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9篇
  免费   375篇
  国内免费   87篇
耳鼻咽喉   7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5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67篇
内科学   87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6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159篇
综合类   829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61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14篇
  2篇
中国医学   1508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40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因子水平的影响,探讨抑制炎症反应的相关机制。方法将92例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按1:1:1随机分3组,共剔除2例,最终每组30例。埋康组采用康复训练加穴位埋线;针康组采用康复训练加针刺治疗;康复组采用单纯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FMA)上肢运动能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清TNF-α、IL-6炎性因子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Fugl-Meyer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IL-6炎性因子水平降低(P<0.05);3组中埋康组疗效最优;且3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能改善卒中肩关节半脱位患者上肢肩痛及运动功能,降低机体炎症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2.
《山东中医杂志》2020,(2):140-144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合谷、内关穴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经皮电刺激合谷、内关穴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以及两组术后麻醉效果、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麻醉后各时点平均动脉压较麻醉前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全程血压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后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后血氧饱和度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部麻醉成功,但对照组Ⅲ级麻醉患者比例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术后1 h、4 h、12 h的N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循环干扰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3.
目的:研究穴位干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穴位刺激方法、取穴及组方规律。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近二十年来穴位干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文献的穴位干预方法、取穴及组方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穴位干预方法以灸法为最多,占所纳入文献的51.61%,其次为穴位注射和穴位按摩。关元为取用次数最多的穴位,占56.45%,其次为中极、气海、三阴交、足三里。在运用针法灸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组方中,双穴配伍时以关元、中极组合出现频率最高,支持度92.94%;三穴配伍时以气海、关元、中极组合出现频率最高,支持度为72.94%。在运用其他穴位刺激方法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组方中,当运用双穴配伍时,支持度最高的也为关元、气海组合,支持度为58.82%;当运用三穴配伍时,中极、气海、关元亦为支持度最高的组合,支持度为35.29%。结论: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穴位干预方法多以灸法等舒适方法为主,取穴多以下腹部任脉穴为主,组方多为3~5个穴位。  相似文献   
114.
刘勇  罗瑞 《中国针灸》2020,(2):115-118
目的:比较针刺患侧与针刺双侧咽部腧穴治疗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单侧组和双侧组,每组33例,最后每组各有1例脱落。两组患者在常规药物和电项针治疗的基础上,单侧组针刺患侧的吞咽、发音和治反流穴,双侧组针刺双侧吞咽、发音和治反流穴。每天1次,每周连续针刺6 d,休息1 d,治疗21 d后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吞咽困难分级量表、洼田饮水试验和GRBAS分级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吞咽和构音情况。结果:治疗21 d后,两组患者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均提高(均P<0.01),且单侧组改善程度大于双侧组(P<0.01);两组患者GRBAS分级、洼田饮水试验情况均改善(均P<0.01),且单侧组改善程度大于双侧组(P<0.05,P<0.01)。结论:针刺患侧咽部腧穴治疗脑梗死后真性延髓麻痹较针刺双侧咽部腧穴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115.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用穴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SCI及Embase数据库检索近10年的相关艾灸治疗面瘫的文献,运用EXCEL建立文献数据库,SPSS19.0、Clementine12.0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法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99篇,入选腧穴59个,累计使用频次965次,主要归属于手足阳明及少阳经;频率最高的穴位为翳风、颊车、地仓、下关、阳白,部位以头面颈部为主;聚类分析中的主要类群为翳风-牵正、足三里、承浆-人中-风池、地仓-阳白-颊车;关联规则分析主要为地仓→阳白-翳风、地仓→阳白-颊车、颊车→下关-地仓、地仓→阳白、地仓→迎香。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发现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选穴基于古代经络系统及现代面神经解剖理论,重视头面部穴位及交会穴,再根据面瘫的受损程度及部位选取固定组合行巩固治疗。  相似文献   
116.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治疗胸腔镜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胸腔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人。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WHO推荐的三阶梯镇痛疗法,给予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三阶梯镇痛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耳穴埋豆止痛。记录2组患者6 h,12 h,24 h,36 h静息时、咳嗽时VAS评分。结果手术后患者6 h,12 h,24 h,36 h静息时、咳嗽时VAS评分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耳穴埋豆能减轻胸腔镜术后患者的疼痛。  相似文献   
117.
目的观察分析水针疗法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11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办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水针疗法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治疗前后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3.21%(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DLQI评分、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及TNF-α、IL-6、VEGF等水平比较(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与DL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皮损面积、浸润、鳞屑、红斑等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TNF-α、IL-6、VEGF等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采取水针疗法联合清热祛毒汤治疗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中医证候表现,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皮损程度,降低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皮损血管增生相关。  相似文献   
118.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足浴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对改善肿瘤切除术引起便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术后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大承气汤足浴和足底穴位按摩辅助治疗,观察患者术后便秘情况的发生率和治疗效果,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便秘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粪便性状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大承气汤足浴和足底穴位按摩护理干预可改善肿瘤切除术后引起的便秘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9.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术后肠梗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术后肠梗阻患者7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的观察指标缓解情况,以及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2.16±0.75)d、腹胀缓解时间(3.43±0.56)d、肠鸣音恢复时间(5.17±1.92)d,以及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2.45±1.14)d均短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术后肠梗阻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但能够提高肠道的自我修复能力,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预后。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肝硬化患者胃动力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 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和西药组,各30 例。埋线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选穴:肝俞、脾俞、中脘、足三里;西药组口服西沙比利片,4 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1 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胃电参数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胃电参数情况均明显改善(P<0.05);与西药组比较,埋线组症状、肝功能及胃电参数各项指标明显改善(P<0.05);埋线组总有效率90.0%,西药组总有效率60.0%,埋线组疗效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穴位埋线是治疗肝硬化患者胃动力障碍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