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822篇 |
免费 | 1744篇 |
国内免费 | 37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2篇 |
儿科学 | 338篇 |
妇产科学 | 224篇 |
基础医学 | 1295篇 |
口腔科学 | 409篇 |
临床医学 | 2651篇 |
内科学 | 2604篇 |
皮肤病学 | 256篇 |
神经病学 | 882篇 |
特种医学 | 103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301篇 |
综合类 | 3055篇 |
一般理论 | 2篇 |
预防医学 | 2428篇 |
眼科学 | 295篇 |
药学 | 1336篇 |
109篇 | |
中国医学 | 567篇 |
肿瘤学 | 10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8篇 |
2023年 | 493篇 |
2022年 | 882篇 |
2021年 | 1188篇 |
2020年 | 1174篇 |
2019年 | 818篇 |
2018年 | 752篇 |
2017年 | 812篇 |
2016年 | 879篇 |
2015年 | 778篇 |
2014年 | 1468篇 |
2013年 | 1393篇 |
2012年 | 1055篇 |
2011年 | 1025篇 |
2010年 | 757篇 |
2009年 | 686篇 |
2008年 | 631篇 |
2007年 | 675篇 |
2006年 | 545篇 |
2005年 | 495篇 |
2004年 | 387篇 |
2003年 | 340篇 |
2002年 | 304篇 |
2001年 | 304篇 |
2000年 | 226篇 |
1999年 | 157篇 |
1998年 | 193篇 |
1997年 | 161篇 |
1996年 | 134篇 |
1995年 | 137篇 |
1994年 | 121篇 |
1993年 | 110篇 |
1992年 | 93篇 |
1991年 | 68篇 |
1990年 | 76篇 |
1989年 | 64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49篇 |
1986年 | 58篇 |
1985年 | 59篇 |
1984年 | 36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33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22篇 |
1979年 | 12篇 |
1978年 | 15篇 |
1976年 | 15篇 |
1975年 | 10篇 |
1974年 | 1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中医药优秀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是中医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新形势的新需要,是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使命,是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发展.从逻辑理路来看,中医思维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中国化的有益补充,中医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医历史是"四史"教育的传统资源,中医榜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 相似文献
212.
213.
目的 分析颅内肿瘤的CT误诊原因 ,提高颅内肿瘤的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CT误诊的 17例颅内肿瘤的CT图像资料 ,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CT误诊的 17例包括脑膜瘤 7例 ,胶质瘤 7例 ,颅咽管瘤 1例 ,垂体瘤 1例 ,多发颅内肿瘤1例。病变征象不典型、对病变CT征象认识不足和观察不仔细、检查方法不当、诊断思维错误、机器因素等是造成CT误诊颅内肿瘤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对病变CT征象的认识 ,培养客观正确的诊断思维 ,选择恰当的扫描方式 ,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颅内肿瘤的CT误诊。 相似文献
214.
HPV6b L1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为特异性诊断抗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研究人乳头瘤病毒6b结构蛋白(HPV6b L1)在昆虫细胞系统的表达及其作为特异性诊断抗原的可行性,为HP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作准备。方法:采用HPV6b L1重组杆状病毒感染sf-9昆虫细胞制备HPV6b L1,经氯化梯度离心纯化,Western blot分析及电镜观察鉴定;用1μg、5μg和20μg三种剂量免疫小鼠,以检测小鼠血清抗体反应;并用HPV6b L1作为诊断抗原检测HPV感染者(尖锐湿疣及宫颈癌)和健康对照者共112例血清特异性抗体。结果:HPV6b L1在昆虫细胞中得到表达,并可自行组装形成VLPs,且予1μg剂量免疫小鼠就能产生阳性血清抗体反应,HPV6b L1 VLPs特异性抗体对HPV6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6%和97.1%。结论:HPV6b L1 VLPs具较强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血清中检测到的HPV6b L1抗体对HPV6感染具较高的特异性,可进一步用于HP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及防治尖锐湿疣的基因工程疫苗研究。 相似文献
215.
广东省绿头鸭场鸭乙肝病毒自然携带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两个鸭场携带乙肝病毒(DHBV)状况。方法 在对广东省家养绿头鸭分布状况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南海市和顺镇、里水镇两个绿头鸭场作了随机抽样调查,采集了雏鸭、青年鸭和种鸭的血标本共519份,应用斑点分子杂交(DotBlot)测定法观察绿头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自然携带率。结果 两鸭场绿头鸭的DHBV自然携带率为36.0%(187/519),其95%可信限为31.0%~44.0%。不同鸭龄组绿头鸭DHBV自然携带比较,两鸭场同日龄绿头鸭DHBV自然携带率比较,绿头鸭DHBV自然携带率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不同鸭龄的绿头鸭DHBV-DNA含量定量分析(A值),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雏鸭>种鸭>青年鸭,和顺鸭场的绿头鸭DHBV-DNA含量高于里水鸭场。结论 两鸭场绿头鸭携带的DHBV可能源于不同的亚株。 相似文献
216.
肾功能及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肾功能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199(CA199)、糖蛋白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糖蛋白抗原153(CA153)、糖蛋白抗原724(CA724)、细胞角化素蛋白片段19(CYF1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癌抗原(SCC)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影响。方法根据肌酐清除率(Ccr)水平将232例未行透析治疗的CKD患者分为Ccr≤30 mL/min、>30且<60 mL/min和≥60 mL/min亚组;选择37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及37例Ccr水平与其相近、性别相同的未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透析,非透析对照组。测定肿瘤标志物,其中男性患者同时测定PSA。结果不同Ccr亚组间的CEA、CA199、CYFRA21-1、NSE和SC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且与Ccr呈负相关(r值分别=-0.351 4、-0.209 3、-0.351 9、-0.123 4、-0.236 1, P值均<0.05);而CA125、AFP、CA153和CA72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透析对照组的血清CA125和NSE均显著高于非透析对照组(P值均<0.05),其余各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在透析或非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尤其在肾功能减退严重的患者中,根据血清CEA、CA199、CYFRA21-1、NSE、CA125和SCC表达诊断相应肿瘤时,其假阳性率较肾功能正常及轻度损害者增高,故此类患者可能需要更高的肿瘤标志物正常参考值范围上限;而AFP、CA153、CA724和PSA的特异性与正常人群相同。透析治疗使血清CA125和NSE的诊断价值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217.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方法:根据文献研究、专家咨询、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获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四诊信息。将493例临床患者随机分为运算组(370例)和考核组(123例),以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提取运算组患者症状信息,分析证候之间组合规律,确立症状对证候贡献度,以诊断性试验ROC曲线分析方法建立诊断阈值,并依据考核组数据对其进行前瞻性检验。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在以络气郁滞、络气虚滞、痰湿、血瘀、阴虚、火热等基本证候,分别确立了不同症状对证候诊断的贡献度,建立了诊断阈值,前瞻性检验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结论:基于熵的复杂系统分划方法可用于中医证候的量化研究,建立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量化诊断标准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为中医证候规范化及进一步开展络病与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18.
目的 评价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经液基细胞学检测系统(LCT)筛查阳性的病人191例及LCT筛查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宫颈病变病人64例,行阴道镜检查和镜下活组织病理检查(活检)及LEEP治疗。对治疗前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并于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复查LCT。结果 LEEP后标本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结果符合者173例(71.49%),结果有差异者69例(28.51%),两者间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Х^2=17.357,P〈0,001)。结论 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下多点活检、LEEP术后病理诊断构成了宫颈病变系统的诊断及治疗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19.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抗体胶体金试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病人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同时用ELISA、胶体金试验、RPR试剂和TPPA对1136例住院及门诊病人血清进行检测,TPPA试验作为确认试验,从而得出其他3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ELISA法的阳性率97.61%(82/84),假阳性率0.28%(3/1052);金标法阳性率82.14%(69/84),假阳性率5.32%(56/1052);RPR法阳性率73.8%(62/84),假阳性率0.38%(4/1052);3种方法即ELISA、金标法、RPR法均阳性为60例,检出率为71.43%(60/84),假阳性率为0.09(1/1052)。在用TPPA方法确认为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的血清标本中,金标法和RPR法在弱阳性标本(S/CO值为1~5)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S/CO值〉5的阳性标本。结论:TP-ELISA法是一种高特异性、高敏感性的梅毒血清学诊断检测方法,TP-ELISA与TPPA相关性良好,可作为确证试验。后两种试验假阴性和假阳性较多,只能作为辅助试验,如果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使假阳性率下降。 相似文献
220.
目的:考察异丙酚在不同pH值下的荧光性质,寻找检测异丙酚的最佳pH值。方法:用缓冲溶液将异丙酚甲醇溶液及人血浆pH调至1~13(共20余个不同的pH),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发射波长λex=279nm,激发波长λem=300nm)测定在不同pH下的荧光强度。结果:pH条件不同,对异丙酚甲醇溶液及人血浆的荧光性质均有影响,选择偏碱性条件检测异丙酚较好。结论:为使药物的检测更准确、灵敏,需在检测过程中调节样品溶液的pH至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