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24篇 |
免费 | 2177篇 |
国内免费 | 7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34篇 |
儿科学 | 778篇 |
妇产科学 | 213篇 |
基础医学 | 1610篇 |
口腔科学 | 1298篇 |
临床医学 | 4562篇 |
内科学 | 10057篇 |
皮肤病学 | 82篇 |
神经病学 | 705篇 |
特种医学 | 792篇 |
外科学 | 3597篇 |
综合类 | 3623篇 |
预防医学 | 665篇 |
眼科学 | 299篇 |
药学 | 1367篇 |
16篇 | |
中国医学 | 293篇 |
肿瘤学 | 12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篇 |
2023年 | 597篇 |
2022年 | 740篇 |
2021年 | 1213篇 |
2020年 | 1221篇 |
2019年 | 1103篇 |
2018年 | 1020篇 |
2017年 | 871篇 |
2016年 | 848篇 |
2015年 | 869篇 |
2014年 | 1752篇 |
2013年 | 1734篇 |
2012年 | 1339篇 |
2011年 | 1452篇 |
2010年 | 1300篇 |
2009年 | 1223篇 |
2008年 | 1257篇 |
2007年 | 1320篇 |
2006年 | 1143篇 |
2005年 | 1193篇 |
2004年 | 1004篇 |
2003年 | 884篇 |
2002年 | 725篇 |
2001年 | 646篇 |
2000年 | 538篇 |
1999年 | 501篇 |
1998年 | 467篇 |
1997年 | 398篇 |
1996年 | 342篇 |
1995年 | 303篇 |
1994年 | 245篇 |
1993年 | 243篇 |
1992年 | 234篇 |
1991年 | 189篇 |
1990年 | 196篇 |
1989年 | 152篇 |
1988年 | 142篇 |
1987年 | 129篇 |
1986年 | 104篇 |
1985年 | 121篇 |
1984年 | 93篇 |
1983年 | 66篇 |
1982年 | 75篇 |
1981年 | 54篇 |
1980年 | 49篇 |
1979年 | 44篇 |
1978年 | 33篇 |
1977年 | 20篇 |
1976年 | 17篇 |
1975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01.
目的 :比较复合体与光固化复合树脂两种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同一个体上选择条件基本相同的楔状缺损患牙 ,共 1 97例 394颗 ,分别采用Dyract复合体和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 ,随访观察 1 8~ 2 4月 ,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Dyract复合体组总成功率为 92 .39% ,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组 (P <0 .0 5 ) ;前者的修复体脱落率为 3.5 5 % ,牙髓活力改变率为 0 .5 0 % ,均低于后者 (P <0 .0 5 ) ;前者的修复体边缘不密合、变色率为 3.0 5 % ,继发龋发生率为 0 .5 1 % ,尽管也低于后者 ,但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Dyract复合体粘结性强 ,对牙髓刺激性小 ,是修复楔状缺损较为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02.
本文报告运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结合临床和X线检查,诊断房室间隔缺损54例,手术证实15例。结果表明:二维超声心动图对诊断房室间隔缺损具有重要价值。在进行这项检查时,如结合做超声造影、临床和X线表现,对较小的房室间隔缺损也能得到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对比华法林二联抗凝方案在高龄心房颤动(AF)合并冠心病(CHD)患者抗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8年8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98例高龄AF合并C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9例。观察组采用达比加群酯治疗,对照组采用华法林二联抗凝方案,即华法林联合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抗栓治疗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6、12个月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清尿酸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期间的血栓事件、出血事件以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6、12个月后,观察组和对照组PLT、CRP、D-D水平均呈逐渐明显下降趋势(F=42.417、18.254、44.582,均P<0.001);两组PT、INR、TT、APTT、Fib相比治疗前均显著改善(F=356.521、5.689、112.526、35.417、5.62... 相似文献
104.
Amira Assaf Dominic A. M. J. Theuns Rafi Sakhi Rohit
E. Bhagwandien Tamas SziliTorok SingChien Yap 《Annals of noninvasive electrocardiology》2022,27(3)
BackgroundInsertable cardiac monitors (ICMs) are increasingly used to evaluate the atrial fibrillation (AF) burden after catheter ablation of AF. BioMonitor III (BM3) is an ICM with a long sensing vector, which enhances sensing capabilities. The AF detection algorithm of the BM3 is based on R–R interval variability.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F detection algorithm of BM3 in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catheter ablation of AF using simultaneous Holter recordings.MethodsIn this prospective study, we enrolled patients scheduled for catheter ablation of paroxysmal or persistent AF. After BM3 implantation, patients had a 4 days Holter registration before and 3 months after ablation. All true AF episodes ≥2 min on the Holter were annotated and matched with BM3 detected AF detections.ResultsThirty‐one patients were enrolled (mean age 60 ± 8, 74% male, 68% paroxysmal AF). Fifty‐six Holter registrations were performed in 30 patients. Twelve patients demonstrated at least one true AF episode with a total AF duration of 570 h. The AF burden accuracy of BM3 before catheter ablation was 99.6%, with a duration sensitivity of 98.6% and a duration specificity of 99.9%. The AF burden accuracy of BM3 after catheter ablation was 99.8%, with a duration sensitivity of 90.2% and a duration specificity of 99.9%. Overall, the AF burden detected on the Holter and BM3 demonstrated a high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96.ConclusionBM3 accurately detects AF burden in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catheter ablation of AF. 相似文献
105.
胺碘酮治疗外科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给予胺碘酮(可达龙)150mg静脉注射,继之以5txg/(kg·min)持续静脉泵入48h,无论窦性心律恢复与否,加用胺碘酮片剂(可达龙片)200mg,3次/d,口服1周;200mg,2次/d,口服1周;200mg,1次/d,连续口服3月。结果2例患者24h内恢复窦性心律,4例患者于口服2周内恢复窦性心律,3例3个月后仍未恢复窦性心律。结论胺碘酮治疗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房颤有较好的疗效,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常规口服胺碘酮能够有效维持窦性心律。 相似文献
106.
超声心动图与球囊导管测量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测量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房间隔缺损(ASD)直径的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值与球囊导管测量的ASD直径的关系,评价ASD直径的各种测量方法在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全组共32例,均于心导管检查前1周内接受TTE检查,以测量到的ASD直径的最大值作为该ASD直径的TTE测量值。32例均于心导管术中以球囊导管测量ASD直径并以此作为ASD直径的球囊测量值。结果ASD直径二维超声测量最大径(19.5±8.9)mm;球囊测量最大径为(21.3±8.8)mm,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相关性好。结论应用TTE可较准确地独立估测ASD直径。球囊测量并不优于TTE。 相似文献
107.
108.
朱晓辉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1,(3):62-65
本文对安装中运用刀具不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和电缆附件安装中安装工艺的要点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房颤患者血清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胱抑素C(CysC)表达水平及两者在房颤发生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诊治的老年慢性房颤患者100例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28例,持续性房颤31例,永久性房颤41例. 另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非房颤老年患者55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SP 70及CysC浓度.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房颤组患者血清HSP70及CysC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在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三种房颤亚型中,HSP70和Cysc浓度依次递增.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SP70(OR=0.629,P=0.023)和CysC(OR=1.206,P=0. 015)是房颤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且两者呈正相关( r=-0.257,P<0.05). 结论:炎症因子HSP70 和CysC水平升高与房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