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0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葡萄膜炎(LIU)的抗炎作用。方法: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雷公藤甲素组,每组8只,雷公藤甲素组给予0.05%雷公藤甲素滴眼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均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30 d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小鼠于玻璃体腔内注射125 mg/L的LPS建立LIU模型。分别在造模后12、24、48和72 h后,对各组小鼠眼前节进行裂隙灯检查,并对眼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同时提取眼组织蛋白,ELISA法检测眼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水平。结果:造模24 h后,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甲素组能明显减轻LIU引起的炎症反应并降低炎症临床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病理学也表明雷公藤甲素对小鼠前房、玻璃体腔内的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视网膜水肿增厚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ELISA结果显示雷公藤甲素显著下调眼组织中ICAM-1、IL-1β和MCP-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下调炎症细胞因子表达,从而减轻葡萄膜炎的眼部组织损伤,为葡萄膜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免疫疗法。  相似文献   
312.
目的:了解P44/42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在雷公藤甲素诱导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肾上腺皮质细胞,以不同浓度梯度雷公藤甲素染毒相同时间,或相同浓度雷公藤甲素染毒不同时间,以蛋白因子添加素V和碘化丙啶联合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分析P44/42总蛋白量、磷酸化水平以及c-Fos的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甲素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细胞凋亡;雷公藤甲素诱导P44、P42磷酸化水平升高及c-Fos的高表达。结论:一定剂量雷公藤甲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细胞后,P44/42过度磷酸化,诱导c-Fos的高表达,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13.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大量激活巨噬细胞免疫抑制作用机制,以及其在不同剂量TP和不同时间段杀伤活性和NO分泌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由脂多糖(LPS)诱导激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噻唑盐比色(MTT)间接法观察其杀伤活性的变化,并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其上清NO的含量变化。结果 TP在1~10μg/ml时对巨噬细胞杀伤活性和NO的产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且无细胞毒性。TP<1 μg/ml,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能有效抑制小鼠腹腔液中活化巨噬细胞和NO的生成,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14.
目的:探讨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 lymphocyte activating factor,BAF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膜性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间断冲击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用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疗程为12个月,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肾功能、凝血纤溶系统改善情况及血清PLA2R、BAFF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皮素-Ⅰ(endothelin-Ⅰ,ET-Ⅰ)、Ⅰ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因子(type I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h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LA2R、BAF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泼尼松联合雷公藤多苷能有效改善膜性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凝血纤溶系统功能,降低血清PLA2R、BAFF水平,可提高膜性肾病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15.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糖尿病肾病(DN)小鼠肾足细胞自噬及调亡的影响。方法:选择小鼠60只,随机分为DN组和雷公藤甲素组各30只,光镜下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学改变情况,观察肾功能变化情况,对其行行威廉姆斯肿瘤蛋白1(WT-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足细胞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足细胞自噬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Podocin、Lc3、Bax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PAS染色结果显示,DN组小鼠系膜基质明显增多,雷公藤甲素组小鼠系膜基质明显减少。W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雷公藤甲素组肾足细胞数量比DN组明显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DN组小鼠比较,雷公藤甲素组Podocin表达明显增加,LC3-Ⅱ/LC3-Ⅰ比值明显上升,凋亡相关蛋白Bax及Caspase-3表达明显减少(P 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减轻足细胞损伤延缓DN的进展,可DN的治疗起到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16.
目的:观察鞘内给予雷公藤内酯(triptolide,T10)对于慢性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内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足底注射完全弗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构建慢性炎性痛模型,L5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结扎(spared nerve injury,SNI)的方法制作慢性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利用von Frey丝刺激法连续观察造模后大鼠的痛行为变化;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大鼠腰膨大节段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电离钙绑定衔接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 adaptor molecule-1,Iba-1)的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大鼠腰膨大节段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行为学结果显示:CFA、SNL、SNI模型大鼠机械性痛阈均明显降低,且术后一周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保持在较低水平(P0.01)。从术后第1 d起鞘内连续给予T10至第7 d,分别观察到T10能够明显提高上述模型大鼠手术侧后足的机械性痛阈(P0.05);但T10在SNL模型和SNI模型大鼠中的效果要弱于CFA引起的慢性炎性痛(P0.05)。(2)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FA、SNL和SNI模型大鼠腰膨大脊髓背角内GFAP、Iba-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p-p38 MAPK阳性产物主要表达于小胶质细胞内。(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造模后7 d脊髓背角内p-p38 MAPK的表达明显上调,鞘内给予T10后可以显著下调脊髓背角内p38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鞘内给予T10有效缓解由于CFA、SNL和SNI诱导的慢性痛模型大鼠的机械性痛阈的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脊髓背角内p38 MAPK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进而达到抑制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其次,T10对不同类型的疼痛模型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对由CFA引起的慢性炎性痛的作用效果要强于由SNL和SNI诱导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痛。  相似文献   
317.
318.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防治大鼠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纤维化的可行性。方法选取Wistar大鼠100只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采用房水释放联合激光房角光凝法建立青光眼大鼠模型,然后所有大鼠均进行青光眼手术。手术后,观察组大鼠使用雷公藤甲素预防治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纤维化,对照组大鼠使用5-氟尿嘧啶预防治疗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纤维化。观察比较防治滤过泡纤维化效果。结果观察组大鼠的眼压在手术后第1天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在第6天、14天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鼠滤过泡面积在手术后第1天、6天、14天均小于对照组大鼠(P<0.05);观察组大鼠的治疗后滤过泡分型Ⅰ型和Ⅱ型均优于对照组,Ⅲ型和Ⅳ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6%,低于对照组22.86%(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防治大鼠青光眼术后滤过泡纤维化效果明显,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319.
Except its anti-tumour effects, triptolide (TP) also shows multiple pharmacological side activities, such as immune-suppressive and male anti-fertility. To increase the therapeutic index of TP, a novel polymeric micelle system containing TP (TP-PM) has been developed to treat tumour. Our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good anti-tumour efficacy of TP-PM.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acute toxicity in mice and subacute toxicity in rats of TP-PM and TP.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LD50 for TP-PM and TP administered intravenously were 1.06 mg/kg and 0.83 mg/kg in mice, respectively. In subacute toxicity study, TP-PM and TP were administered intravenously at the dose levels of 0.1 mg/kg and 0.3 mg/kg for 14 d.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there was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the serum AST activities, the testis ACP activities, thymus index, testis index, and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pleen index, and obvious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in rats treated with TP, however, the toxicities of TP-PM on liver, kidney, testis and spleen are slighter than TP. Compared to TP, TP-PM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CP activity of the testis and decreased the MDA level in serum. So, the polymeric micelles may be a novel drug delivery carrier of TP for reducing the toxicities of TP.  相似文献   
320.
目的开发出一种不用过氧化铝进行预处理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片中雷公藤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雷公藤片粉末以无水乙醇超声溶解后直接上样测定。色谱柱为Gracesmart RP18柱(150×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1:79),流速1.0mL.min^-1,柱温40℃,检测波长221nm,进样量5.0μL。结果雷公藤甲素检测浓度在0.5~3.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25%(RSD=1.4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雷公藤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