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1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5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51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557篇
中国医学   647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4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黄连素联合格列吡嗪对2型糖尿病治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黄连素与格列吡嗪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的降糖作用、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15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格列吡嗪、黄连素及格列吡嗪和黄连素,在治疗后不同时间对患者进行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餐后2 h血糖测定,以评价这些处理措施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结果]三种处理方法均能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但格列吡嗪与黄连素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与格列吡嗪组和黄连素组比较,P<0.05).单独应用格列吡嗪对血脂代谢无影响,但对胰岛素抵抗有一定改善;单独运用黄连素或将黄连素与格列吡嗪联合应用不但能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恢复患者胰岛功能,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善.联合应用黄连素与格列吡嗪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黄连素与格列吡嗪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且对于防止2型糖尿病的并发症如脂类代谢异常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大黄素、小檗碱对HepG2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的预防作用及机制。方法:首先用MTT法筛选大黄素、小檗碱作用于HepG2细胞的实验浓度,然后用软脂酸诱导HepG2细胞,同时分别加入大黄素、小檗碱干预,并设正常组、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蒽酮法、RT-PCR法,观察大黄素、小檗碱对HepG2细胞上糖代谢及瘦素长型受体、短型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成为具有胰岛素抵抗的HepG2细胞,且细胞上瘦素长型及短型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显著下降(P < 0.01);而大黄素、小檗碱组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细胞内糖原含量以及细胞上瘦素长型及短型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无明显改变(P > 0.05)。结论:大黄素、小檗碱均能预防HepG2细胞产生胰岛素抵抗,这一作用与它们影响 HepG2细胞上糖代谢及瘦素受体mRNA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黄连素(Ber)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空腹血糖(FBG)、痛阈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果糖饲料喂养1个月再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方法建立2型DPN大鼠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DPN对照组予磷酸盐缓冲液(PBS)1 mL/kg,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Ber 100 mg/kg、187.5 mg/kg灌胃,整个治疗持续8周。用血糖仪测FBG,用热板法测定大鼠痛阈,用BL-420生物功能信号采集记录系统测定NCV。结果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FBG均较DPN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而DPN对照组大鼠FBG则维持在高血糖水平。DPN对照组大鼠痛阈值明显降低(P<0.05),而高剂量组的痛阈值较DPN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两剂量组均可加快NCV,高剂量组对NCV有更加显著的改善(P<0.001)。在用Ber治疗的后期能使明显消瘦的大鼠体质量回升。结论Ber可明显降低2型DPN大鼠的FBG,且大剂量Ber对2型DPN大鼠的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生长的影响及其与PPAR-y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小檗碱对MDA-MB-231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联合PPAR-γ拮抗剂GW9662,分析小檗碱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与PPARγ受体的关系.结果:小檗碱呈量-效和时-效关系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21μmol/L;小檗碱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PARγ受体拮抗剂不能逆转小檗碱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小檗碱可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但其作用不通过PPAR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65.
The in vivo effects of berberine (BBR), the widely used bioactive herbal ingredient from man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carbamazepine (CBZ, a substrate of CYP3A) and its metabolite carbamazepine 10,11‐epoxide (ECBZ), digoxin (DIG, a substrate of P‐gp) and cyclosporine A (CsA, a dual substrate of CYP3A and P‐gp) were evaluated in rats. After a 2‐week pretreatment with BBR,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of i.g. administered CBZ and ECBZ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ltered.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i.v. administered DIG was not modified by single and 2‐week pretreatments with BBR, but a dose‐dependent increase in AUC and Cmax was observed in the i.g. administered DIG parameters in rats. The AUCs of DIG with BBR (30 mg/kg, 100 mg/kg) were 133%, 170% (single) and 123%, 169% (2‐week) of control, respectively. The AUC and Cmax of i.g. administered CsA with a 2‐week pretreatment with BBR increased by 62% and 43% (BBR 30 mg/kg, p < 0.05), 96% and 60% (BBR 100 mg/kg, p < 0.01),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In conclusion, berberine produced a dose‐dependent increased bioavailability of digoxin and cyclosporine A by inhibition of intestinal P‐gp.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CYP3A activity by berberine were observed. Copyright © 2009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脂肪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67.
吴淑洋  杨晓琴  成威键  李敏  李楠  章津铭  吴亿晗 《中草药》2024,55(12):3987-3997
目的 基于中药经典复方葛根芩连汤(Gegen Qinlian decoction,GQD)合煎过程中成分间相互作用,探讨其代表性成分葛根素、小檗碱、汉黄芩苷、黄芩苷、甘草酸、巴马汀体外结合形成自组装纳米粒的性能及改善伊立替康(CPT-11)所致肠毒性作用的药理活性,为来源于中药汤剂的活性成分间的自组装纳米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溶剂挥发法分别制备小檗碱-汉黄芩苷自组装纳米粒(berberine-wogonoside nanoparticles,Ber-Wog NPs)、小檗碱-葛根素自组装纳米粒(berberine-puerarin nanoparticles,Ber-Pue NPs)、黄芩苷-葛根素自组装纳米粒(baicalin-puerarin nanoparticles,Bai-Pue NPs)、黄芩苷-巴马汀自组装纳米粒(baicalin-palmatine nanoparticles,Bai-Pal NPs)、黄芩苷-甘草酸自组装纳米粒(baicalin-glycyrrhizic acid nanoparticles,Bai-GA NPs)5种组分自组装纳米粒,测定其粒径分布、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包封率、载药量,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其微观形貌,紫外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考察成分间相互作用;考察5种组分自组装纳米粒缓解CPT-11致小鼠迟发性腹泻的药理作用。结果 组分间按1∶1投药比,制备所得Ber-Wog NPs、Ber-Pue NPs、Bai-Pue NPs、Bai-Pal NPs、Bai-GA NPs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98.09±4.64)、(216.29±5.31)、(173.53±5.46)、(185.75±3.38)、(242.10±12.30)nm;PDI分别为0.14±0.06、0.13±0.06、0.19±0.03、0.19±0.01、0.21±0.05,TEM观察均为球状纳米粒,除Ber-Wog NPs外,其余4种纳米粒包封率均较高。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红外光谱提示,5种纳米粒的组装均是通过分子间非共价键作用形成;分子对接模型进一步提示,其形成机制与分子间静电相互作用或氢键相关。药效试验结果显示,制剂组可缓解小鼠体质量降低,腹泻指数降低,结肠组织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IL-1β)含量降低,IL-10含量升高;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显示结肠黏膜组织病变显著缓解。结论 GQD来源的几种代表性成分可高效自组装形成纳米粒,且具有类似GQD缓解CPT-11所致肠毒性作用,为研究传统中药汤剂药效物质基础形态与药效的相关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8.
张明玥  夏玮  韦珊珊  耿一婷  胡文蔚 《中草药》2024,55(7):2491-2502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作为国内外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传统的治疗手段对生存期的改善有限,因此,寻求新的治疗方式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植物化合物小檗碱对于CRC的治疗作用逐渐受到关注,它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促进肿瘤细胞的自噬凋亡、改善肠道菌群及代谢等作用。通过对小檗碱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小檗碱的抗肿瘤作用以及形成中医药治疗CRC的治疗策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miR-199b-5p在新肾病1号方抗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新肾病1号方低、中、高剂量(9.69、19.38、38.76 g/kg)组和氯沙坦(50 mg/kg)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左侧单侧输尿管梗阻方法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给予药物干预14 d后,检测各组大鼠肾功能;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对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新肾病1号方高剂量组大鼠肾脏组织进行miRNA测序,筛选差异表达miRNAs,qRT-PCR验证,并进行靶基因的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miRNAs与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肾纤维化的关联性。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新肾病1号方组大鼠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黄连解毒汤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的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黄连解毒汤低、中、高剂量(50、100、150 mg/kg)组,每组8只。连续ig黄连解毒汤3 d,末次给药2 h后,ip脂多糖(10 mg/kg)建立急性肾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苏木素-伊红(HE)和高碘酸-席夫(PAS)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TUNEL染色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组织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p-PI3K和p-Akt蛋白表达。结果 黄连解毒汤明显降低急性肾损伤小鼠血清中尿素氮及肌酐水平(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