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7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156篇
耳鼻咽喉   152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342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579篇
内科学   244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659篇
特种医学   483篇
外科学   1150篇
综合类   916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319篇
眼科学   133篇
药学   307篇
  5篇
中国医学   255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63篇
  2013年   351篇
  2012年   321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55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46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67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6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48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行前路手术治疗,随访1~4年,平均2.1年。根据术后神经功能JOA评分改善率,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不佳2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症状持续时间、合并糖尿病、Pavlov值、椎管狭窄率、骨化物分型、CT双影征、脊髓高信号、手术范围以及骨化物处理对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结果]骨化物的处理方式是影响患者疗效的唯一因素(P=0.0067)。[结论]前路手术彻底切除骨化之后纵韧带,对脊髓充分减压是前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2.
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 (MVD) is an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in hemifacial spasm (HFS). Postoperative evaluations are usually made by neurosurgeons. Follow-up studies performed by neurologists and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QoL) investigations are lacking. All 25 HFS patients operated with MVD in our centre between 2000 and 2004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recently validated HFS-7 scheme, extended with the item 'sleep disturbance due to HFS' (HFS-8). The patients underwent a careful neurological examination median 3 years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evaluation focused on clinical aspects, changes in blood pressure and time until observable effect of MVD. The evaluation of HFS-7 questionnaire and the extended form (HFS-8)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QoL after MVD. Neurological outcome was in almost all cases excellent or good. Eleven (44%) patients had no neurological deficits at all. Only one patient had serious complications with ipsilateral facial palsy, deafness, balance problems and vertigo. The other patients had minor neurological findings or symptoms. Eighteen (72%) patients experienced early effect within 3 months after MVD; seven (28%) patients had late effect between 6 and 14 months. Median age of the patients with late effect (62.6 yea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in those with early effect (52.7 years).  相似文献   
43.
目的 :SS研究大鼠脊髓压迫损伤减压后钙离子和兴奋性氨基酸变化及其与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为 :慢性渐进性脊髓损伤组 ,慢性渐进性脊髓损伤减压 1,7,14 ,2 8d组 .取伤段脊髓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的变化 ,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离子改变及水含量 .结果 :慢性渐进性脊髓损伤减压后钙离子和兴奋性氨基酸有明显的降低 ,减压后 1,7,14 ,2 8dGlu(μmol·g-1)分别为 :6 .16± 0 .16 ,5 .4 3± 0 .2 2 ,5 .4 3± 0 .17,5 .33± 0 .2 0 ;Asp(μmol·g-1)分别为 :3.39± 0 .12 ,2 .96±0 .11,2 .92± 0 .16 ,2 .89± 0 .15 ;Ca2 + 离子 (μmol·kg-1)分别为 :5 .84± 0 .11,5 .33± 0 .10 ,5 .2 8± 0 .17,5 .2 4± 0 .0 2 .它们均较减压前 (Glu为 6 .32± 0 .10 μmol·g-1,Asp为 3.5 6±0 .13μmol·g-1,Ca2 + 为 6 .5 3± 0 .6 4 μmol·kg-1)有显著降低 (P <0 0 5 ) ,其中前 7d降低较快 ,以后有降低不明显 .减压后 1,7,,14 ,2 8d改良的Tralov评分分别为 3.5 3± 0 .11,3.74± 0 .12 ,3.86± 0 .12 ,3.88± 0 .10 ;斜板试验分别为 4 3.3± 2 .3,4 6 .2± 1.1,4 8.8± 2 .8,4 9.7± 2 .6 ,均较减压前Tralov评分 (3.4 0± 0 .13)斜板试验 (40 .9± 1.8)有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4.
食管癌切除术后不同重建途径吻合口瘘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目的了解食管癌切除术后经不同径路重建,发生吻合口瘘的情况;探讨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后,经胸骨后胃代食管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1105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229例经左胸行胸内吻合(A组),716例经右胸食管床胃代食管行颈部吻合(B组),160例予以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后经胸骨后行颈部吻合(C组)。分析比较不同手术径路的3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情况。结果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A组5/229(2.2%)、B组85/716(11.9%)、C组31/160(19.4%),C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高于A、B组(P<0.01和P<0.05)。比较C组不同重建方式吻合口瘘发生率显示,手工吻合与器械吻合(22.2%与11.6%,P=0.133)、全胃重建与管状胃重建(25%与15.6%,P=0.146)间吻合口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而延长胃肠减压管留置时间至术后7d,吻合口瘘发生率由23.3%降至9.1%(P<0.05)。结论胸骨后胃代食管吻合口瘘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前纵隔内的胃体受压、冲击吻合口所致;通过延长胃肠减压管留置时间能有效减少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退变性症状性腰椎侧凸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间断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矢状位重建术式治疗退变性症状性腰椎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月-2006年4月,采用经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间断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矢状位重建术式治疗退变性症状性腰椎侧凸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51—82岁,平均62.6岁。所有病例拍摄腰椎正侧位片及Bending片,常规备CT和MRI。根据患者下肢症状行全椎板或半椎板减压,神经根扩大,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螺钉间断固定。[结果]本组病例均获随访(1—6年,平均2年零7个月),术后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按JOA评分,手术疗效优良率91.9%,侧凸平均矫正率54.8%。随访期间无明显矫正度数及椎间隙高度丢失,术后3个月、1年复查X片内置物无松动及断裂,植骨融合时间平均11.6周。[结论]对于退变性症状性腰椎侧凸患者:(1)采取个体化治疗,年龄不是绝对手术禁忌证,病程长短不是决定手术疗效的重要指标;(2)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间断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矢状位重建术是安全有效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46.
头低位模拟失重状态对前庭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头低位模拟失重对运动病症状、垂直视动眼震(VOKN)及体液重新分配的影响,在头低位-10°的模拟失重状态下,采用大视野的垂直视动刺激,观察18名正常人的运动病症状、VOKN、激素(AVP、VIP、CORT、ALDO)的反应特点。结果表明,头低位-10°状态下的大视野垂直视动刺激可以诱发出明显的运动病症状,头低位-10°的垂直视动刺激比坐位更容易诱发运动病。坐位状态VOKN慢相速度有明显的方向性不对称,敏感组VOKN方向性不对称有显著差异(P<0.05)。头低位-10°时VOKN的不对称现象不明显,向下方向运动的VOKN慢相速度显著增加。分析指出,头低位-10°状态下垂直视动刺激比坐位和秋千刺激的贡献率大。尿中CORT(皮质醇)在秋千和头低位的垂直视动刺激前后有显著性增加。提示:大视野的垂直视动刺激与头低位-10°两种刺激的结合可能成为预测空间运动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7.
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的诱发肌电图监测和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面神经诱发肌电图在显微血管减压(MVD)术中、术后对面肌痉挛治疗效果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对26例典型面肌痉挛病人、探讨在MVD术前、术中、术后,经皮刺激痉挛侧(手术侧)面神经下颌缘支,记录诱发同侧眼轮匝肌肌电位(MD-OC反应)变化,并以正常侧作对照检查。结果:26例术前均记录到痉挛侧MD-OC反应,在术中操作不同阶段,21例均见MD-OC反应消失。术后1周~3个月随访复查21例中,12例痉挛完全消失,MD-OC反应不复存在,9例症状明显或部分减轻,但有4例再记录到MD-OC反应。另5例术中,术后均记录到MD-OC反应,症状未有改善。结论:面神经诱发肌电图运用于MVD术中监测和预后判断,可改善和提高面肌痉挛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8.
使用围套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50例。采用耳后斜行小切口,分离压迫血管后,用涤沦片包绕面神经根起始部并用银夹固定,术后49例痉挛停止。本法并发症少,无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至10年均无复发。根据术中发现将“责任血管”分为4型:接触型、压迫型、粘连包绕型和贯穿型。讨论了手术适应证、要求及并发症的预防等。  相似文献   
49.
目的:寻求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确实合适的手术方案及术式。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在1990年至2003年间收治的143例病例,对比不同手术方式术前术后MRI和临床症状的变化,寻找其间的规律。结果:术前MRI显示,有空洞者比单纯小脑扁桃体下疝者后颅窝更加紧密。术后症状均缓解,MRI显示空洞均减小,但后颅窝减压术者可见小脑扁桃体回缩,而脊髓空洞一腹腔分流术者小脑扁桃体回缩不明显。结论:Arnold—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是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不能以单一因素来解释。脊髓蛛网膜下腔,特别是颅颈结合部的脑脊液循环障碍,是各种病因的共同点。因此,解除脑脊液循环障碍是治疗这种疾病的关键环节和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潜水减压多普勒超声气泡信号的模糊识别方法。方法 根据气泡信号的频谱分布特征,构建f-f-△p三参量模糊算法,并通过减压病动物模型进行验证,同时对66例氦氧150m饱和-180m巡回潜水减压的数据进行检测。结果 在减压病动物模型中分别检测到I~Ⅱ级气泡(按Spencer分级标准),气泡数量6~113个/3s内不等;在饱和潜水减压资料中,检测到1人两次有I级气泡音,气泡数量分别为3个(11s录音)与6个(17s录音),与人工监听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用三参量模糊分析方法充分借鉴了多年来人工分析所积累的经验,同时利用了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气泡信号的检测分析较为准确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