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08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1029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49篇
基础医学   818篇
口腔科学   145篇
临床医学   1304篇
内科学   705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231篇
特种医学   51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894篇
综合类   3685篇
预防医学   253篇
眼科学   567篇
药学   762篇
  2篇
中国医学   957篇
肿瘤学   90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81篇
  2012年   518篇
  2011年   747篇
  2010年   612篇
  2009年   652篇
  2008年   692篇
  2007年   606篇
  2006年   597篇
  2005年   682篇
  2004年   603篇
  2003年   568篇
  2002年   399篇
  2001年   314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266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66篇
  1996年   199篇
  1995年   219篇
  1994年   172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56篇
  1991年   149篇
  1990年   104篇
  1989年   109篇
  1988年   73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血栓性兔脑梗死模型制作方法.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2组分别采用凝血酶灌注法及体外血栓法.术后24h参照Longa评分法进行评分判定成功模型,行TTC染色测量并计算梗死灶大小.比较2组模型制作成功率、成功模型中神经功能评分Ⅲ、Ⅳ级兔所占百分数,以及2组兔脑梗死体积的变异系数评价模型效果.结果 实验组模型成功率及神经功能评分Ⅲ、Ⅳ级兔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脑梗死体积变异系数11.38%明显小于对照组19.57%.结论 凝血酶灌注法脑梗死模型制作简便且稳定可靠,因而更适于溶栓研究.  相似文献   
992.
背景:特定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等细胞分化。但骨髓中间充质干细胞含量极低,体外如何获取、纯化并使其高效快速增殖是组织工程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前提。 目的:优化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对其进行纯化、鉴定,同时对其生物学性状进行观察。 设计、时间和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5-09/2006-07在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完成。 材料:兔龄2个月雌性新西兰纯种大耳白兔1只,用于间充质干细胞取材及原代培养。 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筛选法并结合传代对抽取的骨髓液进行纯化。首先将培养瓶中的培养液吸出,加PBS后再加入2.5 g/L胰酶约3.0 mL,置于37 ℃培养箱中,两三分钟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当细胞胞质回缩,细胞变瘦长,细胞间隙增大,同时有少量脱壁的圆形细胞时可终止消化,加入含血清的L-DMEM完全培养基即可。按1.0×108 L-1的密度接种到一次性塑料培养瓶中进行培养。 主要观察指标: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超微结构和表面标志物的表达;第1,3,5,8,10代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绘制出生长曲线。 结果:①经密度梯度离心法、贴壁筛选法并结合传代方法所得的间充质干细胞很纯,第3代和第5代细胞形态单一,细胞排列具有典型的漩涡状结构。②透射电镜观察显示间充质干细胞核大,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胞核比例大,细胞器少,为低分化细胞。③传代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第1,3,5代细胞增殖能力强,细胞生长旺盛,而第8,10代细胞增殖明显减弱。④所分离培养的细胞表达CD44、CD90,不表达CD34,电镜观察为低分化细胞。 结论:分离培养的细胞为间充质干细胞且成分单一,具有干细胞特性,第3代和第5代细胞很纯且其增殖能力强。  相似文献   
993.
背景:“经脉-脏腑相关”是针灸经络学说中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课题以一个脏腑为基础研究其与多条经脉之间的关系,探讨经脉与脏腑之间是否存在相对特异性。 目的:通过电针足三阳经穴对家兔Oddi括约肌肌电发放及其相关脑肠肽胆囊收缩素浓度的影响,探讨针刺对Oddi括约肌的调整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01/2007-12在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新西兰大耳白兔60只,体质量2.0~2.5 kg,雌雄不拘,随机分为空白组、阿托品组、足三里组、阳陵泉组、四白组、承筋组,每组10只。 方法:各组兔用生理记录仪记录Oddi括约肌肌电活动1 h后,除空白组滴注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静滴阿托品,静滴的同时足三里、阳陵泉、四白、承筋组分别电针相应腧穴20 min。 主要观察指标:记录处理前、后Oddi括约肌肌电各1 h,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及Oddi括约肌组织内胆囊收缩素的浓度。 结果:与阿托品组比较:空白组、四白、足三里、阳陵泉组慢波高活动相及快波平均振幅升高(除足三里组快波外,均为P < 0.01或P < 0.05);四白、足三里、阳陵泉组均能使Oddi括约肌组织及血浆中胆囊收缩素的浓度升高(除足三里组Oddi括约肌组织胆囊收缩素浓度外,均为P < 0.01或P < 0.05),产生上调的效应依次为:四白组 > 阳陵泉组 > 足三里组。 结论:经(穴)对所辖脏腑存在着或直接或间接的、特异性的调控作用,胆囊收缩素是针刺对胆道系统运动起调节作用的重要脑肠肽之一。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丹参单体(IH764-3)对体外培养的兔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传代培养的RPE细胞分别加入含丹参单体1、2、3、4、5 mg/L培养液培养24、48、72、96、120h,应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单体对RPE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丹参单体对RPE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24、48h时4mg/L组与5mg/L组抑制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时各组之间抑制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5mg/L组72h与96h及96h与120h时抑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各时间点之间抑制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丹参单体120h时的IC50剂量为2 4mg/L.结论 丹参单体对RPE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性及剂量依赖性,可能是一种有价值的防治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药物.  相似文献   
995.
张鹏威  苏文琴  张莉  范开  刘明生 《中国药房》2011,(21):1938-1940
目的:建立测定家兔血浆中辣椒碱纳米乳含量的方法,并考察其药动学参数。方法:采用双周期交叉试验设计,取6只家兔均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静脉注射辣椒碱纳米乳和辣椒碱溶液,剂量为1mg·kg-1,给药7d后交叉给药,分别于给药后3、6、9、12、15、25、40、60、90、120min时取血,以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其血药浓度,并计算药动学参数;色谱柱为Shimadzu VP-ODSC18,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85∶15∶0.1),激发波长为280nm,检测波长为310nm。结果:辣椒碱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1974~4.934μg·mL-1(r=0.9995),最低检测限为4.9ng·mL-1,平均回收率为90.4%~113.8%(RSD≤10.1%);辣椒碱纳米乳和辣椒碱溶液的t1/2分别为(11.77±2.32)、(9.53±2.19)min,AUC0~∞分别为(5311±1324.6)、(4909.5±1110.4)ng·min·mL-1,cmax分别为315.7、300.8ng·mL-1,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该法简便、准确、灵敏,适用于辣椒碱的血药浓度检测;辣椒碱制成纳米乳经静脉注射后基本上不影响其药动学参数。  相似文献   
996.
黎渊弘  罗艳萍  廖共山 《中国药房》2011,(13):1165-1167
目的:建立测定家兔血清中短尾蝮蛇毒磷脂结合抗凝蛋白(PBAP)浓度的方法,并考察其药动学特征。方法:取家兔随机分为低、高剂量组(短尾蝮蛇毒PBAP,0.4、0.8mg·kg-1)和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每组5只,耳缘静脉单次给予相应药物,给药前及给药后1、5、15、30、60、120、240、480min分别从颈总动脉取血,加入到短尾蝮蛇毒PBAP抗体包被酶标板(浓度为100μg·mL-1)中,以给药前的正常血清作为空白对照,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中短尾蝮蛇毒PBAP的浓度,并用DAS2.0软件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短尾蝮蛇毒PBAP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024~10μg·mL-(1r=0.9703),平均回收率为98.78%,平均板内变异系数为7.96%,平均板间变异系数为10.94%;低、高剂量短尾蝮蛇毒PBAP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α(9.553±4.668)、(9.873±1.433)min,t1/2β(201.295±66.060)、(205.798±76.834)min,cmax(0.685±0.160)、(2.333±0.478)mg·L-1,AUC0~∞(27.114±2.781)、(61.625±11.631)mg·min·L-1。结论:ELISA法准确、灵敏、特异性强,可用于短尾蝮蛇毒PBAP在家兔血清中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997.
目的:研究黄芩苷抑制静脉桥术后内膜增生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通过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颈外静脉-颈总动脉移植模型,实验过程中用黄芩苷(中药组)进行干预,同期用西药非诺贝特(西药组)进行对照干预。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并检测静脉桥内膜、中膜厚度。结果:中药中、高剂量预防组,中药中、高剂量治疗组与西药预防、治疗组比较,能有效降低TNF—α、IL-6的含量(P〈0.05);中药预防各组,中药中、高剂量治疗组与西药预防、治疗组比较,静脉桥内膜增生厚度明显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关系,黄芩苷给药浓度越高,上述作用越明显。结论:黄芩苷具有减缓静脉桥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的细胞增殖,从而起到抑制静脉桥内膜增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通过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观察通心络对血胆固醇(TC)、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脂质含量及植物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X-1)蛋白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高脂饲养组、高脂饲养加通心络组及正常对照组,应用酶学方法测定各组动物的血脂水平;处死动物后取胸主动脉,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斑块脂质,免疫组化测定LOX-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通心络组的T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饮食组(P<0.05),但低于高脂饲养组(P<0.05)。AS斑块中含有明显的染成红色的脂质,通心络组脂质含量明显少于高脂饲养组(P<0.05)。通心络组LOX-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脂饮食组(P<0.05)。结论:通心络通过降低TC水平、减少斑块脂质含量及抑制LOX-1的表达,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评价Nel样I型分子(Nell-1)基因修饰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复合β-磷酸三钙提升兔上颌窦底的效果。方法:抽取兔骨髓进行bMSCs培养,体外采用腺病毒载体携带Nell-1基因(AdNell-1)及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AdEGFP)转染bMSCs,GFP表达检测转染效率、Nell-1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半定量检测及钙结节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成骨分化。将基因修饰bMSCs与β-磷酸三钙颗粒复合用于兔上颌窦底提升,分别在术后2周和8周取材,HE染色,测量成骨面积,并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2组间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AdEGFP基因修饰组GFP表达效率可达60%~80%,Nell-1细胞化学染色显示,AdNell-1基因修饰组呈阳性表达。AdNell-1基因修饰组ALP染色及钙结节茜素红染色均高于AdEGFP基因修饰组,ALP半定量检测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体内实验研究中,AdNell-1基因修饰组新骨形成面积在8周时显著高于AdEGFP基因修饰组(P〈0.05)。结论:采用AdNell-1基因转染兔bMSCs可促进其成骨分化,体内可促进上颌窦底提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萘哌地尔衍生物YMⅢ对家兔血管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血管活性机制,为该药的开发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家兔胸主动脉条收缩的方法,观察YMⅢ对去甲肾上腺素(NA)、5-羟色胺(5-HT)、和高钾缩血管量效曲线的影响;应用无Ca2+-复Ca2+的实验法,以NA和咖啡因为血管收缩剂,间接观察YMⅢ对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作用的钙通道。结果YMⅢ10-8、5×10-8、10-7mol·L-1使NA量效曲线明显平行右移,而最大反应不变,pA2值为8.00;本品10-6、5×10-6mol·L-1对氯化钾(KCl)量效曲线没有明显影响,但当浓度为10-5mol·L-1时,能使高钾量效曲线呈非平行右移,最大反应压低,pD′2值为4.26;本品10-7、10-6、10-5mol·L-1虽使5-HT量效曲线的最大反应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在无钙Krebs液中,YMⅢ10-8、5×10-8、10-7mol·L-1呈浓度依赖性抑制NA所致血管条的短暂收缩,对复钙后NA所诱发的持续性收缩也呈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但其剂量达10-5mol·L-1时尚不能抑制咖啡因在无Ca2+液中所致收缩。结论YMⅢ可能是一种α受体阻断剂,其扩血管机制可能是阻断细胞膜上的α受体,从而抑制受体中介的Ca2+内流和Ca2+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