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25篇
  免费   6223篇
  国内免费   3578篇
耳鼻咽喉   762篇
儿科学   776篇
妇产科学   1375篇
基础医学   11951篇
口腔科学   1672篇
临床医学   4694篇
内科学   8402篇
皮肤病学   1025篇
神经病学   3584篇
特种医学   192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6141篇
综合类   11289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2796篇
眼科学   989篇
药学   6243篇
  18篇
中国医学   2571篇
肿瘤学   10382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735篇
  2022年   1552篇
  2021年   2373篇
  2020年   2043篇
  2019年   1456篇
  2018年   1649篇
  2017年   2026篇
  2016年   2349篇
  2015年   2742篇
  2014年   4032篇
  2013年   4343篇
  2012年   4060篇
  2011年   4513篇
  2010年   3818篇
  2009年   3728篇
  2008年   3858篇
  2007年   3918篇
  2006年   3550篇
  2005年   3169篇
  2004年   2748篇
  2003年   2486篇
  2002年   1991篇
  2001年   1830篇
  2000年   1483篇
  1999年   1318篇
  1998年   1073篇
  1997年   995篇
  1996年   854篇
  1995年   793篇
  1994年   710篇
  1993年   505篇
  1992年   426篇
  1991年   370篇
  1990年   368篇
  1989年   333篇
  1988年   268篇
  1987年   221篇
  1986年   174篇
  1985年   236篇
  1984年   251篇
  1983年   136篇
  1982年   188篇
  1981年   156篇
  1980年   161篇
  1979年   125篇
  1978年   97篇
  1977年   67篇
  1976年   68篇
  1975年   3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背景与目的:外泌体是包含了复杂RNA和蛋白质的小膜泡,其中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中的mRNA携带了大量肿瘤细胞遗传信息,因此对外泌体中特异性mRNA的分析,有望找到肿瘤诊断的新型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研究通过高通量筛选与生物信息学方法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外泌体mRNA的表达特征及其潜在功能。方法:采集3例HCC患者及3例正常人的静脉血,用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清外泌体,用Magen试剂盒提取外泌体RNA,对血清外泌体mRNA进行纯化、行反转录形成cDNA、PCR扩增、测序,最后将对所得数据质量进行评价后与参考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得到差异表达外泌体mRNA,并采用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与通路注释。结果:与正常人比较,HCC患者有397个外泌体mRNA表达上调,192个外泌体mRNA表达下调;其中,NRGN、PF4、RGS18等17个基因表达明显上调,CXCL8、MORF4L2、SYCP1等14个基因显明显下调。GO富集分析显示,表达上调的外泌体mRNA的靶基因与蛋白质结合、蛋白质异二聚化活性、免疫系统过程的调节、胞外囊泡、细胞外细胞器、应激反应等有关,表达下调的外泌体mRNA的靶基因与嗅觉受体活性、细胞因子活性、CXCR趋化因子受体结合、中间丝、中间丝状细胞骨架等有关;KEGG通路分析显示,在上调的外泌体mRNA中,30条通路被显著富集,在下调的外泌体mRNA中9条通路被显著富集,其中,在上调的外泌体mRNA中,血小板激活、Rap 1信号通路、吞噬体、病毒致癌、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调节与抗原处理和呈递等是最丰富和最有意义的通路;在下调的外泌体mRNA中,基础转录因子和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分别是最丰富和最有意义的通路。结论:HCC患者与正常人的血清外泌体mRNA表达特征存在较大差异,其与HCC发生、发展、转移可能密切相关,这为寻找新的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2.
当利用放射线对胸部恶性肿瘤进行治疗时,位于纵隔的心脏会不可幸免受到照射,从而诱发放射性心脏损伤(radiation-induced heart disease, RIHD)。随着手术以及放化疗技术的提升,肿瘤患者生存时间得到延长,使得RIHD这一放疗远期并发症被越来越多的报道。因此,学者们对于RIHD的研究逐渐升温。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该疾病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临床上缺乏有效阻止其发生的方法。动物模型研究可为临床该疾病治疗及预防提供可靠证据,为此本文回顾分析近年来放射性心脏损伤动物模型实验研究情况,旨在为后续实验开展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近年来,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药物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错配修复缺陷治疗中的成功使得该疾病的免疫治疗得以重视。然而,失配修复缺陷的结直肠癌患者仅占结肠癌患者的一部分。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将免疫治疗应用到疾病的早期阶段,包括辅助一线治疗,以及检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敏感性。然而,哪些患者能够从该免疫治疗中获益仍是值得商榷的问题,因为这类药物具有自身免疫毒性。PD-1的配体之一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作为一种检测生物标记物,其检测可以通过免疫组化来实现。但其免疫组化的检测存在一些混杂因素,包括应用不同的检测抗体、不同的免疫组化临界值、肿瘤组织的采集准备方式不同、处理过程的不同、原发与继发的活检标本、肿瘤源性或诱导的PD-L1表达,以及肿瘤与免疫细胞的染色等。目前的结果表明,免疫组化检测肿瘤过表达PD-L1的患者在接受抗PD-L1治疗时临床效果更理想,而有些低表达的肿瘤也对该治疗有所缓解,这使PD-L1的分析中存在复杂性。阐明宿主免疫系统与肿瘤微环境的机制则能够更好地解释针对PD-L1药物是否让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1.5T场强MRI联合动物专用线圈是否可以活体示踪经门静脉移植的纳米级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的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BMSCs),为介人性门静脉骨髓基质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依据。方法供体大鼠5只,梯度密度离心分离BMSCs,纳米级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和脂质体转染BMSCs,体外经普鲁士蓝染色和HE染色确定细胞标记率。受体大鼠15只,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纳米级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标记的骨髓基质细胞经门静脉移植人正常大鼠肝脏后2h、3d、7d及2周组。1.5T场强MRI联合动物专用线圈行T1W、T2W和T2*序列扫描,观察肝脏信号改变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并且与组织切片对照。结果纳米级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和脂质体转染BMSCs,细胞标记率〉95%。经门静脉移植人正常大鼠肝脏后,T2*序列扫描显示经标记的BMSCs在肝内显示弥漫性的结节性低信号影,移植后2h到2周均可见到细胞在受体肝脏内存在,组织学切片显示信号缺失部位与铁颗粒标记细胞相一致。结论纳米级超顺磁性铁氧体颗粒标记的大鼠BMSCs经门静脉移植后可以通过1、5T场强行MRI活体示踪,为临床干细胞移植的应用提供可行的示踪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体外缺氧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浸润能力及其细胞表面黏附分子E-cadherin和细胞骨架蛋白犤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波形蛋白(vimentin)犦表达的影响。方法:模拟体外缺氧环境,观察缺氧对乳腺癌细胞MCF7浸润穿透Matrigel的能力;以及采用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表面黏附分子E-cadherin和cytokeratin、vimentin表达情况。结果:缺氧状态下MCF7细胞的浸润能力明显增强;且在缺氧条件下E-cadherin基因表达下降、cytokeratin、vimentin基因表达升高。结论:缺氧状态下MCF7细胞转移能力和其表面的E-cadherin基因、cytokeratin、vimentin基因表达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6.
探讨E-钙粘附素(E-Cd)对人胃癌侵袭性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29例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E-Cd浓度。结果:胃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浸润组或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膨胀组或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0.05),切除瘤体后上述各组的血清E-Cd浓度均明显下降(P<0.01~0.05)。结论:血清可溶性E-Cd浓度可能与人胃癌的生长方式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7.
了解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维生素含量、氧化特性 ,探讨其对血管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的影响。采用二次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分离制备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高压液相色谱测定其抗氧化物质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 ;连续监测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在 2 34nm的吸光度以测定其氧化敏感曲线 ;在血管内皮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培养后测定培养液丙二醛的浓度。实验成功分离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与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相比 ,维生素A、E和 β 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及总抗氧化能力明显减少 ,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6 5 %、39%和 2 4 % ,故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延迟时间只有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37.5 % ,但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值及氧化速率分别是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的 1 .7倍和 1 .2 8倍 ;培养液中丙二醛含量随加入脂蛋白的浓度和作用时间而增高 ,2 4h时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 5 0mg组、1 0 0mg组、1 5 0mg组与相同剂量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组比较丙二醛显著增高 (P <0 .0 5 )。上述结果提示 :小颗粒致密低密度脂蛋白中抗氧化物质及抗氧化能力下降 ,氧化敏感性增高 ,并促进内皮细胞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58.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和PRL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白黎芦醇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的影响,及其对雌激素的拮抗作用。方法 在无血清无酚红的培养条件下,白黎芦醇单独或与雌二醇联合作用于GH3细胞,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用免疫荧光法、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测定泌乳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具有刺激和抑制双相作用,呈时间一剂量依赖性。并且白黎芦醇使GH3细胞中PRL阳性细胞比例下降。同时,白黎芦醇抑制泌乳素的合成。白黎芦醇对雌二醇诱发的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均有拮抗作用.但对泌乳素合成的拮抗作用较强,而雌二醇刺激细胞增殖作用较其诱发泌乳素合成作用强。结论 白黎芦醇对GH3细胞增殖和泌乳素合成均有抑制作用,从两方面发挥着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9.
60.
Many cellular signaling pathways are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ncer. Depending on the tumor entity, the nature as well as the mode of activation can differ. Some signaling pathways frequently show changes as all tumor cells have to fulfill some basic requirements such as independence from growth factors or insensitivity against apoptosis. In this review, the possibilities of a tumor to manipulate signaling pathways to reach these goals are exemplified based on an archetypical melanoma cell. In addition, new therapeutic options based on the knowledge of signaling pathways will b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