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2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3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的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IL-12和IFN-γ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雷公藤甲素组,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比较结肠组织炎症程度。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形态学变化。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WB)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IL-12、IFN-γ的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L-12和IFN-γ的表达水平最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中IL-12、IFN-γ表达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甲素组TL-12、IFN-γ表达明显降低(P<0.05)。雷公藤甲素治疗对大鼠结肠组织及大体变化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肠组织IFN-γ和IL-12的阳性细胞表达与结肠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结论雷公藤甲素能有效治疗TNBS诱导的大鼠结肠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雷公藤甲素下调大鼠结肠黏膜炎性细胞因子IL-12和IFN-γ的表达,抑制炎症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22.
目的:建立体外模拟体内肠道细胞的Caco-2细胞Transwell模型,以此研究雷公藤甲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上的跨膜转运特征。方法:采用聚酯碳酸酯膜连续培养Caco-2细胞21天,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模型。然后对影响雷公藤甲素在Caco-2细胞模型上转运特征的因素包括浓度、时间及跨膜转运蛋白(P-糖蛋白,多药耐药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进行考察;同时采用LC-MS对溶液中的雷公藤甲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雷公藤甲素主要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进行吸收,且随着时间和药物浓度的增加,转运量明显增加。结论:雷公藤甲素在Caco-2细胞上转运存在一定的浓度及时间依赖性,且P-gp介导雷公藤甲素在Caco-2细胞上转运。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在胶原免疫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的大鼠的肠道的免疫应答,肠道内上皮内T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IEL)、固有层T淋巴细胞(lamina propria lymphocyte,LPL)的变化规律.方法 4~6周的...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雷公藤甲素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肠道Th17/Treg平衡的调节作用。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甲素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模型组、雷公藤甲素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用TNBS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造模后,雷公藤甲素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35肛g·kg^-1·d^-1、70μg·kg^-1·d。雷公藤甲素,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用50%乙醇溶液灌肠后每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周后处死各组小鼠,评估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的大体和组织学评分,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肠组织IL-17、RORC和Foxp3mRNA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甲素低剂量和高剂量组小鼠结肠组织大体和组织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肠组织IL-17、RORC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Foxp3mRNA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雷公藤甲素低剂量、高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可能通过下调RORC表达抑制Th17细胞分化、IL-17产生,上调Foxp3促进Treg细胞形成,从而调节结肠炎小鼠Th17/Treg平衡,抑制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125.
徐秀利 《医学综述》2011,17(7):996-998
雷公藤甲素(TPL)是从雷公藤植物中提取的环氧二萜类化合物。TPL对胰腺癌体外培养细胞及体内实体瘤细胞均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或促进细胞自溶这两种不同方式杀伤各种类型的胰腺癌细胞。TPL诱导胰腺癌细胞凋亡的主要作用机制有下调部分原癌基因,抑制热休克蛋白70,活化caspase以及抑制核因子κB的激活。此外,TPL还能增强肿瘤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6.
[目的]观察黄芪联合标准方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强的松(1.5~2mg/(kgd),≤60mg/d),分3次/d,口服,定期规律减量;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氢氯噻嗪及螺内酯利尿、双密达莫抗凝及阿洛西林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激素无效者加用环磷酰胺(累积剂100~200mg/kg)或雷公藤多甙片(1~1.52mg/(kgd),累积量75~120 mg/kg)。治疗组50例黄芪颗粒,3岁,0.5包/;3岁,1包/次,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水肿消退时间、尿蛋白转阴时间、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0例,显效16例,有效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00%。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56.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水肿消退时间及尿蛋白转阴时间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联合标准方案治疗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7.
摘要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TP)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系增殖的影响及其与P53、P73基因表达和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10、20、40ng/ml)TP处理MCF-7细胞,采用MTT法检测TP对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RT-PCR检测MCF-7细胞甲基转移酶1(DNMT1)、DNMT3a、DNMT3b mRNA的表达;甲基特异性PCR检测TP对MCF-7细胞P53/P73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MCF-7细胞中P53/P73蛋白的表达。结果:TP剂量依赖性地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P<0.05, P<0.01),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20ng/ml(P<0.01),高浓度(40ng/ml)时抑制率达(70.13.52)%。TP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中DNMT1、DNMT3a、DNMT3b mRNA(P<0.05,P<0.01)的表达。TP处理MCF-7细胞后P53启动子区的甲基化降低,TP(20ng/ml)处理后P53 mRNA的表达升高,而在高浓度(40ng/ml) TP作用下表达明显上调(P<0.0501);TP处理MCF-7细胞后P73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则明显降低,并呈剂量依赖性,且TP(20ng10ng/ml)处理后P73 mRNA的表达亦明显增强(P<0.0105) ,并呈剂量依赖性。蛋白质印迹分析检测TP(20ng/ml)处理MCF-7细胞后,P53、P73蛋白的表达均增强。结论:TP可通过抑制甲基转移酶活性、抑制P53特别是P7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促进P53/P73的表达,从而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雷公藤多甙对高原地区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0例高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给予厄贝沙坦150 mg口服,治疗组(25例)在厄贝沙坦口服的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甙40 mg口服,疗程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动脉压及肝、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24 h尿蛋白由治疗前(8.34±1.29)g降低到治疗后(6.42 ±0.95)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94,P<0.001).对照组24 h尿蛋白由治疗前(8.57±0.53)g降低到治疗后(7.10±0.79)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0,P<0.001).治疗组治疗前收缩压为( 152.04±18.80)mm Hg,治疗后降低到(131.24±10.56)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7,P<0.001);舒张压治疗前(93.60±11.36) mm Hg,治疗后降低到(82.68±7.30)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053,P<0.001).对照组治疗前收缩压为(151.20±10.17) mm Hg,治疗后降低到(130.00±10.10)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96,P<0.001);舒张压治疗前(92.76±7.03)mm Hg,治疗后降低到( 84.20±7.56)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7,P<0.001).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雷公藤多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高原地区DN患者的尿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29.
130.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功能及成熟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雷公藤内酯醇的免疫学活性提供依据.方法 从SLE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仪分选DC,加入0、5、10、30μg/L的雷公藤内酯醇共孵育,24h后收集上清液,ELISA检测IFN-α、IL-6、TNF-α量,5d后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CD11c、CD80、CD86阳性率,光镜观察DC的形态,扫描电镜观察DC的超微结构.结果 雷公藤内酯醇显著减低活动期与非活动期SLE患者IFN-α、IL-6、TNF-α量,并呈雷公藤内酯醇浓度依赖性(P<0.05);雷公藤内酯醇可抑制SLE患者DC的分化和成熟,并呈雷公藤内酯醇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能够减弱SLE患者DC的功能,并抑制其分化和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