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1篇
  免费   588篇
  国内免费   4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858篇
基础医学   460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839篇
内科学   136篇
皮肤病学   9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4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450篇
综合类   1481篇
预防医学   732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793篇
  13篇
中国医学   227篇
肿瘤学   719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234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185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308篇
  2015年   302篇
  2014年   673篇
  2013年   589篇
  2012年   590篇
  2011年   663篇
  2010年   493篇
  2009年   442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353篇
  2006年   350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74篇
  2001年   129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不同缝合技术对剖宫产产妇子宫憩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产妇50例,分为观察组(全层连续缝合联合连续褥式缝合,25例)和对照组(子宫全层连续缝合2次,25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围手术期指标、子宫憩室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肛门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子宫憩室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观察组的子宫憩室肌层厚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憩室容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全层连续缝合联合连续褥式缝合技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妇中,能有效降低子宫憩室发生率及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芬吗通联合米非司酮治疗<2cm宫腔残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沈阳市铁西区凌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 cm宫腔残留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清宫术,观察组应用芬吗通联合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月经复潮时间及首次月经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月经量等.结果对照组月经复潮时间为(41.53±1.83)d,观察组为(48.72±1.7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为(5.00±0.69)mm,月经量(61.62±8.84)mL,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为(5.56±0.88)mm,月经量为(64.65±7.19)m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芬吗通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2 cm宫腔残留效果与清宫术接近,但月经复潮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994.
目的:探讨彩超检测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对孕妇再次分娩方式选择及妊娠结局评估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本院产科分娩的有剖宫产史再次妊娠孕妇128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无剖宫产史孕妇128例为对照组。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观察子宫下段结构,测定子宫下段厚度,评估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对比两组子宫下段厚度、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经彩超检查子宫瘢痕显示均匀一致型93例(72.7%),鼠尾状25例(19.5%),截断状10例(7.8%);子宫前壁下段厚度(2.9±1.4 mm)低于对照组(4.5±1.1 mm),剖宫产率(50.8%)高于对照组(32.8%)(P<0.05)。观察组中子宫瘢痕愈合良好孕妇的子宫下段厚度(3.6±1.1 mm)高于子宫瘢痕缺陷孕妇(2.1±1.2 mm),子宫瘢痕缺陷孕妇的剖宫产率(91.4%)高于子宫瘢痕愈合良好者(35.5%)(P<0.05),子宫瘢痕愈合良好孕妇的新生儿窒息、子宫不完全破裂、产后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子宫瘢痕缺陷孕妇(P<0.05)。结论:子宫瘢痕愈合不良会增加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风险,高频彩超检查评估子宫瘢痕愈合情况能够指导临床正确选择分娩方式,降低分娩风险,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子宫横向环形捆绑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60例,随机分为子宫横向环形捆绑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80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术后2h、术后24 h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157.3±28.9ml),产后2h出血(208.2±50.8ml),产后24h出血(310.5±60.2ml)均低于对照组(183.7±27.9ml、357.5±52.2ml、448.6±75.5ml),产后出血发生率(16.3%)低于对照组(36.3%)(均P<0.05)。术后发热观察组3例、对照组5例,应用抗生素后均好转。无再次手术、肠套叠或产褥病等相关并发症发生,腹部切口均为Ⅰ期愈合并如期康复出院。结论:子宫横向环形捆绑缝合术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操作简单易掌握、安全有效、止血迅速,对手术器械及设备无特殊要求,可有效的控制迟缓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血清miR-21表达及其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医院收治的72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该院行健康体检的72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应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组女性血清miR-21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组织ER、PR表达。比较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血清miR-21表达,比较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组织ER、PR不同表达情况下血清miR-21表达,分析子宫肌瘤患者血清miR-21表达与子宫肌瘤组织ER、PR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miR-21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ER阳性、PR阳性患者血清miR-21表达显著高于ER阴性、PR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患者子宫肌瘤组织ER、PR不同表达与miR-21表达均呈正相关性,其中ER不同表达与miR-21表达呈强正相关性(P<0. 05),PR不同表达与miR-21表达呈弱正相关性(P<0. 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血清miR-21呈现高表达,与子宫肌瘤组织ER、PR不同表达呈正相关性,可能参与了子宫肌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术前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用于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1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91)和对照组(n=90)。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下广泛全子宫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治疗组在术前2周给予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基本情况、并发症、术后2年复发转移情况及2年生存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86.81%)显著高于对照组(65.56%)(Z=-4.002,P=0.000),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t=-5.596,P=0.000;t=-6.839,P=0.000),并发症发生率(41.76%)低于对照组(58.89%)(χ~2=5.312,P=0.021),2年生存率(96.70%)明显高于对照组(67.78%)(χ~2=26.013,P=0.000),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χ~2=13.049,P=0.000;χ~2=17.450,P=0.000),生活质量改善率(35.16%)明显高于对照组(21.11%)(Z=-3.013,P=0.003)。结论术前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术后复发转移,缩短手术时间,安全性高,能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限,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比较非限定骨髓剂量的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限定骨髓剂量的调强放疗(bone marrow sparing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BMS-IMRT)在宫颈癌术后靶体积剂量覆盖及危及器官保护中的差异,探讨BMS-IMRT治疗计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例宫颈癌术后患者进行CT模拟定位,在医师工作站勾画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CTV),CTV 均匀外扩1 cm 生成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PTV),勾画小肠、直肠、膀胱、骨髓等危及器官(organ at risk,OAR)。利用Monaco 5.11计划系统设计IMRT和BMS-IMRT两种治疗计划,PTV 95%体积要求达到处方剂量50 Gy,比较靶区各项指标及OAR体积剂量参数。结果 BMS-IMRT计划的靶区剂量均匀性不如IMRT,靶区平均剂量提高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IMRT治疗计划的通过率下降,其中绝对剂量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9.466±0.150)% vs (99.750±0.175)%,t=3.576,P=0.016]。BMS-IMRT治疗计划中骨髓的V10、V20、V30、V40分别比IMRT下降1.99%、10.30%、13.79%、26.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计划小肠V45和V30、膀胱V40、直肠V40和V50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术后BMS-IMRT和IMRT计划剂量差别不明显,BSM-IMRT可降低骨髓剂量受照体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中VEGF和MVD的相关性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不接受任何治疗,米非司酮组患者接受米非司酮治疗,然后对2组患者的VEGF、MVD、肿瘤大小及VEGF和MVD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米非司酮组患者的VEGF、MV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肿瘤大小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VEGF染色程度-、+比例5.0%(2/40)、50.0%(20/4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20.0%(8/40)(P<0.05),++、+++比例35.0%(14/40)、10.0%(4/4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0.0%(20/40)、30.0%(12/40)(P<0.05)。2组患者的VEGF和MVD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子宫肌瘤中VEGF和MVD呈正相关。米非司酮通过对VEGF进行抑制达到有效治疗子宫肌瘤的目的,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