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30篇
  免费   11447篇
  国内免费   6430篇
耳鼻咽喉   1419篇
儿科学   1455篇
妇产科学   1592篇
基础医学   30770篇
口腔科学   3894篇
临床医学   8174篇
内科学   16296篇
皮肤病学   2028篇
神经病学   8058篇
特种医学   22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篇
外科学   10243篇
综合类   17494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一般理论   2篇
预防医学   3247篇
眼科学   3671篇
药学   11359篇
  23篇
中国医学   3446篇
肿瘤学   9479篇
  2024年   196篇
  2023年   1432篇
  2022年   2580篇
  2021年   3741篇
  2020年   3630篇
  2019年   3221篇
  2018年   3345篇
  2017年   3885篇
  2016年   4414篇
  2015年   4877篇
  2014年   7409篇
  2013年   9084篇
  2012年   7081篇
  2011年   8222篇
  2010年   6661篇
  2009年   6378篇
  2008年   6702篇
  2007年   6630篇
  2006年   6034篇
  2005年   5188篇
  2004年   4401篇
  2003年   3583篇
  2002年   2752篇
  2001年   2350篇
  2000年   2009篇
  1999年   1752篇
  1998年   1643篇
  1997年   1542篇
  1996年   1370篇
  1995年   1407篇
  1994年   1242篇
  1993年   1097篇
  1992年   900篇
  1991年   862篇
  1990年   719篇
  1989年   711篇
  1988年   611篇
  1987年   541篇
  1986年   473篇
  1985年   742篇
  1984年   634篇
  1983年   450篇
  1982年   552篇
  1981年   419篇
  1980年   354篇
  1979年   314篇
  1978年   216篇
  1977年   166篇
  1976年   148篇
  1975年   5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Induction of antitumor immunity to T-9 rat glioma by intracellular hyperthermia using functional magnetic particles was investigated. Magnetite cationic liposomes (MCLs), which have a positive surface charge, were used as heating mediators for intracellular hyperthermia. Solid T-9 glioma tissues were formed subcutaneously on both femurs of female F344 rats, and MCLs were injected via a needle only into the left solid tumors (treatment side). The rats were then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hich received no irradiation, or irradiation for 30 min given three times at 24-h intervals with an alternating magnetic field (118 kHz, 384 Oe). On the treatment side, the tumor tissue disappeared completely in many rats exposed to the magnetic field. The tumor tissue on the opposite side also disappeared completely, even though MCLs were not injected into the right solid tumors. To examine whether a long-lasting and tumor-specific immunity could be generated, the rats that had been cured by the hyperthermia treatment were rechallenged with T-9 cells 3 months later. After a period of transient growth, all tumors disappeared. Furthermore, immuno-cytochemical assay revealed that the immune response induced by the hyperthermia treatment was mediated by both CD8+ and CD4+ T cells and accompanied by a marked augmentation of tumor-selective cytotoxic T lymphocyte activity.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our magnetic particles are potentially effective tools for hyperthermic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 because in addition to killing of the tumor cells by heat, a host immune response is induced.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采用军事医学科学院生产的多功能系统,对叮咬经不同抗原免疫接种兔后的中华硬蜱中肠消化细胞进行形态学测量分析,以了解蜱中肠受损程度和各种抗原诱导免疫力产生的强弱。结果表明:蜱血餐后其中肠增粗,肠壁增厚:消化细胞数量增加,体积增大;而细胞核相对较小,核体密度、表面积密度变小。中华硬蜱叮咬免疫兔后上述各种吸血后的正常反应不如佐剂对照组,尤以纯化抗原接种组明显,其中肠也增粗,由于大量消化细胞受损伤而脱落,使得消化细胞数减少,由于大量消化细胞受损脱落使消化细胞数减小和消化细胞平均截面面积减小。由于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早于细胞碎裂脱落,使细胞核的体密度和表面积密度明显减小。与对照组相比,肠直径、肠壁面积、消化细胞截面数、数面密度、截面面积和消化细胞核的体密度及表面积密度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受损程度依次为纯化抗原(PA)组、中肠抗原(MA)组、唾液腺抗原(SGA)组和全虫抗原(WTA)组。卵抗原(OA)组损伤最轻。本实验的五个免疫接种组中有四个组能有效诱导宿主产生免疫力,以105KD纯化抗原接种作用最强,在选择制备抗蜱疫苗时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双歧杆菌脂磷壁酸体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表面分子脂磷壁酸(LTA)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双歧杆菌LTA对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对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LTA处理前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双歧杆菌LTA对体外培养的BGC823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经LTA处理的BGC823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出现凋亡小体,同时细胞周期发生变化,细胞被阻滞于G0/G1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LTA能下调Bcl-2蛋白和c-myc蛋白的表达,同时上调p53蛋白和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 双歧杆菌LTA能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增长,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生物节律相关基因Cry1与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逆转录PCR、North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ry1在各种肿瘤细胞系、人正常组织及人肝癌与配对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构建Cry1重组的真核表达质粒并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曲线和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检测Cry1过表达的SMMC-7721细胞的体外增殖速度.逆转录PCR检测与Cry1相互作用的生物节律基因在Cry1过表达的SMMC-7721中的表达.结果Cry1在人各种正常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Cry1在人肝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组织中的表达.过表达Cry1对SMMC-7721细胞的体外增殖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生物节律相关基因Cry1与肝癌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5.
目的微卫星(microsatellite)是广泛分布于生物基因组中的DNA重复序列,与许多重要基因紧密连锁。本研究旨在探讨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过程中微卫星DNA杂合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的特征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微卫星DNA多态分析法,选取染色体3p、5q、6p、9p、13q、17p、17q和18q的15个多态微卫星位点,对32例食管癌前病变和癌组织进行LOH分析。结果食管各级癌前病变组织和癌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微卫星DNALOH,其频率随病变程度加重而明显升高(除D9S1752位点外,P均〈0.05);其中D9S171、D13S260和TP53位点在癌阶段,LOH频率均超过60%。各级癌前病变组织和癌组织中发生LOH的位点不尽相同,同一个体从基底细胞过度增生→间变→原位癌→鳞状细胞癌,均发生LOH的位点是:D3S1234和TP53。结论基因水平的改变发生在食管癌变的早期阶段,随病变程度加重,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强,可能是导致食管癌前病变持续向癌的方向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6.
双膦酸盐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双膦酸盐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多种骨病的治疗,在动物实验中可减少乳腺癌及前列腺癌细胞骨转移的发生,抑制和减少肿瘤在骨上的发展及负累,但对同样易于发生骨转移的肺癌的作用尚缺少研究。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几种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埃本膦酸钠、亚甲基二膦酸钠及因卡膦酸二钠)对不同肺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验证这种抑制作用的广泛性或者选择性。方法采用磺酰罗丹明B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双膦酸盐药物对肺癌细胞及人正常肝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双膦酸盐药物作用72h后,能小同程度地抑制肺癌细胞的增殖,亚甲基二膦酸钠的抑制效果很小,埃本膦酸钠及因昔膦酸二钠的作用介于业甲基二膦酸钠和阿仑膦酸钠之间。不同的双膦酸盐对人正常肝细胞的影响具有差异性,亚甲基二膦酸钠、埃奉膦酸钠及因卡膦酸二钠均表现出低毒性,而阿仑膦酸钠的毒性显著。不同的肺癌细胞对双膦酸盐的敏感性也有明显差异,H446及SPC—A1相对较为耐受,而H460及A549则较为敏感。结论双膦酸盐药物对肺癌细胞及人正常肝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增殖作用,且这种作用与药物种类、浓度和肺癌细胞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997.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SBEM-mRNA和CD44V6-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寻找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肿瘤标志物,以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的转移.方法: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ested-RT-PCR)技术,检测67例乳腺癌、16例乳腺良性肿瘤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乳腺小粘蛋白(small breast epithelial mucin--SBEM)mRNA和CD44V6-mRNA.结果:SBEM-mRNA在健康志愿者、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均为阴性;67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表达率为50.7%(34/67),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Ⅰ、Ⅱ、Ⅲ和Ⅳ期中SBEM-mRNA表达率分别为25%(2/8)、45.8%(11/24)、43.75%(7/16)、73.7%(14/19),在Ⅳ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SBEM-mRNA的检出率73.7%(14/19)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SBEM-m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癌灶大小、病理类型、ER和PR的状态无关(P>0.05);在乳腺癌、乳腺良性肿瘤及健康志愿者外周静脉血中的CD44V6-mRNA的检出率为55/67(82.1%)、12/16(75%)、14/20(70%).结论:SBEM-mRNA特异表达于乳腺癌患者的外周血,有可能作为检测乳腺癌血道微小转移的指标,SBEM-mRNA阳性提示血循环中有乳腺癌细胞,预示着有血源性转移的可能,SBEM-mRNA可能成为诊断乳腺癌和判断预后的一个指标;而CD44V6-mRNA能否作为乳腺癌微小转移的标志物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卵巢癌发 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端粒酶活性与临 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端粒 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RAP)检测45例卵 巢上皮性肿瘤及9例正常卵巢组织端粒 酶活性。结果:端粒酶阳性检出率在恶 性和交界性卵巢肿瘤组中分别为 83.33%(25/30)和5/7,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5963;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 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未检测到端粒酶活 性,与前两组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端粒酶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 素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端粒酶在卵巢 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 用,并有望作为卵巢上皮性癌基因治疗 的靶点。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mRNA作为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标志的可能性及意义。方法 以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分别对40例乳腺癌患者和30例健康人静脉血进行EGFRmRNA检测,同时与目前研究较多的循环上皮细胞标志:细胞角质蛋白CK-19的mRNA做比较。结果 在30例健康人外周静脉血中没有发现EGFRmR NA的表达( 0% ),但有8例CK-19阳性( 26. 7% )。而40例乳腺癌患者检测出13例EGFRmRNA阳性(32. 5% ),与正常人相比P<0. 01,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CK-19的mRNA阳性例数为14 (35. 0% ),与正常人相比P>0. 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到25例( 62. 5% )的肿瘤组织中EGFR阳性,所有外周血中EGFRmRNA阳性的病例,相应的原发肿瘤病灶中EGFR蛋白均为阳性,组织中EGFR蛋白高表达的患者外周血EGFRmRNA检出率也高(P<0. 01)。26例初治患者中5例EGFRmRNA阳性(19. 2% ),14例复治患者中8例EGFRmRNA阳性(57. 1% ),两组相比P<0. 05,存在显著性差异。6例曾使用过紫杉醇类药物挽救化疗的转移性患者中1例EGFRmRNA阳性(16. 7% ), 8例未使用过紫杉醇类药物挽救化疗的转移性患者中7例EGFRmRNA阳性(87. 5% ),两组相比P<0. 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CK-19的  相似文献   
1000.
赵鹏  李玉明 《天津医药》2005,33(9):573-575,i0001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创伤修复的影响,为临床MSC移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离培养同种异体MSC。术后第7天,心肌梗死区植入20μL用BrdU标记的MSC[(0.5~1.0)×105/μL]。3周后,免疫组化检测梗死区BrdU,对梗死范围、梗死区心室游离壁厚度和胶原容积分数进行图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SC移植后3周,梗死区可见大量BrdU染色阳性细胞。处理组梗死面积为(24.91±3.62)%,低于对照组的(40.41±4.55)%;梗死区心室游离壁厚度(2.45±0.39)mm,较对照组(1.65±0.41)mm增加;胶原容积分数(57.11±3.42)%,较对照组的(81.36±5.31)%减小,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SC移植后可促进心肌梗死后创伤修复过程,改善梗死区结构,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