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0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79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216篇
临床医学   214篇
内科学   173篇
皮肤病学   51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289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1083篇
药学   409篇
  3篇
中国医学   306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136篇
  2021年   207篇
  2020年   120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170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47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11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Changes in sodium, potassium, and water content in brain tissue are important in the progression of pathology that follows ischemic stroke. Determining these parameters regionally in rodent models of experimental ischemia has been limited because typical tissue weights of more than 35 mg are too large. Identifying ischemic tissue to direct tissue sampling towards ischemic cortex is also represents a difficult generally unresolved area. We suggest that larger differences between normal and ischemic cortex of sodium, potassium, and water content than previously observed can be obtained from directed sampling of 2-mg brain tissue in a model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In five rats,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d both common carotid arteries were occluded for 4.9+/-0.13 h (mean+/-SEM). Punch-sampling of 1-mm diameter tissue cores for water content (H(2)O%) by the wet-dry method, and [Na(+)] and [K(+)] by flame photometry, was guided by the observation of a subtle change in the surface reflectivity of ischemic cortex of quickly dried, 20-microm frozen brain sections, that was confirmed by MAP2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ratio of the lesion areas as determined by the reflective change and MAP2 immunoreactivity was 0.96+/-0.03 (n=5). In ischemic cortex H(2)O% was 79.9%+/-0.8%, [Na(+)] was 550+/-25 mEq/kg dry-weight, and [K(+)] 94.2+/-19.2 mEq/kg dry-weight (n=5), all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values in border zone cortex, and in cortex contralateral to ischemic cortex and border zone (for all samples n=60, mean wet weight 2.037+/-0.046 mg). Differences between ischemic and normal cortex were 5.4+/-1.1%, 317+/-21 mEq/kg dry-weight, -304+/-27 mEq/kg dry-weight (n=5) for H(2)O%, [Na(+)], and [K(+)]. These differences between ischemic and normal cortex are 1.4-2.5, 1-3.11, and 1.4-3.5 times greater, respectively, than previous results obtained using samples weighing 35 mg or more. These results extend the association of sodium and potassium with ischemic brain edema in the rodent model, and show that these classical measurements can keep pace with the regionality of histochemical and morphological methods.  相似文献   
32.
眼科门诊患者中干眼症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刘莹  邹留河  潘志强  李纳  吕岚  李航 《眼科》2004,13(4):233-235
目的 :了解眼科普通门诊患者中干眼状况并分析可能的原因。方法 :对在 2 0 0 2年 3~ 4月眼科普通门诊患者检测Schirmer试验Ⅰ和泪液镜 (TearscopePlus)检测BUT ,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 :990例 (1980只眼 )患者中 ,角结膜干燥症的患病率为 32 1% (318例 /990例 ) ;其中男性患病率 6 7% (6 6例 /990例 ) ,女性患病率 2 5 4 % (2 5 2例 /990例 ) ;可疑角结膜干燥症患病率 7 7% (76例 /990例 )。统计学分析显示 ,与泪液相关的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主诉 (干涩感、流泪等 )、体征 (角膜荧光素染色 )和是否伴随全身病 (P <0 0 1) ;其中男性患者Schirmer试验Ⅰ (9 6 6± 5 2 8)mm ,BUT(10 0 1± 4 4 3)秒 ,明显高于女性患者的 (6 82± 6 16 )mm和 (6 88± 3 5 8)秒 (P <0 0 1) ;患者无主诉时Schirmer试验Ⅰ和BUT分别为 (11 5 5±5 14 )mm和 (11 10± 3 93)秒 ,均明显高于有主诉患者的 (5 0 8± 5 0 1)mm和 (5 75± 2 6 3)秒 (P <0 0 1) ;有角膜上皮荧光染色患者Schirmer试验Ⅰ和BUT分别为 (4 4 1± 4 35 )mm和 (5 13± 2 0 2 )秒 ,均显著低于无角膜荧光染色患者的 (8 79±6 0 4 )mm和 (8 83± 4 2 9)秒 (P <0 0 1) ;患者合并有全身病时Schirmer试验Ⅰ和BUT分别为 (4 6 2± 4 14 )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造血干细胞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预处理措施对眼部的影响。方法 对35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眼科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中慢性GVHD14例,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0%。其中8例合并有干眼,占GVHD患者的57.14%;6例睑板腺功能障碍并伴有干眼。眼部其他并发症有结膜瘢痕、睑球粘连、角膜溃疡、白内障、急性结膜炎、眼底出血或结膜出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及干眼。结论 干眼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主要眼部并发症,仅见于发生GVHD的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眼部并发症明显高于自体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34.
干眼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启国  刘祖国 《眼科研究》2004,22(4):438-441
干眼是一类非常常见的眼表疾病,理想的干眼模型对于干眼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目前,已有多种建立干眼动物模型的方法,如通过药物作用、改变动物性激素分泌水平、去除泪腺或眼表的神经支配、诱导泪腺产生自身免疫反应、手术摘除泪腺及手术封闭睑板腺开口等均可制作出干眼模型。这些干眼模型归纳起来主要有泪液缺乏型干眼及蒸发过强型干眼两大类型。常用于制作干眼模型的动物主要有兔、狗及鼠等,此外,还有使用猫、恒河猴、貂及马等制作干眼模型的报道。对几种常见的干眼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其优缺点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35.
肺部给药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玉红  方智勇 《齐鲁药事》2005,24(8):478-48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肺部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国内蛋白质和肽类的肺部给药剂型研究。  相似文献   
36.
干粉吸入剂的有效性及质量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影响干粉吸入剂有效性的因素,并对其体内外测定方法及质量控制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7.
0.8%黄精多糖滴眼液对干眼症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0.8%黄精多糖滴眼液对实验性干眼症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实验性干眼症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受试药物组(治疗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对照组),分别用溶媒、0.8%黄精多糖滴眼液和泪然滴眼液治疗.观察Schirmer I试验和角膜结膜虎红染色点数,每周1次,共5周.结果各组模型动物Schirmer I试验滤纸湿长度和角结膜虎红染色点数分别在用药2周后和3周后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在用药2周后Schirmer I试验滤纸湿长明显增加,用药3周后虎红染色点数减少.结论 0.8%黄精多糖滴眼液对实验性干眼症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采用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比较小梁切除术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影响。

方法:纳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2例62眼,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小梁切除术组32例32眼,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组(青白联合手术组)30例30眼。运用Keratograph 5M评估术前,术后3d,1、 3mo的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非侵入性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aBUT)、泪河高度(TMH)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CFS)。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眼表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青白联合手术组的NiaBUT、NifBUT、CFS、TMH最差,分别为10.13±1.48、12.59±1.96s、0.80±0.22分与0.31±0.02mm,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小梁切除组(均 P<0.05),术后1mo两组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恢复,但直到术后3mo仍未完全恢复到术前水平。

结论:眼表综合分析仪可以客观、精确地用于评估抗青光眼手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在术后3mo短期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比单纯小梁切除术对眼表的影响更为严重,提示在此期间应加强对眼表的护理。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对比强脉冲光(IPL)联合睑板腺按摩与眼睑熏蒸按摩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干眼的治疗效果。

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取2018-03/08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干眼门诊就诊的73例146眼MGD相关干眼患者,试验组38例76眼,给予IPL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每3wk 1次,共3次)。对照组35例70眼给予眼睑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每天熏蒸、清洗睑缘,连续5d,第5d进行睑板腺按摩,间隔2wk后再次重复治疗,共3次)。本研究时间共12wk,记录首次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1、4、7、12wk时患者的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估、标准干眼评估问卷(SPEED)、非侵入泪膜破裂时间(NITBUT)、非侵入泪河高度测量(NITMH)、睑板腺缺失积分(MGS)、睑板腺分泌物评估(MGYSS)等数据,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二者的疗效对比。

结果:两组间性别、年龄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各观察指标无差异(P>0.05); 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除NITMH、MGS外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在治疗后1wk时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 试验组在治疗后4、7、12wk时,除NITMH、MGS外均优于对照组(P<0.05)。从指标变化趋势上看,试验组于首次治疗后疗效指标持续好转,于第12wk时疗效最佳,而对照组于首次治疗后第7wk疗效最佳,之后疗效减弱。治疗后两组均未见明显并发症。

结论: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及眼睑熏蒸按摩两种治疗方式均对MGD相关干眼治疗方便、安全、有效,且强脉冲光联合睑板腺按摩疗效及维持时间优于眼睑熏蒸按摩治疗。  相似文献   

40.

目的:比较左氧氟沙星眼凝胶与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所致的蒸发过强型干眼的疗效。

方法:将确诊为MGD所致干眼(蒸发过强型)180例360眼患者随机分组。A组应用左氧氟沙星眼凝胶+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 B组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A、B两组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用棉棒挤压排出阻塞在睑板腺管内的分泌物,每周1次,连续4wk为一个疗程; 热毛巾湿热敷眼睑,水温45℃左右,每天3次,每次15min,使残留在睑板腺管内的油脂稀薄软化脂质排出。每次眼睑湿热敷完毕后,A组将左氧氟沙星眼凝胶滴入结膜囊内并涂抹在眼睑睫毛根部,B组将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在眼睑睫毛根部,两组患者均滴玻璃酸钠滴眼液每天4次。观察患者术后的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分泌物性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评分和泪液分泌试验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症状=-0.64,P症状=0.524; Z分泌物=-1.37,P分泌物=0.171; Z破裂时间=-1.06,P破裂时间=0.288; Z分泌时间=-1.06,P分泌时间=0.288)。角膜荧光染色评分:A组治愈83.3%,好转11.1%,无效5.6%; B组治愈55.6%,好转27.8%,无效16.7%; A组疗效优于B组(Z=-4.02,P<0.001)。

结论:治疗MGD所致的蒸发过强型干眼,以物理疗法为主,药物治疗为辅,除了患病时间长、病情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外,一般均使用左氧氟沙星眼凝胶完全能达到消炎抗菌、安全稳定、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效果,二者药物之间在治疗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