例为研究对象 ,以 2 0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 ,采用免疫黏附法测定红细胞黏附肿瘤细胞的能力 ,采用MTT法测定NK细胞活性。③结果 恶性肿瘤病人红细胞黏附肿瘤细胞的能力和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F =9.2 9、12 .85 ,q =5 .15~ 7.86 ,P <0 .0 1) ;正常人红细胞胞质液可以显著提高自身及病人NK细胞活性 (F =4 .32~ 5 .89,q =3.96~ 4 .4 9,P <0 .0 5、0 .0 1)。④结论 红细胞免疫功能与NK细胞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简单形态学方法测定了30例胃癌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表明:胃癌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肿瘤红细胞花环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P<0.01)及慢性良性胃病患者(P<0.01),而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则高于正常人(P<0.01)及慢性良性胃病患者(P<0.01);Ⅲ、Ⅳ期胃癌患者肿瘤红细胞复合物花环率明于低于Ⅰ、Ⅱ期患者(P<0.01);贲门癌肿瘤红细胞花环率显著低于胃窦(体)癌患者(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