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To achieve superior therapeutic efficacy, the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using two or more anticancer drugs in clinical practice has been generally accepted as a feasible strategy. On account of the concept of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co-delivery of anticancer drugs with nanotechnology gradually becomes a desired strategy and one of the research frontiers on modern drug delivery. In recent years, nano drug co-delivery system (NDCDS), which loads at least two anticancer drugs with different physico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 into a combination delivery system, has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NDCDS synergistical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the tumor compared with the free drugs. In this review, we highlighted the current state of co-delivery nanoparticles and the most commonly used nanomaterial, discussed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and prospect futur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多柔比星-五味子乙素共载脂质体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机制。方法 制备多柔比星-五味子乙素共载脂质体,以人慢性髓系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DOX为模型细胞,分别探讨不同温度、内吞抑制剂存在下的细胞摄取药物的情况,并检测耐药细胞P-gp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共载脂质体在4℃及氯喹、叠氮钠和甘露醇内吞抑制剂存在下进入耐药细胞的药物量明显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多柔比星-五味子乙素共载脂质体可抑制P-gp表达且诱导凋亡。结论 多柔比星-五味子乙素共载脂质体进入K562/DOX细胞主要通过耗能的内吞途径;而多柔比星-五味子乙素共载脂质体克服肿瘤多药耐药可能是通过抑制P-gp表达和促进凋亡双通道途径。  相似文献   
23.
中药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活性成分众多,理化性质各异,不同成分发挥药效的靶器官、作用途径和机制等也不尽相同。因此设计可以负载中药多种成分,以最大程度发挥协同治疗效果的共递送给药系统,是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研究的难点。从活性成分的“有效性”和“功能性”特点出发,中药多成分的共递送策略分为两类:一是基于中药活性成分的“有效性”,构建脂质体、纳米粒等新型载体对中药多成分进行负载;二是基于部分中药活性成分的“功能性”,参与载体构建,发挥自身药效作用和制剂功能的双重特点,实现共递送。该文综述了上述两类中药多成分的共递送策略相关研究进展,主要探讨了中药活性成分在共递送系统设计中具有的药剂学功能,以期能够找到符合中药多成分特点的共递送策略,为中药新型给药系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肿瘤治疗成功的主要障碍,药物共递送纳米载体因其肿瘤靶向、控制释放、一致的药动学曲线而被认为是克服MDR的有效策略。本综述总结了当前克服MDR的药物共递送纳米载体的设计思路,并分析了具有前景的研究方向,包括精确药物负载纳米载体、呈时序释放的纳米载体和对肿瘤微环境设计纳米载体,这些新兴策略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了新颖且更好的定制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