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2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56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02篇
内科学   467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75篇
预防医学   36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52篇
  3篇
中国医学   176篇
肿瘤学   7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了解云南省红河州地区人群α地中海贫血基因的携带率、基因突变的类型及分布特点,分析不同类型α地中海贫血在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及血红蛋白等中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并收集2015年至2019年于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行血液学筛查阳性的小细胞低色素性携带者或贫血患者及育龄妇女产检的DNA样本,采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或PCR荧光溶解曲线技术诊断分析α地中海贫血阳性的突变类型及频率。结果:在1016例受检者中,基因诊断确诊为α地中海贫血者141例(13.88%),细分为3类,分别为静止型(36.17%)、标准型(51.77%)、Hb H病(12.06%);在对其MCV、MCH、HB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呈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5);基因突变类型有9种,其中α缺失型基因以--SEA为主(51.06%),其次为-α3.7/αα缺失型(29.79%);α突变型基因以αCSα为主(3.55%);复合杂合缺失者多见,共检出17例(12.06%),以--SEA/-α3.7为主(10.64%);在地区分布上,α地中海贫血主要分布于蒙自(47.52%),其次为金平(17.02%);在民族分布上,主要分布于汉族(49.65%),其次为壮族(15.60%)、彝族(13.48%)、傣族(7.09%);双重杂合突变者蒙自略高于金平(4.26%∶3.55%),除汉族外,傣族(2.13%)和壮族(2.13%)的发生率较高,而且贫血最为严重。结论:云南省红河州地区人群α地中海贫血具有基因复杂多样性和显著的遗传异质性,以基因型--SEA和--SEA/-α3.7为主,主要分布于蒙自、金平的汉族、壮族及傣族。HbH病组贫血指标最为明显,显著区别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截至2020年2月19日24时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1265例确诊病例(包括地区分布,重症及死亡例数),及其中整理汇总的河南省各直辖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公布的107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详情(含有详细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信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1079例患者中男性573例(53.2%),女性505例(46.8%),男∶女为1.14∶1;高发年龄集中在36~59岁(553例,51.3%),平均年龄为46(四分位间距为24)岁;515例(47.7%)有武汉居住、旅游、经商或火车在武汉短暂停留史,382例(35.4%)有确诊患者密切接触史;1265例患者中重症病例72例(5.7%),病死率为1.5%;河南省信阳市(269例,21.26%)、郑州市(156例,12.33%)、南阳市(155例,12.25%)、驻马店(139例,10.99%)最多,其次是商丘(91例,7.19%)、周口(76例,6.01%);其中605例患者中发热有553例(91.4%),乏力44例(7.3%),咳嗽110例(18.2%),咳痰19例(3.1%),畏寒6例(1.0%),寒颤7例(1.2%),流涕21例(3.5%),鼻塞8例(1.3%),咽干咽痛24例(4.0%),头痛21例(3.5%),前胸疼痛6例(1.0%),气促18例(3.0%),消化系统症状者21例(3.5%);死亡病例年龄在33~86岁,平均年龄为72(四分位间距为17)岁;男性7例(63.6%),女性4例(36.4%)。结论河南省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且与地理位置有一定关系;存在家族聚集性发病现象;新增病例总体呈波浪式下降趋势;死亡病例以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男性居多。  相似文献   
993.
OBJECTIVE: The 2000 Census in China registered 55 groups of Indigenous population, including 104.49 million people, making up 8.1% of China's total population. Yunnan Province, located in Southwest China, is the only province where all 55 Indigenous nationalities are represented (14.15 million), making up 33.4% of Yunnan's total population. This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rends in infant and child mortality and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of the 22 largest Indigenous nationalities and compared these trends with those of the majority Han Chinese in Yunnan and China as a whole. METHODS: Data sources of mortality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came from the population censuses of China (1953, 1964, 1982, 1990, and 2000) and Yunnan (1990-2000) and from the Provincial Health Department (1990, 1995, 1996 and 2000). Weighte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amine the associations between infant/child mortality and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socioeconomic indicators and the use of preventive health services. RESULTS: In 2000, the infant mortality rate was 26.90 for China and 53.64 for Han Chinese in Yunnan per 1,000 live birth versus 77.75 for the 22 largest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Yunnan, despite improvements in health status indicators since 1990. The inequalities in life expectancy at birth between China as a whole and som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remained striking in 2000 (57.18 versus 71.40). Literacy, prenatal examination, hospital deliveries, economic development were important predictors of these health indicators. IMPLICATIONS: Efforts to continue to improve these intermediate proximate determinants and to target the most disadvantaged Indigenous groups are likely to further reduce health dispariti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Indigenous populations.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综合评价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对村卫生室卫生服务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系统聚类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用加权秩和比法综合评价村卫生室的卫生服务能力,并对2007年和2010年的江西省村卫生室服务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0年江西省及各市村卫生室卫生服务能力综合得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对2007年和2010年江西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进行普查,了解江西省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及实施江西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3年来卫生人力资源的变化情况,为制定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及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目的 分析2012-2014年云南省边境地区20个县输入性疟疾疫情特征, 为云南省消除疟疾策略的调整提供依 据。方法 方法 收集2012-2014年云南省边境地区20个县的疟疾疫情资料,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 分析。结果 结果 2012-2014年云南省边境地区20个县共报告疟疾病例1 558例, 其中输入性疟疾病例占85.75% (1 336/ 1 558), 本地感染病例占14.25% (222/1 558)。2012、 2013年和2014年输入病例分别占当年报告病例总数的80.00% (544/ 680)、 89.10% (425/477) 和91.52% (367/401)。报告的1 336例输入性疟疾病例以间日疟为主, 共1 045例, 占78.22%; 恶性 疟284例, 占21.26%; 三日疟3例、 混合感染3例、 未分型1例; 报告死亡病例2例。感染来源地以缅甸为主 (1 277例), 占 输入性病例总数的95.58%。发病人群主要为出国务工的20~40岁男性青壮年 (802例, 占60.03%), 以4-6月发病最多 (679例, 占50.82%)。输入性病例主要分布在腾冲 (459例)、 瑞丽 (366例)、 盈江 (191例) 和芒市 (78例)。结论 结论 云南省 边境地区输入性疟疾疫情较为严重, 因此, 在消除疟疾及消除后阶段, 需建立并维持良好的监测体系, 确保能及时快速地 对输入性疟疾疫情进行响应。  相似文献   
997.
云南西部地区居民区小型兽类携带病原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云南西部地区居民区小型兽类携带病原体情况,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滇西地区8个州(市)中抽取的10个县(市、区)40个自然村中,随机抽取800户家庭(每村20户),进行室内捕鼠,采集鼠脾脏标本并提取基因组DNA,鼠肺标本提取R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或免疫学方法,检测鼠疫、巴尔通体、伯氏疏螺旋体、巴贝西原虫、人粒细胞无形体、埃立克体、汉坦病毒等病原体。结果 捕获9种421只小型兽类,采集脏器样本404份,血清样本325份。检出鼠疫F1抗体两种方法共同阳性血清1份;扩增到巴尔通体枸橼酸合酶(gltA)基因64份,阳性率为15.84%,基因分析表明属6种基因型;检出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基因5份,阳性率为1.24%,系统发育树显示均为Borrelia afzelii型;检出1例复合感染。其余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 滇西地区室内小型兽类感染病原体种类多,分布广,对人类健康有一定的危害,需加强监测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调查滇西横断山区家畜体表蜱的种类。方法 采集家畜体表寄生的蜱虫,经形态学鉴定后,用PCR法扩增蜱虫样本的16S rRNA、12S rRNA、COI、ITS2的基因片断,测序后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共采集成虫蜱样本1 874只,经形态学鉴定为1科、1属(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4种,其中微小扇头蜱(R. microplus)1 637只(占87.35%)),镰形扇头蜱(R. haemaphysaloides)218只(11.63%),短小扇头蜱(R. pumilio)11只(0.59%),血红扇头蜱(R. sanguineus)8只(0.43%)。样品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微小扇头蜱Y2 16S rRNA、12S rRNA、COI、ITS2的基因序列分别与来自印度(EU918188)、贵州(KC503259)、马来西亚(KM246873)、贵州(KC503274)的微小扇头蜱在同一分支上,而与以往云南发现的微小扇头蜱不在同一分支;镰形扇头蜱Y5的 16S rRNA、12S rRNA和COI基因序列分别与来自泰国(KC170743)、台湾(DQ003005)和湖南(KM083593)的镰形扇头蜱在同一分支上;短小扇头蜱Y6和Y01 的ITS2基因序列与来自澳大利亚的短小扇头蜱(AF271282)在同一分支上。结论 滇西横断山区家畜体表蜱以微小扇头蜱为优势种,短小扇头蜱为云南境内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在大鼠腭裂手术术中和术后应用云南白药和碘仿对伤口愈合的效果,寻找更适合于大鼠腭裂手术术中和术后应用的药物。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碘仿组和云南白药组,每组30只。通过手术方法在大鼠硬腭部制作腭裂缺损,并根据分组在缺损中填塞云南白药或碘仿4 mg,对照组不填药物。术后应用肛门测温法测定大鼠体温,应用骨密度仪检测腭部手术区骨密度,HE染色和改良gomori特殊染色法观察新骨形成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水平。结果:术后1周碘仿组大鼠体温高于其他2组(P<0.05);术后第2、3周X射线片显示云南白药组骨密度高于其他2组(P<0.05);HE染色及改良Gomori特殊染色观察到云南白药组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和新骨形成情况明显强于对照组和碘仿组;术后第2、3周云南白药组bFGF和BMP2表达水平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腭裂手术大鼠应用云南白药对体温无刺激性升高,而且能够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减少术后腭瘘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能够促进腭裂的骨性修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为了科学地预防和控制云南省恙虫病,对云南省2006-2014年恙虫病的发病率(人时)进行聚类分析,为降低其发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云南省疾病报告系统的恙虫病资料,采用Q型聚类分析云南省16个州(市)恙虫病发病率进行评判分类,同时结合分类结果进行恙虫病的地理分布描述。结果云南省16个州市都有恙虫病分布。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云南省恙虫病分成3个区:1类区为高发地区,是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和西双版纳州;2类区为次发地区,是楚雄州、红河州、玉溪市、丽江市、大理州、普洱市和昆明市;3类区为低发地区,是文山州、怒江州、昭通市、曲靖市和迪庆州。结论保山市、德宏州、临沧市和西双版纳州是云南省恙虫病的高发地区,重点地区应进行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