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13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19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25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17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Summary The wealth of structural information now available on thrombin, its precursors, its substrates and its inhibitors allows a rationalization of its many roles. -Thrombin exhibits an unusually deep and narrow active-site cleft, formed by loop insertions that are characteristic of thrombin. This canyon structure is one of the prime causes for the narrow specificity of thrombin. As a result of the conjunction of amino acid residues with similar properties such as charge or hydrophobicity, thrombin can be divided up into a number of functional regions. The apposition of the active site to a hydrophobic pocket (the apolar binding site) on one side and a basic patch (the fibrinogen recognition exosite) on the other allows for a fine-tuning of enzymatic activity, as seen for fibrinogen. These two sites are also optimally used by the leech-derived inhibitor hirudin, allowing the very tight binding observed; thrombin inhibition is effected by blocking access to the active site. Interactions with antithrombin III are tightened with the help of heparin, which binds to a second basic site (the heparin binding site). Non-proteolytic cellular properties are attributed to the rigid insertion loop at Tyr60A. The observed rigidity of the thrombin molecule in its complexes makes thrombin ideal for 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Thrombin can be inhibited either at the active site or at the fibrinogen recognition exosite, or both. Structural information shows that binding at the former is enhanced by good fit of aromatic moieties to the aryl and S2 binding sites (the apolar binding site). Binding at the fibrinogen recognition exosite is facilitated by negatively charged groups. The unpredictable nature of inhibitor binding underlines the importance of experimental monitoring of structures of thrombin inhibitors in the drug design proces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D-二聚体、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蛋白C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诊断中临床意义,并为ARDS治疗过程提供血清学依据.方法 实验组选取105例符合ARDS诊断标准患者(对照组选取健康献血员)分别采静脉血,进行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同、血小板计数、D-D、TAT、PAP、PC八项血清指标的定量测定.结果 ARDS的患者血浆中D-D、TAT、PAP、PC的含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D、TAT、PAP、PC浓度在ARDS患者中有明显变化,而PT、TT、APTT、Pt的含量变化不明显.提示在ARDS早期给予抗凝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获取对蕲蛇抗栓酶(acutobin)注射液的酶活有保护作用且使制剂稳定的保护剂配方,本实验设计了7个单方及四组正交实验共16个保护剂处方.以加入保护剂的蕲蛇抗栓酶为样品,未加保护剂的为空白对照.在37℃温度加速实验下,间隔一定时间观测蕲蛇抗栓酶制剂的酶活及澄明度的变化。结果,单方氨基酸和小肽类的加入使酶活力保存率提高,而多元醇类的加入使澄明度得到改善;复方保护剂的加入对蕲蛇抗栓酶的保护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注射不同剂量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80例假性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注射100 U/ml凝血酶,对照组在超声引导下注射500 U/ml凝血酶.对2组患者一般治疗情况、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2组平均操作时间及凝血酶注射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凝血酶注射总量远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0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远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注射小剂量凝血酶对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有积极的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崔萍 《河北医学》2007,13(8):954-955
目的:探讨有效、简便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内镜对3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内镜下使用凝血酶和去甲肾上腺素联合止血.结果:36例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内镜喷洒凝血酶和肾上腺素后,有效止血34例,有效率94%.2例经过内镜治疗后无效,其中1例在内镜治疗时无效,1例在止血后24h后再次出血.结论:内镜下联合应用凝血酶和去甲肾上腺素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比对进口和国产两种不同厂家品牌的血凝试剂对实验动物SD大鼠和人血凝四项(PT、APTT、TT、FIB)检测结果,观察它们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选用SPF级SD大鼠及人血凝标本,分别用国产和进口两种不同品牌血凝试剂检测PT、APTT、TT及FIB血凝四项指标。结果 两种不同品牌血凝试剂对大鼠血凝四项指标检测结果均存在差异,大鼠血凝指标PT、APTT、FIB国产试剂检测结果高于进口试剂(P<0.05);大鼠血凝指标TT进口试剂检测结果高于国产试剂(P<0.05);而人血凝标本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不同厂家品牌的血凝试剂检测SD大鼠血凝四项(PT、APTT、TT、FIB)结果可存在差异,各实验室应根据需求建立相应的背景数据。  相似文献   
18.
凝血酶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凝血酶 (TB)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 方法 将TB或TB +组织蛋白酶G(CT G)立体定向注入SD大鼠右侧基底节 ,测定其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水含量 ;将脑微血管内皮培养液中加入TB或TB +CT G ,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内皮细胞形态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表达的改变。 结果 TB脑内注射后 6h ,同侧基底节区血脑屏障通透性为 (0 4 19± 0 0 16 )A/mg (P <0 0 5 ) ,2 4h时血脑屏障通透性为 (0 5 94± 0 0 18)A/mg(P <0 0 1) ,持续至 4 8h (P <0 0 5 )逐渐消退 ,脑组织水含量的变化规律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类似。TB +CT G组在各个时间点血脑屏障通透性和脑组织水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TB使内皮细胞发生收缩 ,细胞收缩程度具有时间依赖性。TB入培养液 6h后 ,内皮细胞MMP 2表达水平为 (0 391± 0 0 17)A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TB +CT G加入培养液后 ,细胞形态、MMP 2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TB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是其诱发脑水肿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TB通过激活蛋白酶激活受体 1(PAR 1) ,使内皮细胞发生收缩 ,促进MMP 2表达 ,是TB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9.
凝血酶生成动力学检查方法实验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凝血酶生成动力学检测方法在血栓与止血研究领域的意义,在传统检查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动力学图形的标准化处理获得更为直观,丰富的实验参数。方法:利用分光光度计连接微机对弟因过程进行扫描,并绘制动力学图形,然后人工测量动力学图形自设参数。结果;研究资料显示,在一定条件下分析动力学图形中的主要分析参数与凝血酶的形成速度与量成正,负相关,并有满意的精确度[CV=(1.2%-6.6%)]与敏感性(可能最低因子含量0.325%。结论:凝血酶生成动力学检查方法可行实用,有望成为评价人体凝血功能检查方法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