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益气固表健脾敛阴法治疗2型糖尿病多汗症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淑玲 《新中医》2004,36(12):28-29
目的:观察以益气固表,健脾敛阴法治疗糖尿病多汗症的疗效。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多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用西药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治疗组加用玉屏风散合生脉散加味(由黄芪、防风、白术、党参、麦冬、五味子、山药、茯苓、糯稻根、浮小麦、白芍、大枣组成)治疗。对照组加用维生素B1、弥可保、谷维素治疗。4周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控制血糖、改善出汗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气固表,健脾敛阴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多汗症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多汗症状。  相似文献   
52.
益气活血系列方治疗膜性肾炎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以平  唐利群 《中医杂志》1998,39(12):731-734
肾活检诊断为膜性肾炎病人61例,中药组31例,激素组30例。分别予益气活血系列方和激素治疗,同时测定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肾功能等。并检测中药组治疗前后IgG、IgA、IgM、C_3、CD_3、CD_4、CD_8、CD_4/CD_8、TXB_2、6—Keto—PGF_(1α)、TPA、PAI、SOD、LPO。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4.2%,激素组为46.6%,中药组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均明显改善(P<0.01或P<0.05),激素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后IgG、CD_8、CD_4/CD_8、TPA、TXB_2、LPO、SOD均较前有明显改善(P<0.01或 P<0.05)。  相似文献   
53.
介绍邱佳信教授诊治胃癌的经验。认为胃癌的病因主要为脾胃虚弱,兼有痰瘀;治疗以健脾益气为基础,兼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补肾培本;并提出处方用药特点,创制了胃肠安有效经验方。  相似文献   
54.
善胃系列方治疗胃癌前病变的相关基因蛋白表达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善胃系列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有胃黏膜异型增生(Dys)和(或)肠上皮化生(IM)的治疗效果,并观察相关基因蛋白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情况。[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黏膜异型增生和(或)肠上皮化生(IM)的患者15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6例,口服善胃系列方中药,根据辨证分型又分为3组:血瘀热毒型(善胃Ⅰ号方)组34例,阴虚有热型(善胃Ⅱ号方)组43例,气阴两虚型(善胃Ⅲ号方)组29例;对照组48例,口服猴头菌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镜所见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善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服药前后胃黏膜组织中ras癌基因P21蛋白和抑癌基因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3.9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29.1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后多数患者腺体萎缩程度、肠上皮化生、胃黏膜异型增生均有改善,P<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5;观察组治疗后癌基因蛋白P21显著降低,P<0.05;抑癌基因蛋白P16表达显著提高,P<0.05。[结论]中药善胃系列方对胃癌前期病变临床疗效确切,并通过降低P21的表达水平,提高P16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使胃黏膜病理逆转。  相似文献   
55.
健脾益肠散和固本保元腹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用自拟健脾益肠散和固本保元腹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 C)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 UC患者115例随机分为 4组 :治疗 1组用中药健脾益肠散口服和固本保元腹袋敷脐治疗 ;治疗 2组单用健脾益肠散口服 ;治疗 3组单用固本保元腹袋敷脐 ;对照组病情轻者用柳氮磺胺吡啶 (SASP) ,中重度加用泼尼松。共治疗 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血小板数量、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补体 3、4 (C3、C4 )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各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血小板、C3、C4、血清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0 .0 5 ) ;治疗 1组与其他各治疗组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0 .0 5 )。结论 :初步证实两种方法均能迅速起到缓解临床症状 ,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促进局部溃疡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6.
从脏腑辨证及络病学的角度探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思路,临床所见患儿多表现为虚、毒、瘀之证,病情迁延,耗气伤精,肾精耗伤,脾气虚弱,虚不摄血,瘀滞络脉,故论治时应以先后天之本为主,以健脾益肾、安络化斑为法,方药以黄芪、升麻、肿节风、牛西西、紫河车、阿胶等为主,根据病情加减化裁.  相似文献   
57.
从心脾论治老年性痴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期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其病因病机尚未明确,治疗上缺乏确切的疗法。文章从心脾与痴呆的关系人手,认为心脾与脑在生理病理上存在着相关性,以补益心脾法为主治疗老年性痴呆,能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延缓智力衰退。为中医治疗老年性痴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有效率为77.0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活血法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相关,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中医不同治法补气、活血、化痰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诱导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1-2、Bax和氧自由基含量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原位末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链酶亲和素-生物素-酶复合物(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常规方法检测丙二醇(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I/R组比较,中医补气、活血、化痰法均能降低AI,有效清除氧自由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R组比较,其中活血法和化痰法均能上调Bc1-2表达、下调Bax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达到保护I/R心肌的目的。结论中医不同治法补气、活血、化痰可能通过不同途径预防I/R心肌细胞发生凋亡,从而对I/R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与环磷酰胺诱导AA大鼠血清细胞因子的作用。方法:清洁级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75只,造模组皮下隔天注射苯(1 mL/kg)7周,取材前2周连续隔天腹腔注射CTX(25 mg/kg)3次,建立苯与环磷酰胺诱导AA大鼠模型。三周后灌胃前,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康力龙组、益髓生血组、温肾生血组和滋肾生血组。第七周处死大鼠,股动脉取血,静置离心后,取上层血清,放免法检测血清中IFN-γ、TNF-α、IL-2、IL-4、IL-5、IL-10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FN-γ明显升高(P0.05),IL-2显著升高(P0.01),TNF-α有升高趋势,经过治疗后,IFN-γ、IL-2、TNF-α均有降低趋势;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IL-4、IL-5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显著降低(P0.01),经过治疗后,IL-4、IL-5、IL-10均有升高趋势。结论:补肾益髓生血法可降低AA大鼠血清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负调控,增加细胞因子IL-4、IL-5、IL-10正调控,对AA大鼠免疫和造血系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滋肾生血方疗效优于益髓生血颗粒、温肾生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