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81篇
  免费   6975篇
  国内免费   2460篇
耳鼻咽喉   158篇
儿科学   793篇
妇产科学   2030篇
基础医学   3514篇
口腔科学   579篇
临床医学   6672篇
内科学   7617篇
皮肤病学   1141篇
神经病学   2261篇
特种医学   726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2601篇
综合类   9024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4959篇
眼科学   720篇
药学   32012篇
  47篇
中国医学   3109篇
肿瘤学   3933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1189篇
  2022年   1583篇
  2021年   2622篇
  2020年   2655篇
  2019年   2661篇
  2018年   2754篇
  2017年   2999篇
  2016年   2852篇
  2015年   2905篇
  2014年   4828篇
  2013年   8344篇
  2012年   4688篇
  2011年   4932篇
  2010年   3850篇
  2009年   3633篇
  2008年   3380篇
  2007年   3344篇
  2006年   3000篇
  2005年   2692篇
  2004年   2311篇
  2003年   2023篇
  2002年   1555篇
  2001年   1447篇
  2000年   1163篇
  1999年   977篇
  1998年   866篇
  1997年   801篇
  1996年   653篇
  1995年   615篇
  1994年   525篇
  1993年   459篇
  1992年   513篇
  1991年   416篇
  1990年   345篇
  1989年   279篇
  1988年   265篇
  1987年   252篇
  1986年   211篇
  1985年   222篇
  1984年   175篇
  1983年   143篇
  1982年   118篇
  1981年   92篇
  1980年   64篇
  1979年   64篇
  1978年   72篇
  1977年   49篇
  1976年   48篇
  1975年   5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522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陈吉生 《中国药房》2005,16(1):55-57
目的 :探讨发生药源性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检索中文医药卫生期刊1998年~2003年报道的药源性过敏性休克个案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微生物药物、中草药、生物制品的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居前3位 ;静脉用药发生率最高 ,占61 30% ;速发型过敏性休克比例极大 ,占78 73%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 :用药前询问过敏史 ,严格用药指征 ,观察用药后反应 ,方能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992.
我院50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杜小勤  叶翠英 《中国药房》2005,16(3):211-212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 (ADR )的发生情况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ADR监测小组1年多来收集的5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类与分析。结果 :50例ADR中 ,过敏反应居多 ,其次为神经系统的ADR ,少数为不合理用药或用药不当造成 ;防止可能或潜在的ADR ,关键在于临床用药监测 ;抗生素引起的ADR居首位 ,其次为中成药中的双黄连注射液。结论 :应加强ADR监测及其相关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993.
1999年~2003年我院中成药利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谈瑄忠  丁毅 《中国药房》2005,16(9):682-684
目的为中成药研发、生产、使用等部门提供参考信息。方法利用数据库及电子表格软件统计分析1999年~2003年我院中成药销售金额及排序等情况。结果中成药占药品销售总额的比例由43.81%下降到33.70%;祛淤剂、扶正剂、骨伤科用药、清热剂和妇科用药位居销售金额前5位;在销售金额排序前10位药品中,祛淤剂占较大份额。结论中成药使用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94.
我院24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64,自引:9,他引:6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2年7月1日~2003年6月30日收集到的242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抗感染药物类别、涉及的器官系统、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2例ADR中,主要与抗感染药物使用、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有关,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结论应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督,以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建立液相色谱-质谱(LC-MS)法测定癌症患者单剂量滴注鸦胆 子油脂肪乳后体内油酸浓度。方法 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7名癌症患者,第3 天不给药,抽取不同时间点空白血浆样品;第5天,单剂量滴注鸦胆子油脂肪乳 注射液100 mL,滴注开始后,抽取不同时间点血浆样品,60 min滴完,用LC- MS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 线性范围为2.44-156 mg·L-1;日内、日间变异 系数均<14%;7名癌症患者单剂量滴注鸦胆子油脂肪乳注射液100 mL后,主 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max=(1.08±0.19)h,Cmax(95.20±29.10)mg·L-1, AUC0-7h=(265.67±59.32)mg·h·L-1,t1/2=(12.14±6.42)h。结论 本法 适用临床测定血浆中油酸浓度。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了解抗高血压药物应用与服用抗糖尿病(DM)药物治疗的老年DM人群低血糖风险的方法。方法 根据老年DM人群药物使用调查问卷,从我们建立的上海市社区老年DM人群用药监测系统中选取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服用抗DM药物的老年DM合并高血压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以经过医院明确诊断的低血糖事件为观察终点;抗高血压药物相关的低血糖风险用经过校正的相对危险度(RR)表示;采用多个协变量的Poisson回归模型,在控制可能的混杂因素作用的基础上,对RR值进行估计。结果 观察期1a内确诊发生低血糖34例,同时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低血糖发生率(2.76%)高于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者(1.51%),但经可能的混杂因素校正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RR=1.98,95%可信区间(CI)0.59~ 6.59];复方降压片与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加同时服用磺酰脲类抗DM药物的老年患者低血糖的危险性(RR=6.87;95% CI,1.01~47.21);钙拮抗剂、利尿剂、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ACE抑制剂并不增加老年DM患者低血糖风险(P>0.05);但其中ACE抑制剂单一用药在抗高血压药物中低血糖发生率最高(4.91%),对老年DM患者应慎用。结论在老年DM合并高血压的人群中,传统制剂复方降压片可以增加服用磺酰脲降糖药的老年患者的低血糖风险;对于老年DM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极为重要,除考虑降压药物本身的疗效外,还应注意降压药对老年DM代谢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离子导入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离子导入经皮给药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对胰岛素、降血钙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精氨酸抗利尿激素(加压素)等多肽蛋白质类药物离子导入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98.
我国民营医药批发企业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我国民营医药批发企业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我国民营医药批发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结果与结论 :不失时机地对我国民营医药批发企业进行适当整合有利于促进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9.
杨莉  李野  赵健 《中国药房》2005,16(6):407-409
目的 :为处方药成功转换为非处方药提供思路。方法 :介绍各国处方药向非处方药转换的典型案例 ,分析其成功和失败的原因。结果与结论 :推荐处方药向非处方药成功转换的策略 ;处方药向非处方药转换后的前景取决于一系列因素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我院184例药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2,自引:6,他引:32  
杨君  黄仲义 《中国药房》2005,16(6):455-457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 (ADR )发生及引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1999年4月~2004年7月我院184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84例ADR中 ,女性多于男性 ,男女之比为1∶1.4 ;>60a以上老年人有122例 ,占66.30 % ;单一用药123例 ,合并用药61例 ;ADR程度重度23例 ,中度128例 ,轻度33例 ;对症治疗153例 ,未进行特殊处理31例 ;治愈161例 ,好转17例 ,有后遗症6例 ;因果关系评定为肯定3例 ,很可能153例 ,可能28例 ;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64.39 % ;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药和中药制剂 ,分别占12.33 %、10.05 % ;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 ,占67.55 %。结论 :应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 ,避免或减少其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