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07篇 |
免费 | 311篇 |
国内免费 | 7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104篇 |
妇产科学 | 33篇 |
基础医学 | 818篇 |
口腔科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878篇 |
内科学 | 2312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162篇 |
特种医学 | 251篇 |
外科学 | 140篇 |
综合类 | 968篇 |
预防医学 | 575篇 |
眼科学 | 5篇 |
药学 | 439篇 |
7篇 | |
中国医学 | 153篇 |
肿瘤学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121篇 |
2021年 | 192篇 |
2020年 | 183篇 |
2019年 | 133篇 |
2018年 | 224篇 |
2017年 | 159篇 |
2016年 | 160篇 |
2015年 | 144篇 |
2014年 | 431篇 |
2013年 | 426篇 |
2012年 | 304篇 |
2011年 | 387篇 |
2010年 | 321篇 |
2009年 | 267篇 |
2008年 | 353篇 |
2007年 | 346篇 |
2006年 | 301篇 |
2005年 | 231篇 |
2004年 | 200篇 |
2003年 | 189篇 |
2002年 | 184篇 |
2001年 | 148篇 |
2000年 | 141篇 |
1999年 | 122篇 |
1998年 | 109篇 |
1997年 | 141篇 |
1996年 | 132篇 |
1995年 | 122篇 |
1994年 | 95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47篇 |
1990年 | 53篇 |
1989年 | 36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9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37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19篇 |
1981年 | 18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11篇 |
1978年 | 16篇 |
1977年 | 5篇 |
1976年 | 6篇 |
197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评估动态心电图在室性心律失常消融治疗时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1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各53例,其中A组在6~12点进行统计室性期前收缩(PVS)发生数及高危级别PVS发病数及发生率,B组、C组和D组分别在12~18点、18~24点、0~6点进行高危级别PVS发病数及发生率的统计,四组患者在相应时间段实施消融手术后,对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四个时段PVS发生数中,A组为(3854.36±2915.84)次,B组为(3426.36±2473.47)次,C组为(3083.62±1694.38)次,D组为(2454.33±1427.37)次,A组患者分别与B组、C组、D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高危级别PVS发病数及发生率结果显示,A组发生率为79.2%,B组为58.5%、C组为28.3%、D组为24.5%,A组患者分别与B组、C组、D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和D组手术总有效率分别为81.1%、64.2%、49.1%、47.2%,A组患者分别与B组、C组、D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动态心电图评估发现6~12 Am是一天之中发病次数最高的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进行消融手术,可以极大提高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的成功率,减少患者服用药物治疗而带来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2.
进入不同海拔高度健康官兵心电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大批官兵急进高原的尽电图变化;方法:仪器采用上海产ECG-11A型,定准电压为1mv,走纸速度为25mm/秒,分别对1500m、2850m、3800m、5030m心电图各波1段值进行观察;结果:用自身对照t检验统计学处理,心率随海拔增高而增加,节律随海拔增高而发生不齐的人数增加,P波随海拔增高而时间、电压增高,P-R间期和Q-T间期无明显变化规律,R波在I、avF、V5随海拔增高,振幅有 相似文献
33.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86-88+92
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心电图的表现与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90例,抽液治疗前均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心电图异常特点。结果心电图异常占74.4%,60岁以上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60岁及以下患者(P0.05);左侧、右侧以及双侧胸腔积液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大量胸腔积液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中量及少量胸腔积液患者(P0.05),中量胸腔积液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于少量胸腔积液患者(P0.05);心电图异常类型为:窦性心动过速(49.3%)、QRS波群低电压(28.4%)、T波改变(16.4%)。QRS波群低电压患者中10例患者为左胸导联低电压,左侧结核性胸腔积液7例,占70.0%,左胸导联低电压心电图异常中胸腔积液左侧明显高于右侧(P0.05),右侧胸腔积液1例,占10.0%,双侧胸腔积液2例,占20.0%。其中9例肢体导联低电压,分析其胸腔积液位置,右侧胸腔积液6例,占66.7%,双侧胸腔积液3例,占33.3%,未发现左侧胸腔积液患者,肢体导联低电压心电图异常结核性胸腔积液右侧明显高于左侧(P0.05)。结论心电图改变受结核性胸腔积液量、年龄影响。心电图异常类型为:窦性心动过速、QRS波群低电压、T波改变。QRS波群低电压时受胸腔积液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2):110-112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住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72.5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75.00%,两组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缩短,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心电图ST-T段改善疗效显著,且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缩短,患者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5.
<正>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CA)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均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CA可见于多种疾病的各个阶段,复苏成功率不高,甚至造成CA的病因不甚明确。SAH典型表现为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诊断并不困难。而以CA为首发症状的SAH,由于心肺复苏无法常规进行头颅CT检查,给诊断增加了困难。本文通过对16例以CA为首发症状的SAH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来提高SAH-CA的快速病因诊断,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利用现有的常规心电图仪设计出一种能进行QRS波群参数的便携式液晶显示心电分析监护仪。方法:该系统采用80C196KB单片微型计算机为中央处理器,对实时心电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它除了具有一般心电监护仪的性能外,还具有心律失常分析,心率变异分析,报警,手动测量,以及自动冻结,自动走纸记录等功能,能交,直供电,携带方便,在硬件上注重稳定性,低功耗和低成本,在软件上实行从顶至下的结构化设计。结论:设计的监护仪通用性强、成本低,尤其为开拓我国监护仪事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7.
38.
3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100-103
目的 探讨高强度负荷训练对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者心电图及相关指标的影响,以期根据运动员的整体机能状态,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和比赛。方法 选择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加入本研究的150名运动员,技能主导类运动员61名纳入技能组,体能主导类运动员89名纳入体能组。两组运动员均给予相同的高强度负荷训练,对两组受试者训练前后分别进行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受试者心电图指标、心率、血压、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高强度负荷训练后技能组心率减速率(DC)低于体能组,心率变异性(HRV)、QT离散度(QTd)均高于体能组(P0.05)。高强度负荷训练后技能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体能组(P0.05)。技能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9.67%(12/61)高于体能组的5.62%(5/89)(P0.05)。结论 运动员经高强度负荷训练后,相比于体能主导者,技能主导者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明显增强,各项心电图指标有明显改变,增加了运动者的心肌易损性,各种心律失常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增多。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CIS)老年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与心电图变化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其入院时(48 h内)、发病第7天实行12导联心电图进行监测,研究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及梗死分型与心电图变化的关系。结果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80例(66.67%)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异常的类型为S-T段及心律失常;检测出心电图异常患者急性脑梗死病情严重程度明显高于未检出心电图异常者(P<0.05);检出者心电图异常情况≥2次的其病情严重程度显著高于48 h内检出心电图异常者及发病第7天检出异常者(P<0.05)。结论老年急性CIS患者大多存在心电图异常情况,加大对心电图变化观察对CIS评估及近期预后具有一定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