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945篇
  免费   5506篇
  国内免费   1697篇
耳鼻咽喉   100篇
儿科学   1688篇
妇产科学   768篇
基础医学   3865篇
口腔科学   514篇
临床医学   11327篇
内科学   25895篇
皮肤病学   207篇
神经病学   1029篇
特种医学   19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514篇
综合类   11130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2607篇
眼科学   96篇
药学   6439篇
  62篇
中国医学   3097篇
肿瘤学   837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1302篇
  2022年   1809篇
  2021年   3185篇
  2020年   3193篇
  2019年   2943篇
  2018年   2817篇
  2017年   2427篇
  2016年   2392篇
  2015年   2623篇
  2014年   5176篇
  2013年   5652篇
  2012年   3929篇
  2011年   4565篇
  2010年   3583篇
  2009年   3597篇
  2008年   3521篇
  2007年   3557篇
  2006年   3243篇
  2005年   2976篇
  2004年   2327篇
  2003年   1976篇
  2002年   1651篇
  2001年   1586篇
  2000年   1142篇
  1999年   1115篇
  1998年   929篇
  1997年   886篇
  1996年   780篇
  1995年   733篇
  1994年   707篇
  1993年   534篇
  1992年   497篇
  1991年   497篇
  1990年   416篇
  1989年   358篇
  1988年   353篇
  1987年   291篇
  1986年   247篇
  1985年   283篇
  1984年   250篇
  1983年   159篇
  1982年   144篇
  1981年   157篇
  1980年   120篇
  1979年   99篇
  1978年   80篇
  1977年   69篇
  1976年   62篇
  1975年   3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应用口服耐受的方法抑制抗透明带抗体的产生,为卵巢早衰的治疗提供一种新途径。方法: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小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和大剂量治疗组。各治疗组小鼠给予透明带多肽灌胃,剂量分别为每次1μg、10μg和100μg,共7次。灌胃4次后,经皮下注射免疫原建立小鼠自身免疫性卵巢早衰模型。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外周血和卵巢中抗透明带抗体的表达。结果:中剂量和大剂量治疗组小鼠外周血中抗透明带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15%和45%,明显低于模型组的8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剂量治疗组小鼠卵巢中抗透明带抗体的阳性率为20%,明显低于模型组的7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适当剂量的透明带多肽能够很好地诱导口服耐受、抑制机体抗透明带抗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992.
腺苷对大鼠缺血性急性肾衰竭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腺苷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大鼠双侧肾蒂40 min制成缺血性急性肾衰竭(IARF)动物模型。早期腺苷干预组于IR前2 h腹腔注射腺苷(10 mg/kg),晚期干预组于缺血40 min后同样剂量腺苷。观察IR 2、6、12 h后各组血清肌酐(Scr)、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水平及肾脏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1.IR组12 h后的Scr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凋亡细胞数分别为(198.56±13.35)μmol/L、26.50±2.07,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早期腺苷干预组及晚期腺苷干预组Scr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凋亡细胞数分别为(113.85±12.90)μmol/L、14.67±3.44及(218.79±37.65)μmol/L、20.83±5.27,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P均<0.01);2.早期腺苷干预组肾脏病理组织学、Scr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水平均较IR组、晚期干预组明显降低(P<0.01);而晚期腺苷干预组肾脏病理组织学、Scr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水平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缺血前予腺苷对大鼠肾脏IR性急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能量消耗,减少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3.
Malignant pericardial effusion with cardiac tamponade is a rare manifestation of metastatic gynecological cancer. A 35-year-old female was diagnosed with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 of the vagina. Four years after partial vaginectomy, she developed regional recurrence and was treated with surgical excision followed by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therapy. Six years later, the patient was diagnosed with lung metastases and received a combination adriamycin and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 Shortly after completing treatment, she presented with weakness and was found to be hypotensive on physical exam.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confirmed a pericardial effusion with evidence of bilateral heart failure. She underwent an emergent pericardiocentesis and eventual pericardial window procedure. Metastatic adenocarcinoma of the vagina can present with malignant pericardial effusion with cardiac tamponade. Therefore, gynecologists and gynecological oncologists need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this disease process.  相似文献   
994.
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对新生儿(MCI组)窒息心肌损害(MC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夹心法和免疫抑制酶动力学法动态检测34例生后10 d内窒息并MCI新生儿(MCI组)血清cTnⅠ和CK-MB水平,并以38例窒息无心肌损害(NMCI组)及30例正常新生儿(NC组)作为对照组。结果NC组cTnⅠ水平在生后10 d内无变化,MCI组生后24 h内和1周时cTnⅠ水平均显著高于NMCI组和NC组(P均<0.01)。MCI组生后24 h内CK-MB水平显著高于NMCI组和NC组(P均<0.01);3组生后5~7 d检测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且均明显低于生后24 h内水平。cTnⅠ诊断新生儿MCI的敏感度为91%,特异度为88%,准确度89%;CK-MB诊断新生儿MCI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68%,准确度为74%。结论血清CK-MB及cTnⅠ均可用于新生儿窒息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cTnⅠ优于CK-MB。  相似文献   
995.
血液透析并滤过在儿童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并滤过(HDF)在小儿急性肾衰竭(ARF)的应用。方法应用Branc Dialog双泵透析机对因各种原因致ARF需行血液净化治疗的11例患儿进行19例次HDF和21例次血液透析(HD)。HDF及HD前后分别测血BUN、Cr、UA、β2-微球蛋白(β2-MG),观察心率、血压、体温等变化。结果HDF与HD相比,血BUN、Cr、UA、β2-MG下降率均增高,经统计学处理P<0.01,低血压发生率低,HDF无低血压发生,HD为5/21例次。但失衡综合征发生率HD无,HDF 3/19例次。结论HDF较HD透析充分,特别是对血β2-MG清除率高,血流动力学稳定,但要防止失衡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IL-18和CDs4在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CFIF)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对z],JLCFIF的诊断价值。方法CFIF患儿52例,心功能按修订的Ross和Reithman评分系统。心功能Ⅱ级(3~6分)18例、Ⅲ级(7~9分)17例,Ⅳ级(10~12分)17例。原发疾病为扩张性心肌病、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对照组15例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IL-18水平用ELISA法进行测定,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Ds4表达。结果CFIF患儿血清IL-18及CDs4均显著增高(P均〈0.001),且随CFIF加重渐增加,治疗后两者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两者在心肌病组、先天性心脏病组及其他病组3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IL-18和CDs4可能参与小儿CFIF发生发展。可以作为评价CHF严重程度的生物化学标记;CFIF作为一种临床综合征,无论最初病因是否相同,免疫反应可能都具有某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997.
正常和心力衰竭儿童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测定正常及心力衰竭(HF)患儿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探讨NT-proBNP在HF患儿中的改变及其与HF严重程度的关系,并提供小儿NT-proBNP的正常参考范围。方法随机选取体检健康儿童80例,年龄1~16岁,男女各40例;同期选择典型HF表现的住院患儿70例;男32例,女38例;年龄1~16岁,患儿依原发病分为扩张型心肌病(DCM)组45例,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50%;室间隔缺损(VSD)组25例,LVEF为51%~78%。抽取静脉血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NT-proBNP水平。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用改良Ross评分评定HF临床程度。结果正常儿童血清NT-proBNP水平为75.8~429.2 fmol/mL[(223.05±76.60)fmol/mL],血清NT-proBNP水平与年龄无关,女童略高于男童,但无显著性差异。HF患儿NT-proBNP水平为224.0~5330.8 fmol/mL(中位数1353.3 fmol/mL),第10百分位和第90百分位分别为341.63 fmol/mL、2794.07 fmol/mL,显著高于正常儿童(Z=-10.16 P<0.001)。DCM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546)。HF患儿血清NT-proB-NP水平与临床心功能评分呈正相关(r=0.81)。NT-proBNP水平为351.46 fmol/mL时,诊断HF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92.5%,ROC曲线下面积0.981(95%可信区间0.965~0.998 P<0.05)。正常小儿血清NT-proBNP水平为(223.1±76.6)fmol/mL,HF患儿血清NT-proBNP显著增高。结论血清NT-proBNP升高与HF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选取NT-proBNP<332.7 fmol/mL为正常范围对HF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是小儿HF一个较好特异性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后负荷过高的幼鼠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及卡维地洛的干预。方法:腹主动脉缩窄术制备幼鼠CHF模型。术后4周随机分3组:假手术对照组、CHF组、卡维地洛组。直接灌胃给药,8周后行血流动力学、心肌病理分析、心肌细胞凋亡及其检测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左、右心室相对重量(LVRW,RVRW)、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凋亡指数(AI)、LPO均显著升高(P〈0.01—0.05);左室内压最大收缩率(+dp/dtmax)、左室内压最大舒张率(-dp/dtmax)、SOD均显著降低(P〈0.01)。与CHF组比较,卡维地洛组LVRW、RVRW、SBP、DBP、LVSP、LVEDP、AI、LPO显著下降,+dp/dtmax、-dp/dtmax、SOD显著升高(P〈0.01)。结论:心室重构、心肌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参与幼鼠CHF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而卡维地洛能延缓、抑制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999.
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心脏手术后呼吸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对心脏术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经验。方法:10例心脏术后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当循环功能稳定后,拨除气管导管,改用经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结果:8例顺利撤离呼吸机,两例患者由于并发肺部感染导致严重呼吸衰竭,重新接受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结论:心脏术后呼吸循环功能稳定的患者,能够平稳地接受由有创机械通气向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儿血浆心房利钠肽(A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心力衰竭患儿34例,分成3个亚组,Ⅰ度心衰组14例,Ⅱ度心衰组13例,Ⅲ度心衰组7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浆ANP水平、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作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血浆A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关系。选取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以了解小儿心力衰竭时ANP、CK-MB变化情况。结果(:1)心力衰竭组ANP、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血浆ANP水平逐渐增高,与心衰程度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而CK-MB与心衰程度、LVEF之间均没有相关性。(2)心功能好转后ANP、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LVEF明显增高(P<0.01)。结论:心力衰竭时,血浆ANP水平明显增高,并且与心衰程度、LVEF有较好的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