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目的 比较压力调节容量控制通气(PRVCV)和容量控制通气(VCV)在胸腔镜肺大疱手术中使用的差别.方法 连续20例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患者进入研究.诱导后置人支气管阻塞导管,定位成功后进行单肺通气.患者首先分别选用VCV或PRVCV中的一种模式通气20 min,然后改用另一种模式通气20 min.两种模式中潮气量均设定6 ml/kg,呼吸频率为15次/min,吸呼比为1:2.比较两种通气模式下气道峰压、血流动力学(心率、血压)、血气分析指标.结果VCV时气道峰压显著高于PRVCV时[分别为(18.2±4.3)cmH_2O(1 cmH_2O=0.098 kPa)和(12.7±3.6)cmH_2O,P<0.01].两种通气模式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潮气量、心率和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VCV相比,PRVCV运用于单肺通气可以在不影响氧合的情况下,提供较低的气道峰压.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经乳晕路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方法、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10月63例采用经乳晕路径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完整临床资料.结果 63例患者中单纯甲状腺肿瘤切除5例,平均手术时间60 min,术中出血10 ml;单侧腺叶大部分切除和峡部切除16例,平均手术时间90 min,术中出血30 m...  相似文献   
83.
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Li JF  Li JR  Yang F  Jiang GC  Wang 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3):2312-2314
目的评价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长期效果。方法对5年来同一医院行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资料收集来自病历记录和电话随访。自2001年11月至2005年5月,连续1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接受了同一手术小组完成的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其中男7例,女11例,年龄19~48岁,平均33.4岁±9.4岁。多数经右侧入路完成胸腔镜下胸腺切除和前纵隔脂肪组织清除术。结果术后平均闭式引流2.1d±1.2d,平均术后住院6.3d±3.1d。围术期呼吸机辅助通气占28%(5/18),其中3例为术后短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不超过72h),另2例由于胆碱能或肌无力危象导致二次气管插管。全组失访2例,无死亡。随访时间26.4个月±10.9个月。根据美国重症肌无力基金会(MGFA)制定的标准进行疗效判定,9例(50%)完全稳定缓解(CSR),6例(33.3%)部分缓解,1例稳定(5.6%)。本组总有效率为83.3%。结论胸腔镜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安全可靠,长期效果肯定,疗效等同于其他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84.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胸椎结核前路重建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Lü GH  Wang B  Li J  Liu WD  Yin G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3):3043-3046
目的评价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进行胸椎结核前路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进行脊柱前路重建的60例胸椎结核病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9~68岁,平均47·4岁。病变累及T4-T12椎体。50例有明显椎旁脓肿,17例合并胸膜炎,硬膜囊受压42例。术前拟融合节段后凸角度平均29·2°(18°~42°)。术前神经系统功能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4例;C级6;D级19例;E级30例。结果60例手术顺利完成。均采用钉棒内固定。其中自体髂骨植骨32例,钛网28例。平均手术时间230min(180~320),平均出血量570(350~1200)ml,平均胸腔置管引流时间3·6d(3~5d)。临床疗效优良率91·7%。术后融合节段后凸角度平均18·5°(16°~33°),矫正率36·6%。术后并发症18例,发生率30%。经术后2~6年,平均3·4年随访,无内固定松动和断裂,矫正度无明显丢失,均获得良好植骨融合。30例末次随访术后神经功能获1~3级改善。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技术为胸椎结核前路重建提供了一种较为简易、安全、有效、实用的脊柱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地氟烷麻醉在电视胸腔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经电视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患者,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组(P组)和瑞芬太尼复合地氟烷静吸复合麻醉组(D组),每组各20例。对比观察两种麻醉方法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和HR的变化以及术毕停药后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清醒程度(采用拔管后5min镇静评分判断)。结果 D组术中MAP明显低于术前(P〈0.05),D组摆体位后2min、健侧单肺通气(OLV)10min及OLV 30min的MAP低于P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患者HR、MAP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拔管后5min镇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或瑞芬太尼复合地氟烷用于电视胸腔镜手术麻醉,术后苏醒迅速,苏醒质量优良;但在血流动力学方面,前者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86.
目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接受微创直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手术治疗时,采用两种入路进行非机器人辅助全胸腔镜下乳内动脉取材术(TIMAH),探讨该手术方式的术前准备、操作方式、主要特点、优势及不足,并观察短期疗效.方法 CAD男性患者7例,年龄52 ~ 75岁,平均(63.8±8.5)岁,均行TIMAH和左乳内动脉(LIMA)到前降支(LAD)的旁路移植手术.其中LAD单纯闭塞性病变3例,钙化性重度狭窄2例,支架术后支架内血栓再狭窄1例,此6例患者均试行介入治疗,未获成功.另1例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LAD静脉桥路闭塞,回旋支病变加重,进行二次CABG手术的患者.7例患者均行全麻双腔气管插管,右侧单肺通气,采用两种入路进行TIMAH,其后完成MIDCAB手术.其中4例经左腋前线第3肋间打孔置入胸腔镜,经左侧第5肋间左前外侧小切口完成LIMA取材术,其后经小切口进行冠状动脉吻合(简称2切口手术);3例经左腋前线第2或3肋间打孔置入胸腔镜,经左侧第4肋间腋前线和第5肋间锁骨中线打胸腔镜操作孔完成LIMA取材术,其后根据前降支位置扩大第5肋间操作孔进行冠状动脉吻合(简称3切口手术).冠状动脉血管吻合应用普通胸壁牵开器和压迫式心脏稳定装置.二次手术患者完成LIMA与LAD吻合后,以大隐静脉行LIMA到钝缘支的“Y”型桥.结果 全部患者均完成MIDCABG手术,无中转正中开胸.6例LIMA取材质量良好,1例LIMA床止血过程中误伤LIMA远端,导致长度不足,加用2 cm大隐静脉延长LIMA长度.6例对LAD单支手术的患者,左胸壁小切口长度(6.0±0.9)cm,TIMAH时间(112±18)min,手术时间(293±75) min,术中出血(233±52) ml,围手术期均未异体输血,术后气管插管(14.2±10.7)h,ICU停留(1.8±0.4)天,术后住院(10.1士6.7)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短期随访,心绞痛症状消失.结论 2切口和3切口手术均可完成TIMAH,手术安全可行,无需为LIMA取材向正中方向延长切口,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顺利,短期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7.
目的比较食管胸中下段癌应用微创McKeown手术与常规左侧开胸食管切除颈部吻合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48例食管胸中下段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8例行微创McKeown手术治疗(观察组),另70例行左胸.左颈切口手术治疗(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切除。观察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1例患者死于急性心肌梗死。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89.2±40.7)ml比(361.6±81.5)m1],淋巴结清扫数目及胸部淋巴结数多于对照组[(22.8±5.6)枚比(15.7±3.4)枚、(14.7±4.6)枚比(9.1±3.6)枚],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11.6±3.5)d比(14.0±6.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炎、肺不张、需要处理的胸腔积液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5.1%(4/78)比12.9%(9/70)、3.8%(3,78)比11.4%(8/70)、2.6%(2,78)比10.0%(7/70)],胃排空障碍发生率高于对照组[9.0%(7/78)比1.4%(1/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右侧喉返神经旁、左侧喉返神经旁及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McKeown手术治疗食管胸中下段癌在技术上是安全可行的,且在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上具有优势,但术后胃排空障碍发生率较高。以右胸路径为基础的微创食管切除术更符合肿瘤学根治与微创原则的食管癌主流手术方向。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不同节段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及术后代偿性多汗的发生率.方法 将100例胸腔镜下行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A组46例切断T4,B组54例切断T3~4.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代偿性多汗发生率及手术满意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均较为顺利.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代偿性多汗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4.3%(2/46)比20.4% (11/54)],术后满意率高于B组[93.5% (43/46)比79.6%(43/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镜下T3~4或T4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非常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手汗症的方法,T4切断术后的代偿性多汗的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89.
卵巢癌系女性常见恶性肿瘤,是致死率最高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大多数卵巢癌患者初次就诊时已属晚期。卵巢癌恶性程度高,易腹腔内种植转移,胸膜腔是卵巢癌腹腔外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目前晚期卵巢癌胸膜腔转移的发生率被低估,胸腔内转移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胸腔镜手术逐渐被用于晚期卵巢癌,有助于判断胸膜腔内的肿瘤受累状况,以便临床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胸腔镜手术可使分期更准确,并使部分患者实现胸腔内病灶的减灭。该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0.
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98例胸、腹腔镜联合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护理配合。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手术间及各种特殊器械的准备工作;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变换体位,熟悉手术相关步骤,密切配合手术医师,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及无瘤技术操作,以降低术后感染及肿瘤细胞扩散;术后做好各种管道护理工作。98例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康复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