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63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44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52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41.
目的探讨止咳平喘糖浆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雾化吸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6岁者,0.5 mg/次,2次/d;7~12岁者,1.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止咳平喘糖浆,1~3岁者,5 m L/次,3次/d;4~6岁者,7.5 m L/次,3次/d;7~12岁者,10 m L/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体征的缓解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74.2%、9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潮气量(VT/kg)、吸/呼比(Ti/Te)及达峰时间比(TPTEF/TE)均显著增高,而呼吸频率(RR)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T/kg、Ti/Te及TPTEF/TE值高于对照组,而RR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白介素(IL)-6、IL-8、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以上血清学指标较对照组同期均显著更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咳平喘糖浆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整体疗效确切,能迅速缓解患儿相关症状及体征,促进其肺功能的恢复,消除机体炎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氯替泼诺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沧州眼科医院收治的干眼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治疗组(70例)。对照组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1滴/次,4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1滴/次,4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长度和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评分,及泪液中白细胞介素-33(IL-33)、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9.29%,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干眼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UT、泪液分泌长度均明显长于治疗前(P0.05),而FL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BUT、泪液分泌长度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F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泪液中IL-33、TSL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患者泪液中IL-33、TSL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替泼诺联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好,能有效促进患者泪膜稳定性,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3.
面部小切口悬吊除皱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在小切口除皱基础上增加悬吊技术 ,探讨悬吊术的手术要点及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 ,以其达到最佳的除皱效果。方法 行额部、头顶部帽状腱膜下及颞部、颊部皮下小切口分离术区 ,切断且松解部分额肌、皱眉肌 ,利用Gore -Tex线拉紧松弛的皮肤达到悬吊除皱目的。结果 笔者为 96例患者行上半面部小切口悬吊除皱术 ,门诊随访 3 5例 ,大多数患者取得满意的除皱效果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面部小切口悬吊除皱术在小切口分离的基础上增加了悬吊的力量 ,比传统手术方法操作相对简单、组织损伤轻、并发症少、除皱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4.
王鸿辰  何涓  朱珠 《药学学报》1985,20(8):592-597
本文对硫酸钡混悬剂中所用反絮凝剂的热稳定性及其对制剂粘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褐藻淀粉硫酸酯钠所配混悬剂(100%W/V)为牛顿流体,粘度低(14cp)。在100℃加热30 min以上即很快分解产生游离的硫酸基团,同时粘度增高,变为膺塑性流体,有触变性,分解率与粘度的增加是相平行的。如加热80 min时分解率为64%,粘度增至202 cp。六偏磷酸钠所配制剂(100%)粘度较低(15 cp)。在100℃加热后分解产生正磷酸盐,同时粘度随之增高,如加热160 min时为206 cp,并有触变性。枸橼酸钠所配混悬剂粘度较大(40 cp),有触变性,但对热稳定,在100℃加热120 min其粘度仅略有升高(40~52 cp)。证明正磷酸盐和硫酸盐的生成,是混悬剂产生絮凝和粘度增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5.
采用双乳液法研制配糖蛋白B的肠溶微胶囊,考察了微胶囊的形态、粒径及其分布,在摸拟肠液的缓冲液中进行溶解释放试验。配制了两种口服微胶囊混悬制剂,并考察了它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6.
经导管灌注丝裂霉素碘化油乳剂化疗栓塞转移性肝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19例转移性肝癌行47次丝裂霉素碘化油混悬乳剂化疗栓塞,近期疗效显著,14例症状好转,13例肿瘤缩小,对来源于直结肠癌或结节肿块型肝转移疗效尤为显著,抗癌剂碘化油乳剂使微栓塞与局部化疗结为一体,既进一步加强了疗效,又使操作简便,无严重并发症且能反复多次进行。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探讨肾周筋膜悬吊装置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并分享手术经验。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期间6例具有肾脏腹侧肿物的病例,其中男、女各3例,左、右侧各3例,年龄38~60岁,平均52岁。体重指数18.3~30.2 kg/m2,平均22.9 kg/m2,1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肾囊肿,2例既往胆囊切除术后,均为体检发现,病程7 d至20年(中位时间1个月)。肿物位置均为患侧肾脏腹侧,2例位于肾上极,1例位于肾下极,3例位于肾门附近。肿瘤大小1.2~7.8 cm,平均4.5 cm。R.E.N.A.L评分1例7分,3例8分,2例9分。完善检查后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肾周筋膜悬吊装置法)。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39~193 min,平均172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7~43 min,平均19 min,有1例阻断时间超过30 min。出血10~500 mL,平均128 mL。术后住院时间4~13 d,平均6.5 d。术后病理回报4例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为肾透明细胞癌。随访2~27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 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悬吊肾周筋膜有利于暴露腹侧术野,同时便于术者双手操作,是处理肾脏腹侧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8.
去白细胞的洗涤红细胞质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细胞过滤后的悬浮红细胞制备的洗涤红细胞质量,观察关键指标的变化。方法:对白细胞过滤后的悬浮红细胞在洗涤前后检测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血浆蛋白上清液含量,K+浓度。结果:红细胞回收率为(75.02±2.26)%,白细胞去除率为(99.997±0.003)%,血小板去除率为(99.96±0.04)%,血浆蛋白清除率为(98.02±0.18)%,K+清除率为(98.75±0.28)%。结论:采用去白细胞的悬浮红细胞制备的洗涤红细胞,白细胞去除率更高,质量可靠,输血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9.
BackgroundThe role of antimicrobial treatment in end-of-life care has been controversial, whether antibiotics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comfort and prolonged survival or long-term harmful effects on increasing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We assessed the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de-escalation in inpatients who suspended life-sustaining treatments (SLST) and immediately died.MethodsWe included 1296 (74.7%) inpatients who died within 7 days after SLST out of 1734 patients who consented to SLST on their own or family's initiative following a decision by two physicians, observing the “Life-sustaining Treatment Decision Act” between January 2020 and December 2020 at two teaching hospitals. De-escalation was defined as changing to narrower spectrum anti-bacterial drugs or stopping ≥ one antibiotic of combined treatment.Results90.6% of total patients received anti-bacterial agents, particularly a combination treatment in 60.1% and use of ≥ three drugs in 18.2% of them.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were administered to 12.6% and 3.3% of the patients on SLST, respectively.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gents were withdrawn in only 8.3% and 1.3% of the patients after SLST, respectively. Anti-bacterial de-escalation was performed in 17.0% of patients, but 43.6% of them received more or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after SLST. In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longer hospital stays before SLST, initiation of SLST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e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anti-bacterial de-escalation after SLST.ConclusionsThe intervention for substantial antibiotic use in patients on SLST should be carefully considered as antimicrobial stewardship after decision by the will of the patient and proxy.  相似文献   
150.
目的 观察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 先天性上睑下垂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上睑提肌缩短徙前矫正术治疗.术后观察6个月,统计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矫正满意度为92.05%,对照组者为71.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29,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6.59%,对照组者为86.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9.28,P<0.05).结论 经眶隔后隧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先天性上睑下垂效果明显.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