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对设计制作新型胸腔闭式引流管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将医用硅胶管制成类“Y”型胸腔闭式引流管。以犬为实验动物,经该胸管完成常规局麻胸腔镜检查步骤,比较检查过程中实验犬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氧分压的变化。结果经特制胸腔闭式引流管可方便完成常规局麻胸腔镜的检查。在术前、开放性气胸状态、控制性闭合性气胸状态三种情况下心率、舒张压、呼吸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性气胸状态下收缩压较高(P〈0.05);血氧饱和度、氧分压较低(P〈0.05)。结论特制胸腔闭式引流管便于行局麻胸腔镜检查,完全可以替代LTF-240型胸腔镜专用的软性trocar,且能减轻操作对实验犬生理的影响,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0年3月29例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的手术配合特点和经验。结果手术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开展此项手术的前提,术中要求严格无菌操作,密切观察手术动态,快速准确的传递手术器械是顺利手术的保障。结论单操作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对手术配合要求较高。手术护士通过认真准备、不断总结经验,能够保证此新技术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中央型肺癌心包探查的安全和可靠性,评价其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41例中心型肺癌患者,实施术前电视辅助胸腔镜心包探查术。结果 胸腔镜心包探查后行肺切除术并心包内处理肺动脉8例(合并心包部分切除2例)、肺静脉10例,心包外全肺切除术9 例;螺旋CT手术预测符合率仅为65.8 %,平均心包探查(23±10)min。结论 胸腔镜技术除可广泛应用于肺楔形切除、肺叶切除等手术方式外,为提高中晚期局部中央型肺癌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电视辅助胸腔镜心包探查可减少剖胸探查术的必要。  相似文献   
24.
不同节段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Lin M  Tu YR  Li X  Lai FC  Chen JF  Dai ZJ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3):2315-2317
目的探讨不同节段胸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疗效和术后代偿性多汗的差异。方法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开展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干切断术400例(2例因严重胸膜粘连放弃右侧手术),将398例分为3组。A组:T(2-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207例;B组:T3胸交感神经干切断131例;C组:L(3-4)胸交感神经干切断60例。结果各组均获成功,术后手掌多汗症状全部消失,术后无严重并发症。B组和C组术后代偿性多汗分别为5.3%和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和A组术后代偿性多汗分别为5.8%和2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812,P〈0.01),B+C组术后代偿性多汗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T3或T(3-4)胸交感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疗效可靠,能有效减少术后代偿性多汗的发生和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5.
T3、T4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Liu YG  Yang J  Wang J  Liu J  Li JF  Jiang GC  Huang YQ  Yang F  Zhao 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3):2318-2320
目的 探索在较低的单一位置切断交感神经链的T3、T4切断术用于手汗症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多中心的回顾性对照研究,搜集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连续接诊的103例原发性手汗症患者,男49例,女54例,平均年龄23.2岁.103例患者分别进入T3、T4两个治疗组,接受同期双侧T3(n=66)或T4(n=37)交感神经链切断手术.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平均随访8.6个月±5.2个月.患者手掌多汗症状均完全改善,全组有效率100%.T4组有54.1%患者诉在天气过热时手掌略有潮湿,但患者对此结果表示满意,T3组有15.2%患者有类似症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8,P<0.01);T3组有25.8%术后出现手掌明显干燥、皴裂,T4组中5.4%出现类似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P<0.05);33.6%患者出现代偿性出汗,其中T3组30例(45.6%),T4组8例(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P<0.05).结论 较低节段单一位置的T3、T4切断术在手汗症治疗中效果肯定.其中T4切断术并发症少,更加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26.
腔镜辅助下McKeown术式切除食管癌507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开展腔镜辅助下McKeown术式切除食管癌的经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8月至2012年12月507例施行腔镜辅助下McKeown术式切除食管癌的患者临床资料.男348例,女159例;年龄(60.5±10.6)岁.其中,食管肿瘤位于上段39例(7.69%),中段312例(61.54%),下段156例(30.77%),术前放、化疗21例(4.14%).TNM分期:0期55例(10.85%),Ⅰ期167例(32.94%),Ⅱ期203例(40.04%),Ⅲ期69例(13.61%),Ⅳ期13例(2.56%);鳞癌463例(91.32%),腺癌及其他类型44例(8.68%).手术采用腔镜辅助下经右胸、上腹、左颈入路,其中胸腔镜+开腹281例(55.42%),胸腔镜+腹腔镜179例(35.31%),开胸+腹腔镜32例(6.31%),中转开胸/开腹15例(2.96%).结果 507例患者中腔镜辅助下完成McKeown食管癌切除手术492例(97.04%).胸腔镜下食管游离及胸腔淋巴结清扫(81.5±34.7) min,腹腔镜下胃游离及腹区淋巴结清扫(60.3 ±17.5) min.胸腔镜手术出血(105.2±73.1)ml,腹腔镜手术出血(43.5土21.4)ml.清扫淋巴结总数(23.7±11.5)枚/例,其中胸腔淋巴结清扫(14.6±7.7)枚/例,腹腔淋巴结清扫(8.7±5.2)枚/例,颈区淋巴结清扫(1.3±1.1)枚/例.198例经食管床、309例经胸骨后径路重建食管.全组术中无死亡.术中因非病灶原因胸导管损伤13例、心房颤动9例、食管切缘阳性R1切除者3例、奇静脉/脾脏损伤出血3例、电凝钩/超声刀误伤气管3例.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54例(10.65%),颈部吻合瘘39例(7.69%),心律失常25例(4.93%),胸腔积液需要置管19例(3.75%),喉返神经损伤17例(3.35%),术后乳糜胸12例(2.37%).术后早期死亡5例(0.99%).241例(47.53%)接受术后放化疗.458例随访(41.5±35.9)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9% (324/396)、53.7% (148/276)、47.6% (63/132).结论 腔镜辅助下McKeown术式切除食管肿瘤可行、有效,术后近、中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肿瘤安全性,美容效果和上肢功能中的疗效和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9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行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的Ⅰ期及Ⅱ期乳腺癌患者80例,对肿瘤安全性,美容效果评分.上肢功能等进行评估。结果8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6~8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其中2例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4例(5%)出现1~3级乳头乳晕缺血。无一例皮下积液发生。通过Breast-Q量表进行评分,证实乳房满意度.胸璧状态满意度.社会心理状态满意度和性健康程度均获得较高评分。上肢功能评分证实术后保留了较好的上肢功能。切口长度(3.6±0.8)cm。出血量(24.7±19.3)ml。结论︰单孔充气法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可以在保证肿瘤安全性的前提下获得较高的美容效果评分及较好的上肢功能恢复,可以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的又一选择。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的解剖基础与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3例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8例,年龄(53.94±13.37)岁。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胸腺肿物。术后病理诊断:胸腺瘤12例、胸腺癌1例、畸胎瘤3例、胸腺增生1例、胸腺囊肿16例。观察手术路径的安全性及术野显露情况;记录术后引流量及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 h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胸腺完整切除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其中合并有肺楔形切除2例,合并心包部分切除2例。剑突下入路手术路径安全,暴露良好,术中胸腺周围的解剖结构显示清晰,能完整显示左右两侧心包膈神经、上腔静脉、前方胸骨、后方心包及左侧无名静脉、上方甲状腺下极等胸腺毗邻结构。术后引流量(429.24±308.34)mL;引流时间(3.61±1.56)d;住院时间(5.88±3.43)d;术后24 h疼痛VAS 评分为(1.82±0.68)分。围术期无死亡病例,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术后症状加重,经机械通气、药物等治疗后痊愈;1例患者术后出现低钠血症,补钠后痊愈。结论 经剑突下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的解剖路径暴露良好,具有较好的手术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更好地体现了微创理念。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完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胸腹联合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完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36例胸腹联合伤患者(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时期接受传统标准手术治疗的36例患者(传统组)对照,比较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腔镜组患者均经过腔镜手术顺利完成,无手术死亡病例,无膈疝、迟发性血气胸等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腔镜组手术时间(98±38) min、术中出血量(120±45) ml、术后24 h引流量(230±55)ml、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5±2)d、术后72 h疼痛VAS评分(3.31±0.87)分、住院费用(1.23±0.76)万元、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 2.29±1.02)d、住院时间(10±3)d,传统组分别为(135±31) min、(220±30)ml、(400±160)ml、(9±3)d、(6.82±1.67)分、(2.34±0.85)万元、(5.46±2.31)d、(16±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心肺并发症发生率11.1%(4/36),传统组为13.9%(5/3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全胸腔镜联合腹腔镜同步诊治胸腹联合伤,安全、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花费少、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利坚   《中国医药》2011,6(5):594-595
目的 评价电视胸腔镜下胸腺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研究42例经电视胸腔镜行胸腺切除术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腔镜组),与胸骨正中切口下胸腺切除术组(开胸组)42例比较,分析其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 2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胸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为(90.6±7.7)min,开胸组为(101.7±8.9)min;胸腔镜组的术中出血为(136.9±45.7)ml,开胸组为(246.0±60.7)ml;胸腔镜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8.2±2.7)d,开胸组为(11.1±5.4)d;胸腔镜组的胸管引流时间为(3.3±1.5)d,开胸组为(4.3±2.1)d.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胸管引流时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胸腺术治疗重症肌无力能减轻术中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对于合适的患者可作为首选术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superiority of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myasthenia gravis (MG) compared to transstemal thymectomy. Methods The data of 42 patients with thymectomy by thoracoscopic approach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compared to the transstemal thymectomy group of 42 patients. Then we study the patient selection, operative techniques,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and results for thoracoscopic approach. Results The thoracoscopic group had a mean operating time of (90. 6 ±7. 7) minutes compared with(101.7 ±8.9) minutes in the transstemal group. The thoracoscopic group had a mean estimated blood loss of (136.9 ±45.7)ml compared with(246.0 ±60.7)ml in the transstemal group. The mean length of stay postopera-tively for the thoracoscopic group was(8.2 ±2.7)days and was(ll. 1 ±5.4)days in the transstemal group. The thoracoscopic group had a mean time of chest draining of ( 3. 3 ± 1. 5 ) days compared with ( 4. 3 ± 2. 1) days in the transstemal group. Both thoracoscopic and transstemal approaches to thymectomy in patients with MG are effective. The thoracoscopic group has the added benefits of decreased time of operation, decreased estimated blood loss, decreased length of stay ( P < 0. 01 ) , and decreased time of chest draining ( P < 0. 05 ) compared to the open group. Conclusion The thoracoscopic approach for thymectomy is safe and feasible fro the treatment of M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